APP下载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热点、前沿与演进趋势
——基于Cite Space 5.8R3的计量学分析

2022-02-22王志超张维让许晓辉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方法

王志超 张维让 许晓辉

(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而且鼓励各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这不仅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重要的地位,而且明确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接触多元化信息的同时,思想道德领域也受到影响,特别是处在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大学生,极易被西方国家思潮所蛊惑,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发展”[3]。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因此,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总结当前的经验与教训,对党和国家下一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关键意义。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1984 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到2021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内涵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内涵主要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为实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途径。[4]有学者认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发生了变化,如代玉启和罗琳(2020)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向互动,方法中介性进一步得到重视。[5]就研究现状方面来看,郭超[6]等对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进行了梳理,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与体系结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研究方法与发展创新研究。在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方面,项久雨[7](2021)指出它包括哲学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基础。关于方法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在万美容和何秀敏(2014)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作为研究的对象。[8]从方法论的理论体系结构研究来看,聚焦于经验论、“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转化过程方法理论”[9]、复杂系统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10]过程论等,如王玄武以“过程论”为切入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调节、获取等方法进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1985)被誉为开山之作,建构了相对完善的方法论体系。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国际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与中韩[11]、中美[12]等的比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方面的研究,包括革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方面,有关研究多集中于定性研究等。

综上所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内涵、理论基础等,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但是,当前该领域存在着难以对长时间跨度和大规模样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文献进行全面、客观梳理的问题,而Cite Space5.8R3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文献分析。基于此,本研究目的是对1992—2021 年发表的所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文献进行研读与分析,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全面、客观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较为明确的方向和重点。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数据库是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一方面,该数据库数据量大,另一方面,本研究选取在学术界具有权威性的CSSCI(含扩展版)、中文核心期刊和CSCD 这几类期刊作为分析样本,文章质量可以保证。检索参数如下:首先,为了提高查准率,选择“高级检索”功能,在“主题”检索中输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检索条件为“精确”,“时间范围”设置为1992 年1 月1 日至2021 年12 月31 日。其次,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客观性,在人工反复研读、检查的基础上,手动剔除会议、广告、无作者信息等非学术文献,最终保留有效文献732 篇。最后,以Refworks 的格式导出,经过Cite Space5.8R3 的转化与分析后,得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的可视化图谱。

(二)研究方法

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研发的Cite Space软件是文献可视化工具,运用Cite Space5.8R3 及科学知识图谱,从四个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文献结构特征、研究热点、前沿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其中,关键词突现网络分析可以预测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可以揭示研究前沿,关键词时区图分析可以直观地呈现研究的发展趋势。其中节点代表作者、机构、关键词,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还代表机构与作者的发文量。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文献结构特征分析

1.学科分布分析

对学科分布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否形成综合性、交叉性研究。根据中国知网对1992—2021 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进行学科分布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前该领域总体上涵盖了教育学、法学、艺术学、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但是涉及自然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较少,仍须加强综合性、交叉性研究。

2.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相关机构的影响力。其圈层大小指代发文量多少,而节点间连线则指代机构间有合作。据此可知,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文量最多,其中有6 个机构合作群。在研读文献并结合图谱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同地区合作多,跨国家、跨省份合作少;第二,同单位合作多,跨单位合作少;第三,总体图谱节点较为分散,机构之间合作力度较弱。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突发性图谱能反映出研究热点的重大转向。[13]利用Cite Space5.8R3 中的Burstness 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文献样本做突发性检测,预测最新研究热点(见图1),其中,以Year(检索的开始年份)为主要单位,Strength、Begin 和End 分别指关键词突现的强度、开始年和结束年。依据图谱,并结合阅读文献,笔者归纳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热点。

图1 关键词突现图谱

近几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热点成果如下:

热点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外重视,而且非常注重加强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当前,学术界有关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等方面为突破点,探究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饶旭鹏与贺娟娟(2017)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概括为根本方法(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战略定力等)、基本方法(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等)、一般方法。

热点二: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随着云计算等新型信息化产物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它不仅引起了人们的思维变革,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创新。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聚焦于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大数据融合的困境、路径等方面,如张瑞敏(2017)认为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 世纪末)、探索阶段(21 世纪初至2010年)、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在董前程等人看来,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困境主要表现为伦理性难题等,应从思想引领、制度创新等方面加强。赵浚(2016)认为大数据时代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生了“从定性转向定量、线性转向非线性、局部转向整体、模式化转向多样化”[14]的转变。

热点三: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主要聚焦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所遭遇的困境以及新媒体技术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等。如刘冲等(2019)认为新时代高校要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效果。

热点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人类社会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由此,决定了时代的变化与运动,这就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包括运用新媒体技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等。张志强(2018)提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从加强教学创新等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出意见建议。

热点五: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对高校来说,这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高玉梅(2020)等学者认为新媒体时代教育者要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继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热点六: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方法创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融合。如王斌与李彬(2020)认为阐释“互联网+”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仔细分析“互联网+”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等,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三)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前沿解析

利用Cite Space 5.8R3 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预测研究前沿。本研究采用对数似然率算法进行聚类,选取其中五个比较重要的聚类进行分析(见表1),其中集群0 是最大的集群,集群1 是第二大集群,以此类推成降序方式排列,本研究聚类合理且明显(Q=0.8976>0.3,S=0.9347>0.7,分别为聚类模块值与聚类平均轮廓值)。

根据表1,并结合文献资料,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的研究前沿分析如下:

表1 关键词聚类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中聚类0 思想政治教育与聚类1 方法具有重合性,因此,归纳为一个主题(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聚类1 不再单独分析。所含关键词为思政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原则、实效、大学生等。在研读与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具体可以归纳为四个维度: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应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具体包括受教育者、主体性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界对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研究日益重视,倡导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基于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学者们认为应从“态度定势”、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人性化发展、加强教师队伍等方面,促进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与个性化发展。如饶志华等(2011)认为师生共同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二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性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等视角,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身的研究,包括原则、实效等。如薄爱敬[15]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差异原则等对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学者们主要从心理学、道德哲学、大数据、新媒体、就业等方面进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包括的关键词有教育方法、借鉴、和谐、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创新,学者们主要从和谐视角,借鉴国内外与其他学科经验等进行研究。如谭林(2020)提出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的三大矛盾探究其基本规律。[16]

(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演进趋势

利用Cite Space5.8R3 中的Timezone View 功能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的关键词作时区图分析,时间切片设置为两年,即每两年对关键词进行一次分析,关键词之间的连线代表传承关系,某一时区内出现关键词的数量多少以及节点大小代表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程度(见图2)。本研究在分析文献、关键词时区图以及年发文量图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步探索期(1992 年至2001 年)。由图2 与图3 可知,这一阶段节点、研究视角与年发文量相对较少,学术界关注的领域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方法、政治教育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多元化的影响,容易受到错误思想(例如法轮功、西方错误思潮等)的误导,所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时期的很多研究就是围绕政策和时代背景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学者们对这一阶段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主要是围绕当时社会背景进行研究,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如崔月华(2000)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错误思潮危害着大学生的思想,高校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学生,同时开展实践活动。第二,理论体系逐步构建,研究成果较少。如王树荫、高峰、陈迎(2000)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主要集中于历史发展视角、具体方法视角和系统理论视角。

第二阶段为持续发展期(2002 年至2011 年)。这一时期出现的关键词密集,呈爆发趋势,是该领域的持续发展期,出现了“对策”“教育方法”“以人为本”“方法创新”“方法论”等关键词(见图2),发文量也持续上升(见图3)。这一时期的研究有四个特点: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研究转向多学科、多维度、系统化研究,不再是分散的研究,更注重理论体系的建构。如艾红梅等(2010)认为,近些年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但具体方法研究不足;二是对方法体系进行全面建设研究。第二,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如蒋宏大(2010)认为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变革。[17]第三,结合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新政策进行研究,如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着力构建校园文化,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争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第四,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由单一到复合、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18]

图2 关键词时区图

图3 年发文量统计图

第三阶段为深化研究期(2012 年至2021 年)。这个时期进入了这个领域的研究深化期,主要关键词有大数据、习近平、新时代、创新研究、虚拟社会、新媒体等,发文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这一阶段呈现三个特点:第一,主要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高校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为此,学者们积极对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法进行大量研究。如曾令辉[19](2018)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研究成果丰硕,一是研究理念更加先进,在“大思政”视域下,研究主体广泛,包括党政、家庭、学校、企业等,形成社会合力;二是研究基础更加扎实,从传统文化、马恩经典著作等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三,大数据、元宇宙、新媒体、“互联网+”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四、研究进路与未来展望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方法”的应用,认为方法既是“行动的指南”又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20]但是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

(一)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学术研究共同体

根据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可知,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虽然存在合作,但大致上是同区域的高等院校合作,合作力度相对较小,需要继续加强协同合作。首先,各高校以及各科研单位要树立学术共同体意识,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的研究。其次,鼓励各科研单位加强跨国家、跨省份、跨学校、跨单位协同研究。最后,创新合作机制,推进各科研单位在组织、教学、科研、资源、育人等方面实现协同合作,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协作力度。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明确提出“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21]总之,要加强各类科研机构协同合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能力。

(二)创新研究方法,进行多角度研究

首先,强化比较研究,国内学者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较少,今后相关研究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树立全球视野,不断加强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对比研究。其次,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冯刚(2022)认为“进一步加大学科交叉研究力度,探索新的研究论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22]在保证学科性质的前提下,强化交叉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如结合社会学、管理学、生态学、评估学、心理学等,有助于促进学术创新与繁荣。最后,研究方法要多元化,张瑜(2019)认为目前传统理论研究居多,而量化和质性的研究相对偏少,为此,要做到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等,同时,在研究问题与方法之间要坚持适切性、规范性与针对性。

(三)把握新时代背景,彰显时代价值

第一,新时代背景下,学术界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系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涵、特点和规律等;二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既要结合社会背景的发展,又要积极地与思想政治实践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在重大社会事件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应用,促进教育者运用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高尚品德,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第二,要坚守传统,勇于开拓,立足新时期,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第三,从最新成果中深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的研究提供源头活水,还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均为急需挖掘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四)回归实践,解决现实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或经验总结,较少关注现实问题,然而实践是理论之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唯有为实践服务才会产生应有的价值。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去解决现实问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该如何应对,信息化、5G、大数据等虚拟时代的到来,其面临的挑战该如何解决等,都是我们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其次,研究应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大数据时代,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进行革新,紧跟时代的发展,如何精准把握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嵌入点,如何培养大数据人才队伍,如何推进全国各高校信息技术资源均衡化发展,如何权衡大数据背景下主客体权责与保护隐私等,这是当前研究的迫切使命。再次,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实践改革(大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小到各区域改革等),紧跟社会改革步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回归田野调查,注重实践调查,获得最真实、最客观的研究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教育对象或事物发展的整体态势,对抓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方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