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2022-02-22韦茜艳
韦茜艳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语文能力素养中起着关键性的连接作用。比如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提升,就要以优秀的阅读能力作为基础。所以,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充分阅读并取得良好的阅读成果,增强阅读能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将阅读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活泼好动,思维跳脱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相对枯燥,而且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加强指导。本文将从联系生活场景,促进课堂互动和鼓励自主反思三个方面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展开讨论,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培养对策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素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建设。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去正视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优劣势,让小学生能够逐渐爱上阅读,爱上通过阅读所得到的成就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小學生才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阅读中来,并在阅读活动中发挥出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关键性作用。所以,教师要坚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然后再去确定有效的阅读能力培养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场景
认真分析教材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课文往往围绕生活对象展开,而以生活为对象拓展阅读思维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其实有着相当便利的条件。但在以往的小学课堂上,教师的阅读教学却往往只针对课文内容,缺少与生活的联系,有时在学生产生生活联想的时候,教师还会打断学生,以保证所谓的“教学进度”,或者只是为了维持教师心中所以为的课堂教学秩序。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的时候,教师应该为学生留下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询问父母或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和实际用途,以及大家对于花生都有什么样的印象。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教师先与学生共同交流预习成果,然后再展开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更好地明白作者在课文中所阐述的道理,彼此的交流还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学习乐趣。而在本节课的阅读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花生的特点,去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促进课堂互动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阅读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阅读体会只能通过自主阅读获得,从他人那里得到的终归不够完整。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有时单凭自己的力量并不能在阅读中得到足够丰富的感悟。再加上他们还要学习课文中的字词知识和写作技巧等,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如果能够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充分的互动交流,那么互动就会成为学生有效阅读的辅助,而不会造成对自主阅读“喧宾夺主”的情况。在刚才的例子中就提到了互动,其中一个目的也在于此。
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的时候,这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容易被故事的趣味性所吸引而忽视故事的教育性,因此而没有实现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的深刻理解。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并不是毫无领悟,而是每个学生的领悟可能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而且角度有所区别。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也要参与进去,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尽快得到比较完善的思考成果。与学生自己冥思苦想相比,显然通过互动能够取得更好的阅读成果。
三、鼓励自主反思
在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教师自己要进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上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更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阅读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越来越好的阅读体验,成为他们持续参与阅读活动的重要动力。为了保证反思的效果,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努力丰富反思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而不是让发现阅读中的错误成为小学生的巨大压力。
仍以上文提到的《陶罐和铁罐》为例。通过交流讨论,学生一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发现自己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首先让每个临时的讨论组推选出一名代表,说一说本组的共同观点,比如课文阐述了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帮助,等等。随后,教师应该随机选择一名学生,分享一下自己通过交流讨论产生了哪些独立思考时没有得到的收获,教师从中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点,与大家共同分析这些不足说明了什么,下次阅读时应该如何注意。这样就能以自然的方式完成反思。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系到小学生阅读能力素养的全面进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大家不仅要重视阅读教学,更要找到符合小学生特点和需要的阅读能力培养对策,去争取优秀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海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试题与研究, 2019(19).
[2]陈秀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J]. 新课程(上),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