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环境下的高校审计模式转变研究
2022-02-22胡小丽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这种背景下,使得高校的审计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虽然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处理数据以及分析其隐藏的信息,但是由于大数据隶属于互联网,会为审计工作带来一定风险。文章先针对传统模式下的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着重分析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环境下为高校审计模式帶来的影响,并根据大数据时代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关的规避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 云计算 高校审计模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121-03
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为了保证国家的经济利益,国家财政部对各个企业和高校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其在经营过程中开展审计工作,要合理使用每一笔资金。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想一直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审计方式和方法进行不断完善,将审计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最佳,借助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果,通过加强资金的管理,保证高校的经济实力,从而使其持续发展。
一、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现状
(一)传统模式下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
审计工作出现在高校的时间相对较短,部分高校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足,在高校经营过程中领导层不够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校内开展审计工作完全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没有在校内单独设置审计部门,审计工作是和学校财务部门的工作一起开展的,没有体现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由于领导层不重视,被审计的部门或者人员对审计工作了解不足,不能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会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开展及其效果。
(二)审计软件五花八门
一般情况下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需要有软件系统进行辅助工作,帮助审计工作顺利开展[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审计相关的软件越来越多,部分高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因为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购买的软件性能较差,限制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另外,各个高校没有经过统一商量,导致购买的软件五花八门,教育厅不能实时查看各个高校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后期开展工作。
(三)审计数据利用不足
审计数据利用不足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内部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对财务相关软件熟悉程度不够,不会熟练使用财务软件查找完整的数据,进而导致工作人员获取的数据不全面不准确;其二,大部分高校审计工作人员虽然能熟悉掌握软件的性能,但是使用的次数较少,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操作速度,并且大部分工作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功能有一定误解,认为其只是提取财务数据,起到查账的作用,致使有效的数据没有被合理运用。不能合理运用有效数据会直接导致审计的范围缩小,会直接影响内部审计工作后期的发展。
(四)审计结果利用不够
通过对各个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调查发现,一部分高校没有将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下去,有一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制定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没有体现出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没有将审计结果充分利用起来,导致高校中设立的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同时,由于审计工作发挥不出效果,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降低审计效率。
二、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模式的转变
(一)使用统一的软件展开工作
在大数据环境下,针对审计工作相关的辅助软件,平台可以综合各个软件的性能统一购买性能较完善的软件,例如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审计管理等软件。在软件购买成功之后,可以将内部审计人员组织在一起集中学习辅助软件。与此同时,还要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多学习财务软件,例如金蝶和管家婆等,邀请专业的人才展开培训,让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熟悉掌握企业内使用的财务软件,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搭建统一平台,整合审计资源
可以充分将大数据利用起来,以省为单位建立一个供教育系统审计部门使用的数据平台和信息数据库,并不断优化此平台,提高整体平台的使用性能,加强各个高校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平台,让它成为一个网络资源库,不仅能方便高校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也能方便相关部门实时查看资金信息等。
(三)建立内部审计人才库,实行交叉审计
教育部门可以针对高校建立一个内部审计人员人才库,引进专业的审计人才,合理分配这些人才,对各个高校展开交叉审计工作[2]。具体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对人才库中的人员进行分组,分组成功之后分派他们去相应的高校开展审计工作,交叉审计能最大程度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通过交叉审计的形式,争取将审计工作的监督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转变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信息
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可以将大数据的优点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在工作开展中,利用大数据将审计业务的发展与审计工作开展时风险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检测,通过对数据的监测让其形成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根据评估系统自动生成的结果来进行下一步的审计工作,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同时可以更深一步地让高校认识到内部审计部门评估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让高校在经营中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方便后期工作的开展。
(二)利用挖掘技术,分析数据
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模式的转变情况,利用专业的挖掘技术在数据库中查找一些较为隐蔽、但是又具有很高价值的信息和数据[3]。可以下载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并对其展开分析,从分析中得出结论,最后可以将所有内容汇总在一个表格中,方便后期使用。当然,通过挖掘技术挖掘出的数据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先将挖掘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再利用专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其偏差量,得出具体数据。在大数据环境下,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数据,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其效率更高。
(三)创新审计手段,提高效率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应该将其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在校内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脚步,让校内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越来越规范。要对计算机审计方式展开研究,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中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为基础,从海量数据中筛选自身所需要的数据,将其不断分析整合,将整合的数据与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对现场检查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来发现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审计资料网络安全保护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积极的帮助,但是在数据时代中,由于数据信息的公开性,增加了数据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而审计相关信息非常重要,因此高校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时,需要注意数据信息的安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保护数据安全的措施:
(一)加强对病毒的防控
计算机网络中病毒的类型多种多样,云计算中有专门的网络安全技术,针对计算机中出现的同类型病毒,有统一有效的解决措施[4]。为了保证信息技术的安全,高校审计部门可以与计算机部门合作,利用云计算中的网络安全技术查杀病毒和防控病毒,再利用大数据对产生的病毒进行分析,分析其侵入原因和条件等,利用网络安全技术来预防病毒入侵,能很大程度上保证审计相关资料的安全。
(二)强化加密技术
之所以强调加密技术,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审计数据的安全和完整,利用云技术的加密技术,根据数据的重要性等对内部审计部门中的文件和数据进行公钥或私钥加密。在使用加密技术时,内部审计人员不能自己完成此項工作,需要聘请专业的服务商来完成加密工作,在聘请服务商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信誉等级以及专业素养较高的服务商,最大程度降低审计数据被泄露的风险。
(三)建立智能防火墙
大数据时代技术不断更新与改革,产出了很多智能产物,智能防火墙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高校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该技术来保证审计信息和数据的安全[5]。智能防火墙技术区别于传统的防火墙技术,其不仅仅是将所有数据抵御在外,而是针对侵入电脑的数据等进行智能的分析和识别,防御那些恶意侵入以及想要修改计算机内资料的数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目前实际发展情况,在高校内展开审计工作是必然趋势。但是传统的审计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影响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大数据和云数据环境下,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有效解决传统审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给高校开展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转变,可以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这一大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需要格外注意信息技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马淑红,张小玲.审计大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12):179-180.
[2] 张世敏,杨琰,赵增弘.高校内部审计问题探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0,20(02):77-80.
[3] 史欣欣.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制度研究[J].纳税,2019,13(08):153-154.
[4] 曾梅.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模式创新与难点探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8,36(02):131-136.
[5] 潘春花.大数据与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审计模式转变研究[J].审计月刊,2017(07):40-41.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0)
[作者简介:胡小丽(1986—),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审计、财务。]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