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22-02-22何家喜
何家喜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越来越重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以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真正体现数学对学生的育人作用。问题情境教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与重视,把它应用于数学课程教学中,能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去做转变,推进数学课堂与问题情境的完美融合,最终达到更理想的数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造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到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全面发展更是大势所趋,更多的教育工笔者参与到改革的课堂教学策略中。而且小学数学知识是结合生活实际的,能给学生带来更深层次的指导和启迪,培养适合社会环境的人才。小学数学深度课堂应以新的观念和方法为导向构建,以此来实现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让“以人为本”融入“立德树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水平的进步和成长。
一、巧妙运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故事情节生动,与直接的知识性讲解相比,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有利于学生进入情境。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收集各种数学故事,包括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赋予数学知识以生命力,使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更接近,从而以故事为基础创设富有趣味的数学问题情境,借以充分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积极探索,并能较好地发挥出问题情境的积极作用。
举例来说,在讲授“分数”的时候,笔者首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位国王,他有一种特殊的爱好,非常喜欢向身边的大臣提问,假如大臣能正确地回答问题,那大臣可能就会得到奖赏,而一旦答错,就会受到惩罚,甚至失去生命。这次,国王指着前面的水槽,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水池里有多少桶水?这个问题使许多大臣绞尽脑汁,正在大臣们绝望时,一位奴仆忽然开口说:这个问题我知道。听了奴仆的话,国王立即对这件事很感兴趣,因为这件事,国王自己都不知道,于是他让仆人来回答,仆人整理衣服朝池子走去,说: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水池一般大,那就是一桶,假如桶是水池的二分之一,那就是两桶,假如桶是水池的有三分之一,也就是三桶。对于这个话题,笔者将故事中的“几分之几”提炼出来,针对这个主题进行正式的教学,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将再从故事中设定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借助技术手段教学,激活问题情境
情境可以赋予教学活力,从而结合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创造多元的教学环境。教师可运用图画、模型、实物、录像等手段,还原现实情景,选择合适的讲授时间,展示问题,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与感受,具有较强的兴趣,支持深入探究问题。实现学生与数学的有效对话,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知识,运用知识探索问题。
三、融入现实生活元素,充实问题情境
现在有很多小学生认为数学学得很枯燥,又不愿接受,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就是认为数学对我们现实生活毫无意义,这充分说明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强化数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现实生活资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既符合数学课程内容又符合实际教学状况的问题,确保问题的可接受性,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从问题本身得到启发,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抓住问题背后的核心知识。
举例来说,在讲授“比的意义”的时候,笔者结合本班学生的人数进行教学,学生对这个班级的人数情况十分了解,在面对身边熟悉的内容时,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思考。例如,我们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女人数各有多少?提问之后,笔者还请两位同學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所写的资料,再加以整理,记为:男生:女生=27:23,透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出问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四、拓展运用纵深发展,优化问题情境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知识传播的关键作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时掌握教学节奏、及时调整小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的学习思路与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构架才是完整的,能构建深度学习的课堂,引发更多的学生思考和辨析。数学教师可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充实问题情境,增进学生的思维碰撞、知识共享与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质疑意识。还是以“分数”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为例,笔者会实施拓展教学,从思维、解题、应用等方面拓展学生的全局视野。开放性讨论及活动探究可引导学生思考实践,笔者会在课件中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圆形分成三等份,六边形分成六等份;长方形分成八等份。那么其中的一份或两份、三份有将代表几分之几呢?学生能在开放的题目中拓展思维能力,开阔视野,在深度学习的指导下深入思考和实践,真正收获知识与方法的理解,进而数学水平逐步提升。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对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是进行创新升级的路径和机遇,同时也能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真正落实。因此,教师应该使问题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合理的、巧妙的运用,发挥问题对数学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调动数学整体教学的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35):56-58.
[2]季胜男.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