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2022-02-22高晓峰
摘要:社区治理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基础部分,对城市秩序稳定与社会治理创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的有效参与,然而当前存在社区居民选择性参与现象,因此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并解决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社区治理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对西安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居民参与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社区信任、社区参与网络、社会资本存量等社会资本维度提出激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资本;社区治理;居民参与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4.004
1文献回顾
1.1影响居民参与不足的研究
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解释社区参与不足的影响因素:(1)认同感的缺失。社区单位制留存的行政化治理传统与政府单一主体主导造成居民的社区参与认同的缺失。(2)公共性与居民需求层次的矛盾。有学者将居民需求分为五层次,认为居民的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是以生活需求为中心,首先关注的是自身品质需求,最后才是社区交往与参与,“各人自扫门前雪”是居民的主流想法,只有少数居民将社区视为“共同体”。(3)社区社会交往的消失。有学者对比城乡社区的差异后认为城市社区具有高隐私特征,社区居民间熟人化程度较低,不足以产生频繁的社区人格化社会交往,居民选择性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是理性选择的結果。
1.2社会资本影响居民参与的研究
笔者梳理上述文献发现,学者从不同角度解释社区参与不足的影响因素或多或少都涉及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本文主要从社会资本视角回顾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影响因素。Putnam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中给出了学术界对社会资本普遍认同的解释:“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而社会资本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具体影响表现在:(1)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是建立在横向间互动合作基础上的,而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信任”可以精简效用,降低监督成本、发挥邻里间互相动员能力。(2)居民通过社区邻里间互动产生的社会网络的存在会促进信息的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社区共同体的形成,促使居民参与社区治理。(3)居民的社区社会交往是持续的互动过程,会逐渐形成互惠交换的社会规范,而这种社会规范会抑制居民参与中机会主义的行为,规范居民集体行动,引导居民个体行为。
综上所述,学界普遍认同社会资本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解释居民选择性参与社区治理行为的研究较为少见。所谓选择性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之间或与其他治理主体缺乏信任、规范而做出理性的参与方式。同时因为缺乏信任与规范造成社会参与网络不健全,又加剧了彼此孤立的治理主体做出选择性参与的动机,致使社区治理绩效低下。本文以西安市H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试图从社会资本视角解释居民选择性参与社区治理行为,进而提出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相关建议。
2西安市H社区治理案例分析
本部分以笔者在H社区担任人口普查指导员工作为案例,描述社区实践过程中的几个现实问题:社区社工队伍配置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居民选择性参与行为;以及社会资本存量差异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影响。
2.1社区社工队伍配置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求
人口普查是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相对日常专项工作最忙的阶段,H社区所辖8个小区,平均每小区户数400户,社区内部普查工作人员仅11人,无法匹配庞大的治理专项需求,借助社会力量,招聘兼职或志愿者实习,主要以高校学生为主。而在同一科室,负责普查工作的社工人员忙于普查进度基本无空闲时间,非普查社工人员则多是工作时间以休闲娱乐为主。笔者带着疑问与社区普查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
“社区能干活的总共就这么多人,未分配到普查工作的是社区监督委员会的几位同志,工资都拖欠3个月了,怎么指望人家干活,社区和街道一直协调也没见结果,不然怎么让学生来帮忙呢。”(访谈记录:H社区普查工作人员-20201025)
而经过普查工作培训的社区工作人员往往自顾不暇,对社会招聘的普查员指导有限。社区普查指导员经常为工作中某一具体标准的评判而争论,分发指令,底层普查员更难以辨别如何具体执行普查任务。由此可见社区社工队伍配置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求。
2.2信息对称情况下居民选择性参与行为
除国家及省市层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层面宣传人口普查工作外,H社区为推进人口普查工作也是“大费周章”,发放“致住户的一封信”、社区内广播、社区信息栏、各小区门卫处无一不是宣传人口普查,普查过程中也有贴在每一住户家门的普查留言条。而在笔者实地调研中发现,有部分居民在已知是人口普查员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不开门,涉及私人信息选择不配合。
“我知道你是社区人口普查员,基本户籍信息派出所就可以查到,况且我也告诉你了,其他涉及我个人隐私的东西与人口普查无关,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访谈记录:X小区某住户-20201017)
即使社区组织与居民就某项工作达成共识,社区居民会出于理性人的思考,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仍然会选择性参与社区治理。
2.3社会资本存量差异对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影响
笔者走访的S小区属于单位楼小区,以老龄人口为主,小区内有退休办居民自组织,定期有书法、象棋、广场舞等自组织活动,互动频繁,彼此交流人口普查信息。X小区属于商品房小区,以青年白领为主,彼此互不相识,除住户微信群外基本无邻里互动,普查工作推进困难。通过H社区的部分小区可以看出,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异是影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3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途径
社区治理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微观层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居民参与作为社区治理的基础,对提高社区治理水平起关键作用,而通过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可以增进社区居民层面的信任、交往互动、规范以及资源互动的社会网络,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3.1增强社区制度信任
社区社工队伍与社区居民联系最为密切,代表居民对社区基层政府的信任程度,社区治理的执行环境深刻影响着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而当前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的产出难以清晰量化,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同级竞争意识和基层工作队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合理配置社区现有工作人员基础上,招聘社区内居民壮大社工队伍。同时,对所有社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建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绩效评估与社工人员竞争评优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要以人民群众对社区治理成效满意度为导向,增强社区制度信任。
3.2构建社区参与网络
通过开展社区组织活动,构建社区参与网络。这种组织活动可以是私人性质的居民自组织活动,如下象棋、书法交流、广场舞的形式,也可以是社区层面公共性质的组织活动,如针对青年人的社区内体育竞赛、网络游戏竞赛、针对老年人的书画展览等。开展社区组织活动有利于促进社區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工队伍间的彼此信任,构建社区参与网络,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激发居民的参与意愿。
3.3丰富社会资本存量
青年人居多的商品房小区,社区共同生活时间较短彼此互不相识且忙于个人工作,居民的社区参与、交往普遍较低,因此,应侧重推进对商品房小区的文化娱乐活动,调动其参与意愿,提升其社区参与、交往。老年人居多的小区,社区共同生活时间较长彼此相识且社区归属感强,应侧重完善其社会网络,利用共享社会网络服务社区治理。对于社区治理来说,关键的是,居民能够为了获取与发展资源而进行合作的同时丰富社区社会资本存量。
4结语
本文以社会资本视角对西安市H社区为案例描述了社区社工队伍配置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居民选择性参与行为以及社会资本存量差异影响居民参与等问题。提出增强社区制度信任、完善社区规范、构建社区参与网络、丰富社会资本存量等建议。局限性在于,以人口普查具体的社区治理专项任务来研究城市社区治理,有以偏概全之嫌,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有社会资本无法解释的方面,因此本文的结论还待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陈友华,佴莉.社区共同体困境与社区精神重塑[J].社会科学文摘,2016,(09):67-68.
[2]罗家为,冯志峰.城市社区治理的模式转向:社会化与专业化[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06):114-124+128.
[3]吴晓林.治权统合、服务下沉与选择性参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社区治理的“复合结构”[J].中国行政管理,2019,(07):54-61.
[4]熊易寒.社区共同体何以可能:人格化社会交往的消失与重建[J].南京社会科学,2019,(08):71-76.
[5]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6]孙璐.缺失与重建: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7,(3):106-109.
[7]史恒通,睢党臣,吴海霞,等.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流域生态治理行为的影响:以黑河流域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8,(01):34-45.
[8]付诚,王一.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14,(11):207-214.
[9]张雪霖.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性质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06):83-91.
[10]耿亚东.我国“社区治理公众参与”研究述评——基于结构主义、制度主义、社会资本与文化主义视角[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7,6(03):89-96.
[11]史雨星,姚柳杨,赵敏娟,等.社会资本对牧户参与草场社区治理意愿的影响——基于TRIPLE-HURDLE模型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8,(03):35-50.
作者简介:高晓峰(1997-),男,汉族,陕西宝鸡人,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二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与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