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审辩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路径研究
2022-02-22林素霞
林素霞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是信息良莠不齐,为了不被错误信息误导,我们需要甄别、思考信息的对错。为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审辩式思维。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审辩式思维被认为是未来核心素养的基础。基于此,教师要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成长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促使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能力。
关键词:审辩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审辩思维的培养意义在于,让人们在尊重、包容其他观点存在的同时,能够独立思考并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思维等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进而能够独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很多小学生喜欢正向考虑问题,思维不全面。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审辩思维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其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更能提升其文学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带着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渗透审辩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疑问,我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主动审辩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意识到,小学生群体的思想、认知还极为不成熟,因此,在该年齡段培养小学生的审辩思维,让他们形成一定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对其语文学习及后续的成长发展都大有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审辩,让他们在陈述与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能够尊重并容纳他人的观点。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让其主动思考、主动质疑并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推动其自身审辩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教学中,由于本篇课文是一篇小说节选内容,对此,我在教学时首先为学生呈现相关的动画场景,使其更贴合教材人物的形象。之后我让学生在视频观看与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说出本文的主旨,有的学生说“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能过于着急,急于求证”,也有的学生说“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不能拖拖拉拉啊”……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最终将他们的结论进行整理分析,带领学生进一步把握本文的中心思想,让他们学会合理审辩,逐步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
二、促成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合理审辩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引导他们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由被动转为主动,进而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尝试带着审辩思维学习知识、提出疑问的过程,最终实现提升学习质量的目标。
例如,在《海上日出》的教学中,我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首先,给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梳理内容;其次,我继续引导学生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梳理文章,让学生们理解日出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的过程。至此,学生们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接下来,我提出问题“‘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伟大’‘奇观’有什么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在自我感知、自我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形成本组的最终答案;最后,学生们发表看法,互相评价,对课文的理解层次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们在字词、语句的分析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按顺序写作的构思方法,实现教学目标。这样一来,由整体感知—学生合作—教师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审辩思维,让他们学会尊重组内其他成员的看法与观点,然后在彼此意见交流中得出最终结论,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让他们学会合理审辩,提升阅读学习质量。
三、聚焦开放话题,塑造学生审辩习惯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教师常常喜欢引入“是非题”,然而,这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主要原因在于,是非题选择空间有限,学生只能选择是或者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并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猜或者蒙来回答问题,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审辩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话题讨论,鼓励学生勇敢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此提高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促成审辩习惯的形成。
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中,本课通过父母对巴迪所写的诗的看法,呈现了两种不同表达方式的爱。在课文教学过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哪种形式的爱更能接受?并结合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精彩极了”能够鼓励人、激励人,但也有的学生认为“糟糕透了”能够鞭策人、激发人的斗志,也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每个人只需要单一的评价,往往不能够让人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所以”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虽是两种不同的形式,但都包含了爱,都是人所需要的。然而,当学生们回答完问题后,他们会希望教师肯定自己的答案。我并没有解释准确答案,而是对每一种回答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没有选择性答案的开放性话题,让学生看到了答案的丰富多样性,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其审辩思维有很大帮助,也能逐渐让学生形成观点多样化的意识,对塑造审辩习惯有很大推动作用。
审辩思维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审辩思维的培养目标,优化阅读教学方案,用好审辩思维这把利刃,培养并发展学生们的审辩思维,让学生知识习得、能力形成、素质发展,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陈君.审辩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教师,2021(6):2.
[2]王琼.审辩式思维--浅谈小学语文中学段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2021(2019-28):52-53.
课题基金: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常规课题,课题《基于5C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探究》。课题编号(2020XB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