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背景下新零售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2-02-22黄云湖陈若张晓鹏包莉丽
黄云湖 陈若 张晓鹏 包莉丽
摘要:后疫情经济条件下,传统零售业如何创新发展,是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新零售特征分析出发,深入研究了行业面临的新零售困境,从产品、渠道、促销等营销策略视角,提出了降本增效、技术赋能、迭代创新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后疫情;新零售;迭代创新;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4.015
1问题的提出
新冠疫情爆发后,为了抵御疫情的蔓延,各地纷纷采取限制、封锁政策,物流受阻,零售受限,消费下降,影响波及各行各业。时隔一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成为常态,有学者称之为“后疫情时代”。然而,国外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未来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疫情过后,仍存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压力,“零接触”经济因此备受推崇。在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大背景下,国内经济迫切需要消费拉动,消费新需求和购物新方式,决定了传统零售的创新方向。后疫情时代,疫情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存在随机性、不确定性、小规模性和季节性,而且这种状态很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适应疫情背景下社会经济环境的零售变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2新零售特征
从2016年业界首次提出“新零售”至今,短短几年,其从新模式、新物种到新业态,不断整合迭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零售”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线上线下结合(沈华夏,2019),是对订单系统、物流制度、运输技术和商品的调整(张晓芹,2019),是新技术驱动运营,颠覆传统零模式,同时推动金融创新,并为传统的电商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李佳,2020;汪旭辉,2020)。
基于后疫情背景下零售特征分析,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后疫情时代的“新零售”做出如下定义:
新零售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形成整合销售新力量,缩短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直面用户反馈,注重消费体验,通过快速迭代创新,不断升级产品,以达到降低成本、提升价值的目的。
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进一步发现新零售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1)移动互联网+社群服務,实现零售多元化。
疫情防控减少了聚集的机会,非接触服务随即兴起,进而推动零售形式多元化发展。疫情期间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微信群,线下聚集演化成线上群聊,带动了线上团购的发展;短视频技术兴起,单纯的发布、观看短视频,演变出直播带货新途径;城市网格化管理让网上下单、物流配送、顾客自提成为常态。
(2)APP+应用场景,推动服务数字化。
为减少直接接触引发感染,“钉钉”和“企业微信”等APP用户数激增,移动互联网的分享经济特性,加快了传统零售的广泛互动性和分享性,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新营销场景不断涌现,消费行为、用户体验演化成大数据,并被永久保存,增加了各市场主体之间的数字性和客观性。特别是5G 时代,移动互联网应用加快了市场的集中度,商圈被重新定义,零售多元化、服务数字化发展迅速,企业经营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边际效益不断提高,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3后疫情下新零售面临的困境分析
3.1后疫情下的困境成因分析
后疫情下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给零售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尼尔森研究表明,疫情下零售商面临以下三大主要挑战:一是受制全球供应链恢复周期,部分品类备货不足。二是受疫情防控影响,物流配送成本上升。三是社会分工急剧变化,线上订单配送力量不足。这三大挑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3.2数字经济背景下新零售数字转型的困境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经济效率,影响了经济结构。数字经济具有很多传统经济没有的优越性,后疫情时代的特殊背景,推动各行业向数字经济转型,然而,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需要面临的困境:
(1)数字化转型理念缺位。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对数字经济的认识还很难到位,认为其作用还非常有限,尚未看到数字经济的潜力;二是数字化前瞻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程度和水平还不高,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是以传统经营方式为主,有部分先行企业也只停留在传统电子商务范围内。
(2)数字化转型路径不够清晰。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是政府引导、企业投入、金融助力的模式,这个模式难以普及,投入产出不理想,导致转型较慢,迫切需要寻求低成本、能普及的模式。
(3)数字化转型成熟技术缺乏。从技术层面看,云计算、5G、区块链、量子技术等前瞻技术的企业应用,需迭代创新,持续发力,受制于人才、资金和新基建条件,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数字化转型成熟技术,转型难以迅速实现。
4后疫情下新零售的对策分析
4.1后疫情下行业新零售发展对策分析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产业层面正面临许多不确定性,技术不断迭代,消费不断升级,模式不断刷新,各行各业需要深挖自身优势,推进跨界融合,创新发展。
一是协同提升数字化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与掌握前沿技术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协同创新,构架以支付结算、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新基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接触率,减少聚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解决零售实体房租高昂、人工成本上升两大痛点。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品+服务+品牌”营销组合,提升行业对零售终端的服务质量和掌控能力;与零售户建立“经营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二是全渠道营销,应对无接触经济。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指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时代零售商通过各种渠道与顾客互动,将各种不同的渠道整合成“全渠道”的一体化无缝式体验。利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打通线上线下的订单、库存、支付系统,使得商店也可为区域范围内的线上用户,提供智能服务,契合无接触经济发展。
三是挖掘场景化销售,重构商业模式。新零售商業模式的场景化创新,就是要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重构,基于价值链对商业模式要素进行重组和优化,通过对商业情境的场景化配置,使得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场景化价值逐渐形成(李文等,2020)。
4.2后疫情下企业新零售发展对策分析
针对零售发展困境,企业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和重要变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降本增效。疫情导致这一两年来企业利润锐减,除与防控、医疗相关产业保持正增长外,其它产业几乎都是负增长。在此背景下,减少商业活动支出,利用免费的自媒体进行低成本社群品牌打造,可以缓解疫后生存压力。
(2)技术赋能。后疫情时期,企业要充分考虑疫情反复导致的物流受阻、消费受限。要加快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建立全场景渠道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
(3)创新驱动。企业要树立长期危机意识和建立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管理机制。要思考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两轮驱动,企业必须在数字化背景下,精准营销、精益生产,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5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后疫情背景下人们日常生活节奏逐渐趋于正常化。但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及应急反应,依然影响着零售行业。正如“非典”催生出淘宝等网络零售的发展,新冠肺炎疫情也将改变传统的线下营销方式。本文从新零售的特征研究出发,分析了疫后社会经济困境,从行业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全渠道零售和场景化零售等新模式,对后疫情下各种变化提出应对措施,提出企业做好成本费用的控制,拓展网络营销渠道,重视消费体验,要积极树立长期的危机意识,建立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治理机制,进一步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
后疫情背景下,新技术赋能传统零售,发展新零售,才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促进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蓉蓉.我国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动力机制与升级研究[J].管理现代化,2020,40(02):52-55.
[2]王宝义,邱兆林.新零售迭代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原型观照[J].当代经济管理,2020,(04):1-10.
[3]沈华夏,殷凤.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零售业效率测度与升级策略——结合“新零售”实践探索的新思路[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06):3-13.
[4]张晓芹.面向新零售的即时物流:内涵、模式与发展路径[J].当代经济理,2019,41(08):21-26.
[5]李佳.“新零售”背景下的“新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10):58-69.
[6]汪凡,林玥希,汪明峰,等.第三空间还是无限场景:新零售的区位选择与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09):1522-1531.
[7]李文.基于大数据能力的新零售商业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6):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