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地方人大高质量推进民生建设工作的探讨

2022-02-22扶松茂

人大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实事人大代表民生

□ 扶松茂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建设实践使全体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要积极补齐民生短板弱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将人民需要的民生清单转变为人民共享的幸福账单。现在,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民生建设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战略举措。民生建设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这不仅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的现实要求。在始终坚持党全面领导我国民生建设的根本遵循下,如何积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支撑作用,更有效地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在民生建设中的职责和能量?这就需要各级人大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担当,以人民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同时,更加切实地关注民生建设,促进我国民主事业与民生建设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人大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动力源于人民的现实需求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切实关注人民的实践发展与现实需求,也就是说发展民主需要促进民生建设。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民生有个很生动的解释,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主和民生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民主和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民主保障民生,民生促进民主。反过来,民生高度发达,人民素质提高,对民主的健康发展又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1]。因而,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民主发展与民生建设这种辩证关系。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将人民理解为一个抽象的集合词,而应该指每一个个体生命,这里的关键词是“每一个”和“个体生命”。尤其是不能只认真研究文件里的“人民”,而不仔细留心现实中的“人民”[2]。党和政府一直关注人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民生所指向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善民生被摆到价值的最高层面。也就是说,民生改善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呈现之一,也是评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主要指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民生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来确保民生得到切实保障、不断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民生建设要求、民生发展状况和民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正式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是汇聚民意、反映民情、促进民生建设的法定机构,人大代表重要职责就是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传递人民诉求、为人民服务、推动民生建设与发展。

二、地方人大推进民生建设的实践创新

(一)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首先,设立社会建设委员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新设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即社会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事务、群团组织、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民生建设与发展工作。新修订的《地方组织法》也赋予地方各级人大设立社会建设委员这一专门委员会,尤其区县级人大也可设立社会建设委员会,这显著增强了地方人大的社会建设、促进民生发展的组织保证。其次,设立派出工作机构。为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与要求,促进人大切实了解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诉求,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在地区设立工作机构;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在街道设立工作机构。工作机构负责联系街道辖区内的人大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群众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常务委员会交办的监督、选举以及其他工作,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再次,基层人大创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平台。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地共设有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活动室等22万多个,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各地人大还开通了“微信群”“社区APP”“微博”“二维码服务平台”等网络在线平台,适应人民群众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的在线移动需求。如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大2020年正式上线以“一舱、两码、五场景、六模块”为主要架构的“码上X”数字平台,实现纵向与省、市人大上下联动,横向与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议案建议办理等应用系统“一站式”贯通,成为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强力引擎。从2020年全区25个镇街分散式的“码上说”1.0版本,到全区一码集成的“码上说”2.0更新版,再到如今“码上见”数字平台,鄞州人大以数字化改革作为“船”和“桥”,赋能代表联络站实现迭代升级、提质增效。

(二)实践机制更加有效

1.参与式预算。浙江温岭、北京朝阳区、海南海口美兰区等地方较早探索并持续推进参与式预算。这些地方政府针对民生项目专列部分预算资金,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民生项目的立项论证、资金安排与绩效考核等预算编制过程,最后提交人大表决通过这些民生预算。温岭的参与式预算,是指人民群众以民主恳谈为主要形式参与政府年度预算方案协商讨论,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全口径预算并决定预算的修正和调整,进而实现实质性参与的预算审查监督。它是温岭市人大将最早发源于当地的民主恳谈引入预算审查监督的一种创新,也是协商民主与代议制民主的有机结合。从2005年开始探索,历经“由点到面、由下而上、由表及里、由柔变刚”的十年实践,深入推进预算全口径、监督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取得较大进展和突破。

2.民生实事票决制。浙江宁海县较早探索并坚持实践民生实事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发端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2008年由宁海县率先试行。2017年、2019年,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意见,在全省推进票决制工作;2018年6月,实现市、县、乡三级代表票决制工作全覆盖;2019年底,基本实现街道层面票选推荐工作全覆盖。2022年5月26日,《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规定(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和提出、审议和票决、实施和监督等作出规定。《规定(草案)》指出,民生实事项目指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政府在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基础上提出,经本级人大全体会议投票决定,交本级政府组织实施的公共事业项目。确定和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应聚焦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生态环境、住房保障、交通出行、社保就业、养老育幼、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城乡建设等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要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征集公告,根据需要可建立健全候选项目常态化征集机制,建立候选项目储备库。对各地开展票决工作步骤环节不尽相同、方式不一等,《规定(草案)》从四方面对票决主要程序进行规范,如对提前将候选项目具体情况发送人大代表,审议时政府派人员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大会主席团会议根据审议意见可调整候选项目等审议程序作了规定。在实施和监督方面,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政府应及时制订计划并公布,明确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时限、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民生实事票决制有助于打破因政府和群众视角不尽一致的瓶颈,防止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的实事项目与群众需求相脱节。同时,项目的决策、实施相分离,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增强了决策程序和结果的透明度,有效防止了“形象工程”的出现。

3.民生建设专项基金。浙江宁波市江北区人大在推动“民生小事”代表督办制的过程中,为促进群众反映的“民生小事”快速办理,进一步提升“民生小事”问题解决率,江北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会同区相关部门于2019年3月份出台了《江北区“民生小事”专项资金补助办法》,对群众提出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当年度未在其他财政预算项目中安排的民生事项进行资金补助。2019年,区财政已安排4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民生小事”办理。

4.立法联系点。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报经批准,将上海市虹桥街道办事处、甘肃省临洮县人大常委会、江西省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湖北省襄阳市人大常委会设为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试点单位。自此,一种全新的、立足基层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立法的民主立法形式应运而生,成为除网上公布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向部门和地方发函征求意见,以及立法调研、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之外的新的群众有序参与国家立法的有效形式,并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在实践中逐渐迸发出强大活力。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分别在2020年7月和2021年7月建立了第二批、第三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至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建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数量增至22个,覆盖全国2/3的省份,辐射带动全国设立了427个省级立法联系点、4350个设区的市级立法联系点,极大拓展了基层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内涵。实践证明,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国家治理效能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和优势。各基层立法联系点都建立了立法信息员(立法联络员)队伍和立法联系单位群体,以此为依托,将了解社情民意的“神经网络”广布在乡镇街道、学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社会组织、人大代表之家等各处,形成点、面、片联动的工作格局。要更加注重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法律草案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中的作用,聚焦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和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基层立法联系点主动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工作方法,积极拓展群众有序参与治理的渠道;通过邀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代表参加立法座谈、调研,视频连线等多种形式,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声音,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确保法律解决实际问题。要继续总结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创新经验,不断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等多方面的功能,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提质增效。

(三)代表履职更加有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人大代表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人大代表262万名,其中直接选举产生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代表总数的94.5%。地方各级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1.人大代表“夜聊”,知民困,解民忧。2017年6月,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民生小事”代表督办制(代表夜聊)的意见》,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精“民生小事”代表夜聊工作。人大各街道工委、慈城镇人大在原一年12次接待群众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接待次数和接待总人数;机关各工委积极参与,每年举办两次专场接待活动,研究解决分管领域的共性问题;每位人大代表每年至少参加4次代表“夜聊”接待活动和走访选区。2022年1—7月份(2—3月份疫情影响),共开展组织54场夜聊活动,全区代表夜聊活动由平均每月8次增加到平均每月10次。把“民生小事”代表夜聊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三服务”、圆桌夜谈、夜访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与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的日常联系渠道,由监察司法工委牵头定期到上述两单位收集了解群众反映的有关民生事项,经梳理、筛选、讨论后,将部分事项按照“民生小事”代表夜聊工作流程进行代表督办。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需求,畅通掌上民情民意的收集、反馈渠道,加强与区委宣传部、全媒体中心合作,入驻区融媒体APP,专门设置代表联系网民模块,探索建立网上“民生小事”收集、整理、交办、代表督办的机制,与网上代表联络站一起,打通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与网络群体,特别是年轻人群体的“线上”联系通道,实现“民生小事”代表督办制线上线下全覆盖[3]。

2.民生实事代表督办。浙江宁波市江北区建立“民生小事”代表督办制,闭环督导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为确保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江北区人大常委会抓实抓细民生实事项目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立了“一月一报表”制度,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区人代会票决后,第一时间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月度目标分解,明确项目进度、时间节点。建立月度上报制度,每月向联系工委报送项目进展表,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主要工作措施、亮点成效、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等,实时准确把握项目进展。建立了“一季一视察”制度,成立由常委会领导牵头、对口专工委协调联系、各代表小组参与的8个项目跟踪监督小组,全程做好各项民生实事项目的对口联系监督和协调推进工作。监督工作组每季度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一次视察监督活动,通过视察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听取项目责任单位总体安排、实施计划、存在问题和困难,并对在建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建立了“一年一测评”制度,每年12月份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由全体代表在人代会上对上次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江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办法》进行计票评分,并在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通报测评结果[4]。无锡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制订“一季一督查、半年一报告、全年一评议”的全流程监督方案,通过组织专题视察、定期专项督查、加强全程跟踪,推动政府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为民实事[5]。

3.人大代表“码上见”。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大通过打造代表联系“一个码”,推进代表亮身份、联网格、上平台,在鄞州的居民区、马路边、菜市场等地随处可见人大代表的“身影”,既方便代表联系选民,又方便群众找代表。而这些扫码反映的民情数据,则通过热词分析、大数据运算等技术,自动分类生成民生关注热点、满意度等“民情报表”,把“群众意愿”变成人大“履职清单”,确保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6]。

4.人大工作志愿者。2015年,上海杨浦区人大代表工作委员会、杨浦区五角场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与复旦大学人大制度与选举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了人大工作志愿者项目。由人大代表联络室招募大学生、居委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人大代表专职秘书等组成人大工作志愿者,主要协助人大代表开展社区调研、建议草拟、联系居民等工作。该项目有效增强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回应居民诉求的能力和效果。

三、地方人大民生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生工作中人大职责定位不够清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但是,在这个治理体系中,人大作为权力机关的角色定位没有明晰表达出来。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也只是强调政府治理同社会协调,人大在这个治理共同体中在文件表达上也是缺位的。尽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发挥人大的立法主导作用,2021年,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了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然而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人大的定位仍未明确。自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领导在多场合都提出“人大是一线,不是二线”的工作理念,但一直未得到党中央的回应。

(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需提质增效

从地方各级人大工作实践,尤其是代表工作在实践中亦有很多创新的体制机制,如在街道设立人大工作派出机构、人大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之家等多种机制,都是为了加强服务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随着微信、社区APP等平台的应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有了更便捷的沟通平台,但是这些机制创新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效应未能整合连接,高效地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

(三)人大代表履职意愿和能力均需提升

地方各级人大专职代表的比例在不断提升,有些省市县的专职代表已经达到60%,但是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全力以赴服务人民的能力,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此同时,对于代表集体履职与代表个体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关系,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模糊认知,代表个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与代表集体履职完全不矛盾,现在人大工作部门对代表集体接访、集体考察、集体调研都有很多帮助和安排,但是对代表个体走进人民群众、展开调研,则有些忌惮,这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部分代表的履职意愿与积极性。

(四)人民群众“有问题找代表”的意识不强

人民群众“有问题找代表”的意识不强、行动不足,主要是人民群众对于本选区、地区的人大代表很多是处于“既不知道代表是谁,又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代表,更不知道代表能做什么”的状态。有些地方的人大工作效果明显,是对人大代表履职的宣传较充分,人民群众找代表的意识和主动性明显,如深圳、浙江温岭等。有些地方人民群众即使找了代表,也很难推动政府、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民群众也就更没有找人大代表的积极性了。有的地方人大办公场所门禁森严,居民难以靠近,人民群众怎么敢去找代表。人大代表联络室本身设计就是为了方便人民群众联系人大代表,现在这种机制成了排班上班模式,人民群众上班期间又不能随便请假来找代表,等人民群众下班了,人大代表联络室也下班了,这样也很不方便人民群众找人大代表(这也是为什么宁波市江北区创建“代表夜聊”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民群众下班了,人大代表晚上到社区去联系人民群众)。

(五)人大民生建设成效与经验做法宣传推广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地方人大在工作机制、加强代表工作、推动民生建设领域都有很多的创新和好的探索,但是这方面的工作总结和经验推广明显不足,人民群众、党政干部和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对人大系统、人大代表推动地方民生发展、促进人民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都感知度不高,这不仅不利于人大提升社会存在的感知度,也不利于鼓励人大代表积极作为。

四、优化地方人大民生建设工作的思考

(一)需明确人大在社会治理与民生建设工作中的一线职责主体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强调,人大要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更加到位更具实效、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根据这个《意见》精神,党中央应根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人大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作用定位,进一步确认人大工作是“一线”的工作理念,把人大推到社会治理和民生建设的前沿阵地。人大不是等退休的“二线”,而应成为奋发有为的“一线”。党委和政府要将大批干部派到人大系统锻炼,并从人大系统选聘党政干部,开辟人大工作在整个社会治理和民生建设中的新局面。

(二)增强人大代表家站点与工作机构的联动效应,打造互联网+人大+(代表、选区、居民)等数字智慧平台

充分发挥各类人大工作机制的效能,深挖人大代表工作平台的潜能,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网络信息平台技术、智慧移动技术等,将各类人大工作平台、人大代表工作站点整合联动,积极推动“开放人大”“智慧人大”“便民人大”和“零距离代表”建设,实现“互联网+人大+(代表、选区、居民)”的实际应用。

(三)强化人大代表联系选区、深入社区、透视政区的意识,提升代表履职积极性

人大代表应有选区观念,有服务选区居民的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是人大代表的基本义务,也是人大代表有效履职的基本要求。随着地方各级人大专职委员代表的增多,应该赋予这些专职代表一些具体联系选区、深入选区的工作职责,如有的地方人大强制要求人大代表每周要到社区一次,每个月参加集体走访活动,如果代表连续两次不参加这些活动,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三个月不参加就劝退。专职人大代表要明确自己所联系的选区和社区,明确主要任务是要下沉到选区、社区,而不仅仅是全职“开会代表”、专门“议事代表”。同时,人大代表对业务对口的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业务流程、工作规范等要非常熟悉,对其他政府部门的工作也要了解。只有代表对政府部门运行了然于胸,透明化地认识政府,人大代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解困发声、行动有方。地方政府还需要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项目、资金支持,为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政府部门运行提供便利。

(四)倡导“有问题找代表”的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观念

人大系统、人大代表,尤其是地方人大工作部门,要积极向选民、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大力宣传“有问题找代表”的问题解决路径,形成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利用人大工作机制,有序参与社会治理与民生建设过程。首先,这个工作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教育直到大学教育,要不断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从小习得“有问题找代表”的潜意识。其次,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创建便于人民群众找到代表的方式与路径(“码上见”代表就是很好的创意)。最后,要善于利用政府大数据处理平台,发现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预判一些问题风险点,督促人大代表主动联系有急难愁盼问题的居民。

(五)大力宣扬与推广地方人大民生建设的有益经验

首先,做实代表宣传机制。建议中央新闻平台每周播报一批人大代表服务社区、推动民生发展的鲜活事迹。通过网络平台和社区APP在青少年群体中宣传人大代表参与社区发展、推动民生建设的先进典型。建立人大代表荣誉表彰制度,遴选全国和地方人大履职优秀的人大代表。可以推广深圳市“人大代表活动月”的宣传机制,扩大广大群众对人大代表的认知度和代表履职效果的感知度。其次,推广有益的人大代表推动民生建设的活动与项目。如“预算恳谈”“参与式预算”“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小事专项基金”“代表夜聊”“码上见”等。通过预算恳谈、参与式预算,从资源配置方面前置性地化解一些重大民生困境事项;通过“票决制”“专项基金”调动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参与民生实事发展的积极性;通过“代表夜聊”“码上见”等活动,增强人民群众找代表的便利性,也凸显人民代表的亲民性,培植人民群众与人大代表的互动、互助、互信关系,夯实人大代表推动民生发展的社会基础。

注释:

[1]李江南《: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访问网站:http://www.xtrd.gov.cn/tsysj/tsysjnew/2018-11-20/16326.html,发布时间为2018年9月20日。

[2]叶敬忠:《在理性的路上记住感性》,访问网站:https://mp.weixin.qq.com/s,发布时间为2022年7月15日。

[3]周寅:《宁波市江北区人大“四动作”进一步深化“代表夜聊”工作》,访问网站:https://www.zjrd.gov.cn/sxrd/nbs/202008/t20200819_89833.html,发布时间为2020年8月19日。

[4]王普:《宁波市江北区人大“三个一”推进民生实事项目闭环监督》,访问网站:https://www.zjrd.gov.cn/sxrd/nbs/202203/t20220310_92909.html,发布时间为2022年3月10日。

[5]锡人宣、王萍:《无锡人大: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城市》,访问网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580317928349447&wfr=spider&for=pc,发 布 时 间 为2022年8月8日。

[6]赵银平:《宁波鄞州:代表群众“码上见”代表履职插上“数字翅膀”》,访问网站:http://city.cri.cn/20220602/3e01b9bd-a5d7-95f0-d4f8-8425c24f7af3.html,发布时间为2022年6月2日。

猜你喜欢

实事人大代表民生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