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年味

2022-02-22马春辉

小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祭灶阆中年味

马春辉

VOL.476 2022.1下

过年是中国社会和华人社区的一种特有的生活习俗。现代社会,春节仍然是中国人岁末新春最隆重的假期。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最丰盛、最专业的一个节日。从古至今,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城乡面貌都在变化,而一代一代人沿袭下来的过年仪式则是不变的。

中国人过年的习惯,与西方人过节日完全不同。中国人过年的时间特别长,过年可以从腊月初八开始。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都会熬一锅“杂粮粥”给孩子们吃。而农历的腊月廿三、廿四、廿五,则是民间的祭灶日。祭灶仪式十分讲究,有着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等级之分。灶王爷神龛大都设在灶房北面或者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爺的神像。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算是正式年。亲朋好友互相拜年,赠送礼物,发红包、恭喜发财,共祝来年好运。拜年不仅在汉族中古今盛行,在少数民族中也同样流行,在拜年的时候也是互赠礼物。藏族同胞要赠送哈达,回族同胞要互送香油,布依族青年男女互相串门拜年,结伴游玩,尽兴方归。

现在的过年,中国老百姓在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中国的老百姓由改革开放之前吃不饱,食物简单,到改革开放以后,吃得丰盛,喝得高兴,而且食物多样化了。住新房,买新车过年也成了一种时尚。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保持传统年味的同时,过年也有了很多科技的元素,如微信拜年,微信红包。老百姓现在也不一定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可以在网络观看各地的一些传统文艺节目,到一些旅游景区过年也是一种时尚。

为了发挥传统年味的作用,各地政府大力挖掘年味中的文化元素,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比如,2020年,春节发源地四川阆中在全国第一个开启“过年模式”,从腊八节开始,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阆中的“年”持续54天。四川省新闻办公室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推出中国春节形象代言人“年爷爷”,其原型正是被称为“春节老人”的落下闳。会后,第三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在阆中古城开幕。这类活动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面向全球的春节文化盛宴。

猜你喜欢

祭灶阆中年味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馒头里的年味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海坛年味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关东糖
当康美遇见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