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编辑出版理念与文学活动的互动效应
2022-02-22赵璐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也是对现代出版做出巨大贡献的编辑巨匠。老舍以作家的主体意识参与编辑出版活动,将民本为怀、文化救国的编辑理念融于文艺通俗化的出版实践和文学创作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作家与编辑双重身份的作用,引领和塑造刊物特色与风格。同时,在文学活动中,老舍也从编辑出版角度实践其通俗文艺的理念,为文学的推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经由编辑出版实践,老舍在自己的编辑理念与文学实践之间建构起双向互动、共生共赢的正向效应。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诸多知名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叶圣陶等,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也兼从事编辑出版活动,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了编辑出版活动和文学活动的互动互融,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学理念传播。其中,老舍作为著名作家和编辑,长期致力于文艺出版物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打造了具有独特风格和编辑理念的一系列刊物。借由作家和编辑的双重身份,老舍将民本为怀、文化救国的编辑出版理念与通俗文艺的传播需求有机地融于自身的编辑出版和文学活动中,使编辑出版和文学活动建构起互动效应,有效地推动了文学和文化的发展。
一、编辑出版理念与情怀:民本为怀与文化救国
编辑出版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的形态,经过作者的创作和编辑的审稿加工两种文化活动的互融互通,形成刊印发表的刊物或作品,以出版物的形态促进民族、社会进步,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基础。20世纪上半叶,面临动荡的社会局势,老舍秉承民本为怀的编辑理念和文化救国的出版情怀,以真诚的人文关怀和坚毅的文化责任感承担了许多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
(一)老舍编辑理念的形成——承续启蒙、民本为怀的编辑思想
老舍编辑出版的情怀与理念的形成,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承续启蒙思想,以民为本的世界观则是其编辑理念形成的基础。早在读书期间,老舍便将自己的姓氏“舒”拆开为“舍予”作字,意为“一切为了别人,完全舍弃自己”,并以此作为对自己的勉励。[1]老舍承续启蒙、民本为怀的编辑观,鲜明地体现在其担任《齐大月刊》编辑部主任这一时期。1930年7月,在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受命筹办具有学报性质的《齐大月刊》。老舍在“发刊词”中点明了《齐大月刊》的刊行目的:“一、校事经过及计划的有系统的报告;二、研究兴趣的表现”[2]和办刊理念:“忠实的读书,大胆的发表,如果能引起一些研究与批评的兴趣,也就足以抵得住‘不善藏拙之诮了。”[3]老舍鲜明地将刊物定位于刊载关于学术与文艺方面的作品,使本应以纯学术刊物呈现于世的《齐大月刊》,能够超出学术范畴,广泛刊载文艺作品和科学著述。这也体现出了刊物编辑老舍的兼容并蓄和启蒙意蕴。老舍利用这份刊物作为平台,刊载具有文艺启蒙性质的新文学题材作品,增加外国文艺作品和理论著作的译介,以此推动新思想、新文学、新文艺在齐鲁大学的传播与接受。与此同时,老舍也在《齐大月刊》上撰写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论文等。其中《论创作》《论文学的形式》和《小说里的景物》这几篇论文集中地体现了老舍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文艺观念,在《论创作》中,老舍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创作当先解除一切旧势力的束缚。文章义法及一切旧说,在创作之光里全没有存在的可能”,[4]以批判的姿态承续了启蒙精神,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场域。
1935年夏天,老舍参与创办和编辑《青岛民报》副刊《避暑录话》,并在该刊上发表11篇作品,其中多篇散文皆借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或讽刺时政。如《西红柿》和《再谈西红柿》借描写西红柿在国内的名称和身份变化,讽刺一些国人崇洋媚外的心态。老舍在副刊文章选编和作品创作上继承了五四国民性批判的意识和思想启蒙的传统,直指社会时弊,也彰显了其民本为怀的编辑出版理念。
老舍曾在《大时代与写家》一文中指出:“伟大文艺中必有一颗伟大的心,必有一个伟大的人格。这伟大的心田与人格来自写家对他的社会的伟大的同情与深刻的了解”,“把自己放在地狱里,才能体验出大时代的真滋味,才能写出是血是泪的文字。”[5]也正是秉持这种贴近平民与同情平民的视角,老舍才能在编辑和创作中,发展出承续启蒙文学、坚守民本为怀的编辑出版理念和文学理想。
(二)老舍编辑理念的发展与实践——文化救国
全面抗战爆发后,面临日寇的侵袭和战争导致的颠沛流离,老舍集中精力投入文化创作和抗战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以期通过文艺手段参与民族解放斗争。老舍将“救国是我们的天职,文艺是我们的本领,这二者必须并在一处,以救国的工作产生救国的文章”这一文化救国的编辑理念贯穿抗日战争文艺活动的始终。[6]
1938年,老舍在冯玉祥支持下于武汉创办《抗到底》杂志,之后杂志迁往重庆。老舍秉承鼓励抗战、文化救国的思想,关注现实及民众需求,从抗日战争现实需求出发,选编了不少与抗战相关的作品,用以提振士气,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抗战救国。同时,老舍也参与了由赵望云主编的《抗战画刊》的编辑工作,并在该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作品,如诗歌《雪中行军》《流离》,杂文《此仇必报》《儿童节感言》等。这些作品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蕴涵着丰富的抗日救国思想,便于传播和接受。1938年5月,老舍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参与筹办文协会刊《抗战文艺》,并直接参与了编辑出版工作。《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维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刊物,也是老舍抗战文章和作品发表的主要刊物之一。其編辑策略主张“高昂的、向上的创作”,[7]文章文体上则“更趋于新闻性、纪实性作用”,在20世纪40年代发挥了提振国人抗战精神的重要作用。[8]
这一时期,老舍进一步拓展了其编辑理念,坚持偏重通俗文艺的编辑出版方针,以“首在能懂”为目的向民众宣传抗日主张。[9]老舍在选稿、编辑过程中,广泛采纳如新小说、诗歌、大鼓词等通俗易懂、便于宣传的文艺作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同时,号召文学艺术界以文化救国,呼吁作家们以文艺作品作为救国武器。
(三)老舍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编辑理念对刊物特色的影响
老舍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京味儿”风格,这一独特的创作风格也影响了其编辑出版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并通过编辑理念对其编撰刊物特色产生明显的影响。老舍“京味儿”创作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其幽默的写作风格上。老舍这种幽默的创作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在刊物编辑加工时的态度。在《理想的文学月刊》中,老舍以幽默、风趣、俏皮的口吻将自己对刊物的刊期、封面、插图、广告、内容、编辑等的理想模式做了全方位的展示,“每期封面能使人至少出神地看上几分钟”,“永无肥猪似的特大号”,其幽默的创作风格在编辑过程中也可见一斑。[10]
老舍对通俗文艺的大力提倡,也影响了其办刊风格和刊物的特色。自《齐大月刊》发轫,老舍一直持续致力于通俗文艺的传播,故他主持编辑的《抗到底》《抗战教育》《抗战文艺》《说说唱唱》等刊物均贯彻了他通俗文艺的编辑理论和实践。一方面,老舍借助编辑活动,推行文字的通俗化,提倡“痛快爽朗”[11]“清浅明畅”[12]的文字和语言风格的通俗化,即“要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提炼语言”。[13]通俗化的编辑出版风格,对文学语言多样化发展和出版物通俗化及传播接受均有重要作用。在文艺出版物的选题和内容把控方面,老舍也一直以发展通俗文艺的理念来引导刊物的出版方向,他提出“通俗文艺须是用民间的语言,说民间自己的事情”,坚持编辑出版人民需要的读物,逐步树立起反映现实生活的通俗文艺刊物的旗帜。[14]
二、双重身份,编创合一:编辑主体与作家主体的互动双赢
编辑出版与文学活动是文化生产与传播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维度,编辑出版活动引导和助推文学活动的发展和传播,文学活动反过来也影响和促进编辑出版活动的进步和发展。老舍编辑出版理念的发展与贯彻,与他既是作家又是编辑的双重身份也是密不可分的。老舍以作家身份参与刊物的编辑出版,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编辑理念塑造刊物独特的风格与功用,践行其以民为本和文化救国的出版理念。同时,作为编辑的老舍,也通过编辑出版实践,拓宽自己的文学审美视野,推动文学实践,促进文艺发展。
(一)以作者身份参与编辑出版,树立作者意识,践行文学理念
老舍以文学创作主体的身份介入编辑出版业,因其自身的创作经历与背景,更容易在编辑出版过程中树立作者意识,在编辑刊物的过程中,也更能体会到作者创作的艰辛。1940年,老舍曾专门撰文为身处动荡战时环境的作者们争取利益,呼吁政府提高稿费、恢复版税、修订出版法、设立文艺贷金和救济金,帮助写家们维持生活,以便能够持续从事抗战文艺事业。同时,老舍也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和自身高超的创作技巧,融会作家的创作标准和编辑的评价标准,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对投稿、选稿、文稿修改等提出宝贵意见。他曾对投稿者提出警醒:“第一要审明刊物的性质,以期一投而中”,“第二要看清刊物所特喜的文字”,“随行市而定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此二者,事不深知,文字虚浮,而成毛病”。[15]同时,老舍也经常以作者的创作经验来沟通出版过程。在主持编辑《抗战文艺》时,由于编委会组成人员构成复杂,且部分编委不在武汉,具体出版事宜多由老舍出面协调沟通。遇到问题稿件时,老舍则本着对读者负责的坚决态度,对稿件进行退稿或退修处理。
老舍也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理想融入编辑出版实践中,早在主持编辑《齐大月刊》时,就提出“活的文学,以生命为根,开着爱美之花”[16]的文学创作理想。在抗日战争时期,老舍竭力主张发展通俗文艺,提倡为人民群众创作。作为京派代表作家的老舍,凭借自身对白话的娴熟运用和对平民生活的深切体察,借助编辑活动,推进刊物编辑出版风格和文学理念实践的通俗化与平民化,对抗战文艺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巨大貢献。
(二)以编辑的身份推动创作,实践编辑理念,促进文艺发展
老舍的编辑活动可以看作是其文学创作活动的延伸,他民本为怀、文化救国的编辑理念恰是其文学精神的映照。老舍的文艺思想和编辑理念在其主编的刊物上也有明显的体现。他曾主张“为人民写东西”“尊重人民的语言”,[17]提倡“用最精炼的白话,三言五语地把事情说明白”,[18]推动和宣传白话文艺作品。在《理想的文学月刊》中他也以幽默的口吻提出了对刊物的编辑理想,如发行时间上,“准每月一日刊发,永不差日子”,刊物内容上,“只登文人们的启事”“文学理论一篇”“小说两三篇”“诗四五首”“短剧一篇”,[19]编辑规范上,“理论,创作,翻译……都有编辑一人至四人负责”,“每篇须有详明的朱批”“一切稿件认稿不认人”等。[20]在编辑实践中,老舍除了坚持通俗化出版风格之外,更是在选题、人物形象塑造、主题选择等方面融合编辑评价与作者视角,提倡艺术形式与写法的多样化,遵循文艺创作与编辑出版规律,为人民创作和出版好的作品。在出版实践上,除了编辑出版文学类刊物外,1951年,老舍担任了《说说唱唱》杂志的主编,发表了一系列大鼓书词、快板、太平歌词、新诗和散文等,在担任《北京文艺》编辑委员、主编时,也发表了多篇话剧、京剧剧本和创作谈。这类出版实践对老舍自身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丰富了其自身的创作素材和不同种类文艺形式的创作经验及审美视野,也进一步促进了抗战通俗文艺丰富化、大众化和民族化的发展。
三、结语
老舍身兼编辑和作家双重身份,以其鲜明独特的以民为本、文化救国和通俗文艺的编辑理念引领了刊物独特的风格,促进通俗文艺的传播发展。老舍编创合一的双重身份使其在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时,既能够有强烈的作者意识,以创作主体的积极心态推动文学理念的实践,又能够从编辑角度出发,通过编辑带有主体性的审美倾向开展文化选择判断,推动编辑出版理念的落实,为文学的发展和编辑出版业的繁荣带来双向互动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舒乙.老舍的关坎和爱好[M].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92.
[2][3][4][5][6][9][11][13][14][16]老舍.老舍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3,5,111,113,146,130,749,131,9.
[7][8]丁志星.论现代文学大家其编辑出版行为与文学活动的互动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06.
[12][17][18]老舍.老舍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326,327,328.
[10][15][19][20]老舍.老舍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43,341,343,344.
(作者简介:赵璐,女,硕士研究生,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研究方向:编辑出版、文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