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森林康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2-02-22高玉娟许乙妮
高玉娟 许乙妮
摘 要:森林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清新干净的空气和丰富的负离子具有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因此,很多国家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文章以知网(CNKI)数据库中所收录的471篇相关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近些年森林康养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及研究更全面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发文量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还有较大探索空间;领域内作者较少,研究还不够充分,部分作者之间合作度较高;机构中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文量最多,但機构间还需加强合作;邓三龙、丛丽、吴后建等作者的文献对研究领域其他作者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目前的研究热点正在不断的丰富,未来还需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致力于研究提升服务水平,解决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关键词:森林康养 森林康养产业 热点 发展趋势 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067-02
森林康养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以森林环境为康养背景,将林业与健康产业相融合,利用自然修养身心。其运作模式的出现不仅优化了林业产业的结构,提高了社会就业率,而且显著缓解了社会医疗压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对绿色可持续发展行业有积极的作用[1]。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日本和韩国也开始积极发展森林产业,两国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森林疗养讲解员、森林疗养师、建立了经过医学验证的森林疗养基地[2]。而我国森林康养研究起步较晚,于2013年由时任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首次在全国“两会”向国家呼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邓三龙既是森林康养理念的首创者,也是森林康养产业的先行者[3]。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正积极倡导部门联动、统筹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在林业领域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一类发展中的新兴业态[4]。
一、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对该领域文献进行监测追踪,并依据内部设定的规则科学地计量出一定时间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与前沿,最后以图谱的形式呈现该领域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探寻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5-6],从而获得对该研究领域研究进度的大致把握。Citespace的目的是利用学术领域里专家学者们在他们论文中对学术文献所做的选择来作为我们自己鉴别学术文献潜力的基础[7-9]。
二、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的来源,检索主题为“森林康养”,检索时间为2021年7月7日,通过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整理,去除新闻报告、征文、无作者等的无效文献之后总共获得471条文献,将样本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通过软件内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分析,最后生成知识图谱。
三、结果分析
(一)年度发文量分析
对于年度发文量的分析可以看出该领域的发文走势,大致掌握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热度情况,研究可得,近些年的发文量总体变化为增加的趋势,国内森林康养的研究晚于国外,自森林康养提出以来,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2015年发表4篇、2016年发表21篇、2017年发表72篇、2018年发表64篇、2019年发表109篇、2020年发表142篇、2021到检索时间共发表59篇。发文量呈现增加趋势,2020年达到峰值。
(二)作者合作分析
一个领域的专家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不但有着透彻的了解,还有着其独到的见解,因此,通过Citespace的作者共现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该领域作者的发文数量、合作关系,也可以看出哪些作者是该领域的引领者,对于该领域有着怎样的贡献。由统计数据可知,作者李甜江、苏艳、邱权、孙抱朴等人发文量为3篇,其他作者发文量都在3篇以下。分析图谱可以得出,作者的主要合作关系有六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由苏艳、邱权、李吉跃等人组成,第二个部分由唐成林、吴梦佳、朱正威等人组成,第三部分由李甜江、马建忠等人组成,第四部分由古新仁、文野等人组成,第五部分由邵景安、陈娟等人组成,第六部分由李俊杰、李秀云组成。
(三)机构共现分析
通过机构共现分析得出,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出现频次最高,出现10次,接着是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贵州省林业学校、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这三个机构,均出现5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出现了4次,其他机构出现次数在4次以下。
(四)文献被引分析
文献的被引次数可以看出该文献对于其他作者的被认可度,样本文献中被引次数最多(197次)的是邓三龙的《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他结合生态学和现代养生学的原理提出了森林康养的概念、科学内涵;在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展望[10]。作者丛丽和张玉钧的《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被引次数为120次,通过透析国际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经验,来探索森林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机制和建立森林康养旅游基地指标体系[11]。吴后建等作者的《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107次)在分析现有森林康养定义的基础上, 对森林康养的概念、功能等进行了阐释, 并从消费对象、产品内容、建设主体等方面对森林康养产品进行了分类,对森林康养发展的基本路径进行了设计[12]。
(五)关键词时间图谱
通过表1统计数据可知,“森林康养”出现的频次最多,共353次,其他关键词出现次数均在30次以下,突现性高表示在较短的时间内该词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突现程度较大的关键词有新业态(4.57)、森林浴(3.83)、森林康养产业(2.08)等,而关键词的中心性则代表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中心性越大,表示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联系紧密,其中中心性最大的关键词是森林康养(0.86),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出现了8个类别,分别是#0产业发展(包括森林公园、发展路径、总体规划、产业融合等关键词)、#1森林康养基地(包括绿色发展、林下经济、乡村振兴、康养产品等关键词)、#2森林康养(森林资源、资源评价、实现路径等关键词)、#3建议(包括产业、发展模式等关键词)、#4森林旅游(包括大健康产业、国有林场、林业产业等关键词)、#5森林体验(包括新业态、森林疗养、森林浴等关键词)、#6植物精气(包括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环境等关键词)、#7森林康养旅游(包括旅游资源、提升路径等关键词),其中最早出现的关键词有“森林康养”“大健康产业”“新业态”。
四、讨论
通过文献主题检索,“森林康养”的文献是从2015年开始的,发文量的总体变化为增加的趋势,2020年到达发文量峰值,总体发文量还较少,对于该领域的探索还有较大空间,2015年发表的文献中有三篇均是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孙抱朴发表的,他分别阐释了森林康养的定义、探索了国际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我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他提出要探索研究国际“森林康养”发展趋势、探索研究建立“森林康养”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探索研究“森林康养”与资本如何结合等路径,他认为未来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将会快速崛起,成为新常态下的一个新业态、新产业[13]。对于之后的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启蒙作用。
从作者合作分析中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者还较少,公众对于森林康养的认知度还不高,还应引导更多的学者关注森林康养的研究,领域内的部分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紧密,主要分为六个合作群体,其中有两个群体研究者较多且合作关系网连接较密,但总体的合作强度还有待提高。
从机构共现分析中可以看出,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相关发文量最多,该学校林业优势明显,对于林业方面的研究广泛且内容丰富,经济管理学院结合经济学等理论对于森林康养展开广泛的研究,在森林康养研究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机构之间合作不密切,还应促进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
文献的被引次数可以看出领域内其他作者对于该文献的认可程度,被引次数高的文献对于其他作者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在森林康养研究领域中被引次数最多的三篇文献分别是邓三龙的《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丛丽和张玉钧的《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吴后建等作者的《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这些作者分别阐述了自己对森林康养的定义,结合国外的经验实践,对我国森林康养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认为我国有关森林康养的科学研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森林环境对森林疗养效果的影响。并且提出要通过构建良好的森林康养发展机制,打造特色森林康养产品、建设森林康养综合体,加强森林康养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提供优质的森林康养服务等方式来实现森林康养发展的基本路径。上述研究为森林康养研究者们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通常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是文章的核心和精华,体现文章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向,常常通过分析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来确定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及趋势[14]。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森林康养产业等,最早出现的关键词有“森林康养”“大健康产业”“新业态”,较短的时间内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的关键词有新业态、森林浴、森林康养产业等,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较紧密的有森林康养旅游、森林浴等,总体上是由森林康养的研究进而延伸出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产业等相关研究,并结合乡村振兴、森林旅游等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在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但还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研究有侧重点,研究如何提升森林康养经营及服务水平,致力于解决森林康养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等问题。相信我国未來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空间与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15]。
参考文献:
[1] 张艺璇,周丽清,谢仲军,郭阿君.基于GIS空间统计的吉林省森林康养资源分布探析[J].现代园艺,2021,44(11):149-152.
[2] https://www.sohu.com/a/332779755_100177194.
[3] 陈心仪.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1):50-52.
[4] 耿藤瑜,傅红,曾雅婕,等.森林康养游憩者场所感知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2021,43(03):21-36.
[5] 李杰,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16.
[6] Chen C, Song I Y, Yuan X J. et al. The thematic and citation landscape of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1985-2007)[J]. 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2008,67(2):234-259.
[7] Small H. 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73. 24: 265-269.
[8] Garfield E. 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 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 Science, 1955.122(3159): 108-111.
[9] Kessler M. Bibliographic coupling between scientific papers. American Documentation, 1963. 14: 10-25.
[10] 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16,29(06):1-6.
[11] 丛丽,张玉钧.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11):6-8.
[12] 吴后建,但新球,刘世好,等.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生态学杂志,2018,37(07):2159-2169.
[13] 孙抱朴.“森林康养”是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J].商业文化,2015(22):82-83.
[14] 刘战豫,孙夏令.基于CiteSpace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07):956-961+929.
[15] 刘丽佳,田洋,刘思羽,等.森林康养基地服务的消费者需求类型研究——基于卡诺模型及顾客满意度与不满意度系数分析[J].林业经济,2021,43(04):83-96.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作者简介:高玉娟,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许乙妮,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环境资源。]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