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南刘古庄隋长城烽燧遗址勘察简报
2022-02-22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迁西县文物管理所
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 迁西县文物管理所
2017 年2 月,迁西县太平寨镇南刘古庄村民发现村北尖子岭发现盗洞,疑似古墓葬被盗。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接讯后,随即派人到现场查看,并收集现场盗出的部分陶片、碎骨和石灰等。为进一步确定其内涵,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联合迁西县文物管理所对其开展考古勘察工作,最终确认该处遗迹主体为隋代长城烽燧遗址。现就相关情况简报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尖子岭烽燧遗址位于迁西县太平寨镇南刘古庄村东北300 米尖子岭山顶,西南距迁西县城21 千米,西距滦河支流清河仅0.8 千米,南距滦河主河道5.8 千米,北距城子岭明长城约6.3 千米,距太平寨明代城堡约3.1 千米(图一)。地处小型山间盆地北端,其北部为较高山岭,南部为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山顶为小盆地最高点,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40°12′32.31″,东经118°32′49.55″,海拔高度165 米。在其所处位置登顶尖子岭烽燧,向北可眺望明长城。
图一 尖子岭烽燧遗址位置示意图(根据《长城资源要素分类、代码与图式制图》)
二、勘察概况
烽燧遗址位于尖子岭山顶,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现存高度约2.5 米,顶部残存部分直径约9.7 米,底部直径约16 米。为便于了解其地层堆积及堆砌方式,我们采取了探沟方法(图二)。
图二 尖子岭烽燧遗址平、剖面图
本次勘察共开掘探沟两条,分别编号2017QJTG1 和2017QJTG2(以下简称TGI 和TG2)。TG1 位于烽燧西侧,方向为南北向,探沟长5.4、宽1.5 米。TG2 位于烽燧东侧中间部位,方向为东西向, 长2、宽1.5 米。TG1 西端与TG2 东壁中间相连,两沟呈╦形。
(一)地层堆积
现以TG2 北壁、东壁和南壁为例,介绍尖子岭烽燧遗址地层堆积情况(图三)。
图三 TG2 北壁、东壁和南壁剖面图
第①层 红褐色砂质黏土,厚度0.25 ~0.4 米,土质较硬,颗粒状明显,夹有较大花岗岩碎石块和植物根茎。不见遗迹遗物。
第②层 红褐色砂质黏土,厚度0.45 ~0.7 米,土质致密坚硬,层内可见较多碎石块,石块较大,树根及其他植物根系,ZD3 和少数平洞开口于此层下。
第③层 红黄褐色砂质黏土,厚度0.45 ~0.6米,土质致密坚硬,粘性稍差。粗颗粒状明显。层内多碎石,在2 ~5 厘米处,少见大块碎石。
第④层 黄褐色砂质黏土,厚度0.65~0.75米,土质致密坚硬,稍显粘性,偶见群状碎石和炭屑,层内底部发现少量泥质灰陶素面陶片、青瓷片、白瓷片和铁片等。
第⑤层 灰白色灰烬土,厚度0.1 ~0.15 米,土质疏松,层中可见碳灰夹层,包含物有炭屑、红烧土、动物骨骼、泥质灰陶片和鹅卵石等,几乎不见碎石,层底可见不规则摆放的鹅卵石块。
第⑤层下为山石层。
盗洞入口位于烽燧南面,进深1.7 米后折而斜向东,盗洞总长约5 米。最高部位距地表1.2 ~1.4 米,形状呈不规则弧形。盗洞底部为山石层,TG1 南端和TG2 南壁下均可见暴露的盗洞。洞内可见第④层黄褐土堆积层和第五层灰白土堆积层,偶见散遗兽骨。
(二)遗迹
1.柱洞共4 个,编号ZD1-ZD4。
ZD1 位于TG1 南端,开口于⑤层下,柱洞向下深入山石层,山石层以上毁弃无存,直径0.3、深0.25 米,无遗物。
ZD2 位于TG1 南端,开口于⑤层下,南距ZD1 约0.3 米,向下深入山石层0.45、直径0.2 米,底部发现白釉深腹碗瓷片。
ZD3 位于TG1 北半段偏西,东部紧邻Z1,开口于⑤层下,直径0.27、深0.23 米。洞内堆积为灰白色灰烬土,底为花岗岩山皮土。
ZD4 位于TG2 北壁西端,开口于①层下,柱洞基础深入山石层约0.4、通高2.3、直径0.15 米。洞内堆积均为暗褐色朽木灰土。
2.灶2 个。
Z1 位于TG1 中部,开口于⑤层下,平面呈圆角方形,边长约0.5 米,东南角被平洞破坏,灶底有3 根木炭,呈“爪”形分布,灶内堆积为红烧土(图四)。
图四 Z1 照片
Z2 位于TG2 东端,开口于⑤层下,平面呈圆角方形,边长约0.5 米,东部坑边发现有残铁釜片和多类兽骨,出土1 件铁矛镦(图五)。
图五 Z2 平、剖面图
3.平洞
在探沟四壁有大量平洞,大致可分三层,平洞位置多东北—西南向。TG1 西壁平洞13 个,北壁4 个,东壁2 个,南壁2 个。TG2 北壁平洞5 个,东壁6 个,南壁4 个。平洞长度1.4 ~4.2 米,直径0.1 ~0.15 米。通过平洞位置及斜向程度推断,探沟两侧剖面同层位暴露的部分平洞是同一平洞。平洞内堆积可分上下两层,下层多为灰白色草灰土,上层为朽木腐土,推测平置木材腐朽所致(图六)。
图六 平洞分层平面图
(三)遗物
出土的遗物虽不多,但仍可分陶、瓷、铁等类,可辨器型有碗、盘、布纹板瓦、铁矛镦等。陶片均为素面泥质灰陶,硬度较高,纯净无杂质,部分陶片上有孔。
1.白釉深腹碗
敞口,圆唇,斜直腹较深,假圈足,足底略内凹。器身内、外均施白釉,白釉泛黄,内满釉,外釉不及足。灰胎,施白色化妆土。内有三个支钉烧痕。口径12.5、底径4.7、通高8.8 厘米(图七,1;图八)。
图八 白釉深腹碗彩图
2.青瓷盘
侈口,圆唇外撇,浅盘,通体施青釉,全身裂片,浅盘以下缺失。口径14 厘米(图七, 2;图九)。
图九 青瓷盘彩图
图七 白釉深腹碗和青瓷盘线图
3.铁矛镦
一端尖锐,一端较平,平端有一圆形孔深入矛镦,截面为环形,残长7.8 厘米(图一〇)。
图一〇 铁矛镦彩图
三、结 语
(一)尖子岭烽燧结构及其使用性质
尖子岭烽燧堆积的上半部分,为夯筑的烽燧遗存,夯层之间平铺有多层木材和石块,以对夯土加固拉筋,防止坍塌滑落,平洞应为木材腐朽以后形成。平洞内下部的灰白色草灰是放置木材之前撒上的,可以起到防潮和缓解木材腐朽的作用。ZD4 深入山石层0.4 米,用以提高烽燧建筑的承载力,减少沉降。堆积下半部分为年代稍早的第⑤层堆积,根据残存的灶、柱洞,以及包含有灰烬、各类兽骨和1 件铁矛镦,可以推测该空间为房址类建筑。但其堆积层位较薄,说明使用时间较短。
综上,第⑤层堆积的房址类建筑应是早期修建的“戍所”类设施,经短暂使用,废弃后用夯土填埋并堆积成台,形成第①②③④层堆积,作为烽燧使用。但受限于勘探面积,该“戍所”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烽燧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晰,有待下一步考古工作解决。
(二)尖子岭烽燧的年代
本次勘察所获的标本较少,有青釉高足盘和白釉深腹碗各1 件,以及陶瓦片、铁釜残片、兽骨兽牙等。其中白釉深腹碗形制与邢台市内丘县步行街①、隋元威夫妇墓②和隋李裕墓③出土白釉深腹瓷碗相同,青瓷盘与邢窑、淮南窑烧制的青釉高足盘相似,故烽燧的年代应在隋代前后。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北齐至隋朝前后共十余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屯兵戍守。《北史·斛律羡传》记载:“北齐河清三年,自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凡有险要,或堑山筑城,或断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④。《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记载:“北齐文宣帝天宝七年,齐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⑤。《周书·于翼传》记载:“北周大象年间大司徒于翼巡长城,立亭障,创新改旧”⑥。《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五》所记隋开皇元年幽州总管阴寿收复长城内外失地,“缘边修保障,竣长城……屯兵以备之”⑦。顾炎武在《京东考古录》记载:“隋文帝开皇六年二月丁亥,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七年发丁男十余万人修长城,二旬而罢”⑧。
目前所见河北东部现存的北齐至隋长城遗迹有抚宁上庄坨到石河西岸老龙台9.5 千米的土石长城和山海关东红墙子一段⑨和迁安徐流口附近的一段几百米长的石墙⑩。1981 年,在承德滦平县明长城砖垛口一侧发现隋代记事碑,记载了开皇十七年(597 年)修筑长城的事实⑪。学界一般认为冀东段明长城是利用北朝至隋长城修建而成,但尖子岭烽燧遗址位置处于明长城南侧约6.3 千米,距离明长城本体较远,故其性质可能为向内地州府传递情报的烽火台。与陕西地区发现的隋长城烽燧⑫相比,两者均为夯土建筑,坍塌严重为圆形土包状,不同的是陕西地区隋长城烽燧均在长城内外1 千米范围内,而尖子岭烽燧却在明长城墙体南部较远位置,这为我们探寻隋长城烽燧的不同作用和类型增加了新的资料。
尖子岭烽燧的发现首次从考古学角度证实了唐山地区存在北朝至隋代的长城相关遗迹,从侧面印证了历史资料记载的真实性,对研究北朝至隋代长城烽燧及早期戍所(哨站)的建筑结构、建造方法,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发掘领队:翟良富
参加人员:王兴明 陈 环
整理人员:赵立国 高 熊 张珊珊
绘图人员:王兴明 王源新
执 笔:高 熊 徐 磊 王源新
注 释
①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内丘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临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邢窑》,科学出版社,2021 年。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隋元威夫妇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 年1 期。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隋李裕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9 年7 期。
④ [唐]李延寿:《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
⑤ ⑦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 年。
⑥ [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 年。
⑧ [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年。
⑨ 郑绍宗、郑立新:《河北古代长城沿革考略(上)》,《文物春秋》2009 年3 期。
⑩ 据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资料。
⑪ 郑立新:《金山岭长城砖垛口发现的古残碑》,《文物春秋》2011 年1 期。
⑫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