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洁的德育观

2022-02-22丁纯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德育功能价值德育

丁纯

摘 要:鲁洁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德育界享有较高声誉,是我国德育学科的奠基人。鲁洁认为,德育目标是将人带入德育视域,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人。鲁洁关于德育本质及德育功能性的阐述,对当下道德教育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她提出的德育“享用性、超越性、生态性、经济性、生活性”观点,把准了时代的脉搏,对新时代道德教育同样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鲁洁;德育;德育功能;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2)01-0119-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2.01.018

鲁洁(1930—2020),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生前系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鲁洁提出的若干德育思想在德育学科享有较高声誉,在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可以说她是德育学科的奠基人。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鲁洁的德育思想对学校德育建构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鲁洁的学术经历是研究她教育思想的最初理路。在鲁洁从事教育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大致有二十多年时间,经历了尼采所说的“沙漠时期”,也符合王国维“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第一种境界。一位做她多年助手的学生在整理《回望八十年:鲁洁教育口述史》时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鲁洁真正开始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是在新时期之后,那时她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50岁才开始事业,而能在较短的时间取得如此突出、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毫无疑问,鲁洁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是她非常投入的精神,夜以继日地努力,去跋涉,去攀登,把学术研究视为自己的生命。她为了探究本质问题始终保持独立性和深刻性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鲁洁对于教育本质、德育本质都有自己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她的学术观点立足于现实,又具有一定的前卫意识,能够巧妙做到“破”和“立”。鲁洁在《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中提出的观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当时的背景下,振聋发聩。她说:“我当时就想努力去改变那种讲来讲去最后教育不是教育的各种思路……我们努力想使教育成为教育,教育是它自身,教育有其独立的价值,不能完全被其他东西所左右,我们得出的结论其实很简单,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或者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文献管窥蠡测,我们从鲁洁德育思想中大受教益。鲁洁教育思想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她的德育思想更是高屋建瓴。研究她的德育思想对当前学校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大有裨益。

一、享用性:德育的愉悦与自得

鲁洁认为:“德育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有发展功能之外,还具有一种享用的功能。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德育理论错综复杂,如何把握德育理论核心要义,对德育内涵需要“拨乱反正”。鲁洁首先着手对德育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所谓德育功能,就是德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通过系统研究,她出人意料地提出了德育具有享用性功能。鲁洁指出:“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人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应当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能有的一种最高享受。”这篇文章发表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因为“享用”一词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误解,在宣传“奉献”和“担当”的大环境下,“享用”之说无疑会被列为“另类别说”,也很容易被别人曲解。在这种情况下,鲁洁为了把德育享用功能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更明白,随后又写了《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一文,进一步诠释了德育享用性是实际存在的,需要大家关注德育享用性对人发展的正面影响。人为了生存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人的存在,但人不能满足于吃喝拉撒,还需要精神生活,德育是满足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在诸种改革实践中,人们又在寻找得以确定其实践方向和基础的‘灵魂内核’。”例如,孟子所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这“养气”既是一种道德修炼,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足,“养气”过程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是一种自我陶醉式的精神体验。

人道主义的入门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在给别人温暖的同时,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快乐。我们不能一味提倡奉献,提倡自我牺牲,而要把自身的幸福感置放在显著地位。这不但符合教育的目的,也是照顾人性所需。对待这个问题不能凌空蹈虚,而要放在实处。享用功能是一种人格完善的教育途径。能在修身养性过程中获得幸福感,这是德育工作者的目标与追求。德育不是说教,不是捆绑式教育,而是言行一致,内心和外在行为一致。可以说,德育享用功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常态。鲁洁说:“德育的享用功能不是任何人任意赋予它的,而是德育过程之逻辑必然,它根植于德育的本质之中。”德育的实施过程对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而言,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在这个过程中,自由与自主意志得到张扬,人们理应从中得到自我丰富的快乐。“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与发展功能是完全一致的。只有使个体在德育过程中不断发展,它的享用功能才得以产生与深化。”

鲁洁的观点对当今“90”“00”后受教育者,有一定启发性。要让这个群体深刻认识道德的光芒,使他们认识到怎么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要有高尚的道德,也要使他们充分享受道德带来的美感和乐感。在人的发展最高层次——享用自由和超越上,德育的享用功能使人获得一种崇高感,体验一种最本质的文化,感受一种最高的享受。

二、超越性:德育的前景与旨归

“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他总是在超越现存的生活、超越现实的规定性中存在着的,超越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惟有人是以这样的方式存在的。”德育从本质上来讲,是要人看重一些东西,也让人看淡一些东西。看重的东西诸如责任担当、立志报国等,看淡的东西关涉功利仕途等个人利益。德育使人超越现实世界,超越外在功利的捆缚,追求自由和卓越,追求活着的意义,超越世俗,不能只盯着自己想得到的好处。这是德育应达到的一种境界。“超越性的存在,就是教育的人学依据。”德育的超越性要求德育首先有明确的导向性,方向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对现实妥协和将就。德育的超越性就是立足于现实而超越现实,“人是在自我超越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自我超越,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为此,赋予人自我超越的意識和能力,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使命。然而,当代的教育却是遗忘了这个使命。”鲁洁很明白地说出了自己对超越性的理解,认为超越性的期待是人的本性,也是教育应该有的期待,换个角度来说,教育所期待的也正是超越性。她认为:“超越是人的本质属性,但它只是在人的自觉认识,自觉行动中呈现。”超越性不是被动而为,而是要求受教育个体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和介入,力主破解生活之难题和窘境,把握好“在场”,及时反应生活的“应激”,“应该看到,超越虽是人的本质属性,但它只是在人的自觉认识、自觉行动中体现,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得以成为人的现实品性。”人的自觉超越是因为人在道德滋润之下,能够冲破旧有的窠臼,去创造新的力量。

有段时间,“适应性”之说甚嚣尘上,导致教育失去了主体性,一度沦为社会的附庸,教育很多做法被社会大环境所裹挟。现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和短板是漠视培养超越性,“应试教育”还是排在首要位置,家长和学生更看重分数与排名。教育“内卷”已经成为棘手的社会问题,当然“双减”文件力图减去学生课业负担,但长期以来的功利化教育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桎梏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超越性是解决“教育内卷”的良方,教育理应回到教育的本质。脱离了教育本质的教育就不是科学的教育,教育一定要按照培养人的目标去实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没有超越性的教育,在鲁洁的眼里就是“病态教育”,是毫无意义的,也是应该严格杜绝的。

鲁洁的德育超越性的理路对当下教育减负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关研究人员认为,鲁洁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减负,也能够对“双减”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深入阐释。鲁洁认为:“人就是他的生活,人的超越性奠基于生活的生成性和超越性。人的生活总是以内在发展可能性的状态存在着,生活是向着未来开放的,具有多种可能未完成的过程,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性存在。”所以,德育超越性的价值,既指涉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制定,也指涉教育者应竭力为个体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和谐环境:天人合一的当代诠释

长期以来,人们的思维定势把德育功能固化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简言之,德育似乎只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道德一词本身囿于人际关系,但从20世纪中晚期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及人们视野的拓展,人们对新问题的认识越加深入和广阔。比如,人口、资源、能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与人类命运走向关系密切,但也易被人忽视,客观环境给人类的生存敲响了警钟,德育的功能因此有所扩展,人们要回答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恩格斯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要警惕大自然因人类的盲目行动而做出的报复,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一方面要依靠如生态学之类的科学,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必须依靠道德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他们自己肉体组织的观念。”德育教化过程中,如何认识人的生存环境,如何对待自然世界,人和自然究竟是“合作”关系还是“征服”关系,都值得深入而又科学地探讨,挖掘更深层次的生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生态重要性的最好诠释。

“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人必须承认的事实。”每个个体在认识大自然之时,必须有爱护大自然、保护家园的理念。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瞩目的问题,因为生态环境决定了人类未来走向。我们共处于一个地球村,理应重视我们命运所系的实体,假如环境恶劣了,人的幸福度、舒适度自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尊重科技进步,也要厘清科技与环境的关系,增强地球家园意识,有未雨绸缪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按照鲁洁的看法,我们做好德育的生态教育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自然观。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然观,消除对待自然的错误看法,远离“人类中心论”。和谐是人和自然的永恒主题,人和自然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对待自然,要有一颗热爱之心,爱自然,就是爱自己的心灵。人类只是地球村的常住村民,想过得好,想生活得更久远、更安定,就要坚定“人与自然一家亲”的立场,要弘扬中国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把传统中优秀的生态文化传承下去,促使个体能深刻理解自然,接近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一体,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其二,甄别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善与恶。德育教化使人趋善,作为伦理学视野中的“善”,它和“真”“美”一样,是人类遵奉的圭臬。与人为善、教人向善是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个体对待自然和对待人一样,需要持尊重、公平的态度。鲁洁认为:“学校德育生态性功能还表现在它可以使人们懂得存在与自然交往之中的是非与善恶,从而得以对个人及社会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按照一定善恶标准来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鲁洁通过德育生态功能,强调人对自然的态度与行为务必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要明辨是非,把爱护生态当作一种责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跬步,成良习,就是对人的基本要求。

其三,树立人与自然交往的新风。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个体要深谙此理。既然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人和自然打交道就要有敬畏之感,假如有不当行为,教育者就要及时、合理干预,教育学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可通过一些艺术手段来教育学生,如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春雨蒙蒙地下》等艺术歌曲,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美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风景名胜区写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之,要让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一草一木、大地河流、森林原野等。

四、价值引导:树立正确的经济观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中,关注德育大多谈及的是德育的教化功能。在很多人看来,德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现在高校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实等同于德育。改革开放以来,新的路线、新的政策出台,也产生了新的观念。人们对德育也有新的认识。鲁洁指出,德育不仅有政治属性,也有经济属性,我们要承认消费主义对德育的冲击,“在现代主义文化道德所高举‘人性化’旗帜下,无节制地释放人的自然冲动,满足于人的自然需要,追寻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获得了伦理上的合理性——凡是顺乎自然就是善的。”在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初期,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碰撞和裂变在所难免,价值这个概念无外乎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领域,其涉及观念的意义和本质。价值是一种主导性的观念,价值一旦确立,随之其实践行为也深受影响。因此,道德教育不能忽视社会转型对传统价值的冲击。

鲁洁认为:“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经济性功能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如何理解德育的经济性功能?这种提法的确让人感到陌生。从作用来看,德育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可以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有关的经济思想、经济文化、经济道德,以此影响受教育个体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受教育者如何看待经济?如何参与经济活动?高校之所以出现“校园贷”等比较棘手的问题,毫无疑问,是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思想教育薄弱应是重要因素。这些都需要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彰显德育经济性功能的正面作用。因此,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受教育者经济思想的教育,使其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要让受教育者谨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良训,甚至可以安排受教育者接受必要的廉洁教育。

从德育的经济性功能角度,对受教者的教育要做好以下几点:

其一,引导受教者正确认识消费。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受教者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待商品消费比较主观,缺少理性判断,有的有拜金思想,有的崇洋媚外,有的想“天上掉馅饼”……这些错误的思想倾向,往往会带来不良后果。要通过学校德育,使学生努力摒弃错误思想,努力规避风险。

其二,构建正确的“三观”。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物质的需求可以说是人的本能。人维系生存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人们的物质需求往往与“三观”有关。有人“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满足基本生活即可;有人崇尚极简生活,排斥高消费;有人崇尚品牌,酷爱奢侈品。德育就是要受教育个体消费与自己经济水平相当,不能自不量力地超前消费,更不能为金钱铤而走险。

新时代,受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既要有致富之心,也要懂得致富之道。学生是潜在的生产力,他们学到的科學文化知识将来很有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在当代的生产方式中,学校德育功能的发挥,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内在的要求,这是因为,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心理和道德的可靠性。”也就是说,受教育者要做好准备,要与时俱进。

五、生活德育:提升人生境界

鲁洁晚年提出了“生活德育”的理念。2007年,鲁洁在《教育研究》发表了《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根本指向》一文,强调受教育个体要理解:人要“成为人”,必须学会“做人”,必须讲究“做人之道”。

鲁洁把人的实践性更加具体化,认为德育的宗旨是让人成“人”,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核心,人要有“做人”的标准,那么就需要更高的境界。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具有道德规范的个体,也具备做人的根本,失去了道德要求,人如何成人?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道德是成人之道,“而要成为人,当然要走在‘人道’——‘成人之道’上,而道德是走上成人之道的应有之义。”鲁洁讲得很明白,道德是人成为人的本体性存在方式,从孔孟以来儒家都非常重视道德:孔子教育学生要“至于道,据于德”,“亚里士多德也把道德理解为与人的终极意义相关联的东西,他认为,道德所导向是人的目的的实现”。因此,现在学校教育强调“立德树人”,人要立德是基本性的要求,也是最本质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离开了德,注定失败。德育实践要的是以德为先,其他的与德育同步。道德教育不能等同于知识传授,传授知识过程中包含了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在于生活意义,简言之,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修齐治平”重视的是情感力量,重视人的生存境遇,重视德育在生活中的实践。

既然生活与德育之间关系如此“须臾不可分离”,基于上文的“享用性、超越性”等德育理论,鲁洁又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的理论框架。此理论对于当下学校德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对于年轻的受教育者来讲,理解生活,理解生活德育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生活德育的基本内涵是:

首先,生活是人之为人的存在状态。人生活在世界上,既有物质也有精神。我们的生存被称为生活,而动物生存靠的是本能,是生理学意义的存活。蜜蜂的蜂巢虽然是结构严密的六面体,但不具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蜜蜂的行为是本能,也是存活行为。而人的生活除了具有主观能动性之外,还有意志、情感等动物没有的东西。了解这些常识,可以让我们多了解生活中的人,可以培养很多良好的习惯。

其次,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实体。在生活中,若每个个体都与人为善,都趋善,人际关系便相当单纯,社会便会呈现出一片美好景象。在这种情况下,和谐生活的实践要求人人向善,使优良道德风气的覆盖面扩大,这是构建和谐幸福社会的一个目标。在生活中,需人人恪守道德。“对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如何加以调整、指导并导向积极的情感,德育以往讲究不多,实际上,人总是通过行为表露感情,有时坦率而直接,有时则难以识别。”生活层面的道德教育,要了解受教育个体存在的各种情况,而不遗余力地去守正创新,不断优化个体的道德修养。鲁洁认为:“教育主体性不仅体现为对德育环境的加工和改造,还体现为对德育对象的主体性预测、设计和调控。”

最后,生活德育常对境界有所体认,个体的道德水平决定其境界。鲁洁关于德育具有享用性功能的论点,从文化角度看,提高主体的人生境界是享用性的体现。人生境界包括文化境界,道德境界、道德教育追求的就是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在哲学家冯友兰看来,“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在功利境界中,人是追求利益的,道德教育就是利益最小化,行义最大化,个体行义即是道德教育的结果。“我们可以将生活境界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为什么我们在生活德育这个范畴要提升人生的境界?因为境界在某个方面能够凸显道德水平。个体如何做人,做成怎样的人,我们从其境界可管窥一斑。另外,在很多人看来,提升人生境界是中国文化传统,如《论语》《孟子》等典籍都有提及。经典是一种力量。提升人生境界是人们有高度认同感的道德追求,是值得提倡和普及的。

六、结语

鲁洁致力于探讨“教育如何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本质问题,这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德育的“享用性、超越性、生态性、经济性、生活性”等热点问题,鲁洁既是提问者,也是回答者。

鲁洁的回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紧密结合社会转型期价值的冲突和变化。新时代日新月异,鲁洁思考的恰好是伟大时代的德育使命: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德育处于矛盾最尖锐、最集中的焦点。道德教育遭遇的困境已成为社会共识。新生一代价值选择更加自我,社会文化多元多样,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鲁洁对德育的创新思考,无疑成为德育资源库的“宝贝”,她对教育本质、德育本质的论述,回到了人学。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人”,德育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把人培养好”,问题虽然简单,内涵却非常深邃。鲁洁提出的一些德育观点,与时代的诉求合拍。

鲁洁的研究具有知行合一的特征。鲁洁认为,德育课程不能学科化、知识化,关键点是实践,是知行合一。要贯彻陶行知关于生活教育的思想,生活是最佳的德育课程资源,在生活中耳濡目染,真切感受真善美。鲁洁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正如钱穆所说:“人生在道的世界中,是該前进的,该有人的意志和情感掺进,向理想之道而奋斗,而创辟。”她践行更多的是“理想之道”。她担任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总主编时,提出小学德育要“回归生活”,小学生应在生活中学习、感受、获得成长的“经验”。她强调德育的情感体验,认为德育和智育迥异:智育瞄准知识获得,一般课堂教学是主要的获得手段;而德育重在“知行合一”,重在情感的融合交流,看重情感获得。鲁洁晚年组织爱心团队,助学外来工子弟,开展“共享阅读时光”活动;她将两百多万元稿费捐给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并提出不要宣传她,更不能提及是她捐赠的……作为一代德育大家,鲁洁不仅传授德育理论,还践行她的德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鲁洁.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J].教育研究,1994(6):46-47.

[3]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11+29.

[4]鲁洁,夏剑,侯彩颖.鲁洁德育论著精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3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

[6]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15.

[7]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2.

[8]冯友兰,涂又光.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J].哲学研究,1987(6):42.

[9]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8.

On LU Jie’s Thought on Moral Education

DING Chu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510000)

Abstract:Lu Jie, a famous educational educator in China, born in the 1930s, was prestigious as the founder of the moral education discipline. She upholds that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is to bring people into the field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people with noble morality. Her exposi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natur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functionality of moral education have profound and extensive influence on moral education nowadays.Her moral education views of “enjoyment, transcendence, ecology,economy and life” grasps the pulse of the times and has valuabl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Lu Jie;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value

(责任编辑:蒲应秋)

收稿日期:2021-10-11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联“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国家安全教育为契入点”(Sl20ZD005)。

作者简介:丁 纯,男,安徽固镇人,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德育、伦理学、审美教育。

猜你喜欢

德育功能价值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粒米的价值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给”的价值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