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测度与优化研究
2022-02-21石璐萍陈学刚
石璐萍 陈学刚
(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型”的新常态,具有经济增长迟缓和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等特点[1]。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质量、增长势头和政策环境各自呈现出新的特征[2]。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因此,“新常态下区域产业结构将如何发展”这类研究受到关注[3-6]。区域经济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产业结构属性,地区必须依据自身所面临的发展现状,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更大限度发挥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同时实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虽然具有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整体水平和协调发展水平不高等制约[8]。本文就以西部欠发达地区新疆作为研究对象,对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行测度与评析,并结合新疆现阶段自身发展状况提出对策建议,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促使新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历程
纵观新疆20年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4年)。这一阶段呈现“合理”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但是2000年人均GDP仅有7372元,且产业结构不是由长期的“二三一”结构向“三二一”演变而来,因此这个阶段可以看作低水平的合理结构。第二阶段(2005-2013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于第三产业,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格局,但三次产业比重波动幅度较大,并不稳定。第三阶段(2014-2020年),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二产业小幅下降,同时2020年人均GDP突破50000元并稳步上升,逐步实现较为稳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变(如图1)。新疆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电力、有色金属、煤化工等资源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第三产业缺乏人才,市场规模导致第三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无法吸纳充足的劳动力[9],同时新疆整体产业发展与内陆地区还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也尤为重要,成为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的重要抓手[10]。
图1 2000-2020年新疆三次产业结构所占比重及人均GDP
二、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速率测度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率测度模型
1.More值测定
More值测定法以空间向量中的夹角为基础,将产业分为N个部门,构成一组n维向量,将两组向量在两个时期间的夹角余弦值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的指标。该指标反应产业结构内部调整幅度的大小,简称More值。
2.产业结构变动值
产业结构变动值是动态考察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三大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的指标,用报告期产业构成比与基期产业构成比差额绝对值的总和来度量。
3.Lilien指数
Lilien指标是从劳动力流动角度反映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再分配速度来测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速率。
其中,i为三大产业,EMP代表各产业的就业人数,TEMP代表总就业人数。值越大说明产业内部转型升级幅度越大。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05年—2020年新疆统计年鉴,为了分析在不同测度下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速率大小,基于上文中测度模型(1)、(2)、(3)、(4),以上一年为基准期,计算出新疆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的more值、矢量夹角、产业结构变动值以及Lilien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化速率统计值
从时序趋势来看,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More结构变化值都接近1,数值较为稳定,各个时期之间的变化值差别不大。而矢量夹角值更直观地反映了变动幅度大小。如上表所示,矢量夹角在2011年、2014年、2015年、2018年均大于5度,相较于其余年份而言,产业转型速度较快;从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来看,各时期产业结构变动值存在一定差异,如表所示,该值在2011年、2014年、2015年、2018年变动率较高,均在8%以上,其中2015年产业结构变动率最高,其余年份变动率较低。
虽然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矢量夹角和产业结构变动值是运用不同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进行衡量,但两者在产值方面的测度结果具有一致性,这客观反映了新疆产业结构随时间逐渐调整而发生转变的趋势。具体来看,十二五期间,由于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2010年到2015年期间产业结构内部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这在矢量夹角和产业结构变动值上有所体现。
Lilien值从劳动力流动角度衡量再分配程度以及三次产业转型升级速度。由表1结果知,2013-2020年Lilien值保持在0.02左右,说明该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流动和再分配程度较大,产业结构转型速度较快,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较为明显;Lilien值在2007-2012年测度值均小于0.01,表明该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再分配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转型速度较慢,转型升级不明显。
三、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质量测度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质量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演进趋势。这一结论阐明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本质内涵,也被作为衡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质量测度
1.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
其中,Ht为第t年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化指标,At、Bt、Ct分别表示第 t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Ht值越大说明三次产业在产业结构内部调整质量越好。本文运用新疆统计年鉴2005年-2020年的相关数据,基于模型(5)对产业升级的质量进行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质量统计值—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
从数据结果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从2005年的4.9逐年上升到2019年的8.10,新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逐渐转变为“三二一”先进的结构形态,即从工业产业占主导地位过渡为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结构内部也在逐年进行优化调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19.6%逐年下降到14.4%,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有小幅度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从35.7%大幅上升到51.2%。整体来看,2005-2020年期间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明显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部调整质量稳中向好,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较为明显。
2.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仅仅是从产值方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质量进行测算,而比较劳动生产率基于劳动力和产值两个方面,用该产业1%的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值在整个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来反映该产业的生产效益水平。
其中,Bi为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Gi、Li代表i产业产值和该产业就业人数,G、L代表总产值和总就业人数。若该指标大于1,说明该产业的生产效益水平较高,若该指标小于1,则该产业的生产效益水平较低。运用2005年-2020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基于模型(6)对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质量进行测度,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质量统计值—比较劳动生产率
2018 2019 2020 0.33 0.36 0.32 2.68 2.51 2.62 1.10 1.04 1.05
整体来看,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动幅度较小,基本保持在0.35左右,说明第一产业生产效益质量较低,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除个别年份的小幅波动外,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3.47逐年下降到2019年的2.51,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位于均衡值1左右。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益水平整体高于第三产业,这与理论所指出的在经济发展中第一、二、三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由低到高的趋势不相符,同时三次产业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别比较大,说明新疆产业结构还存在巨大的优化调整空间。
四、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方向测度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方向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演变规律,具体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是沿着特定的方向变动,即产业从较低层次、较低附加值向着高层次、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变。本文借鉴高燕(2006)[11]的方法,利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来测度产业转型升级变动的方向。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方向测度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是测度某一产业内部结构增长相对于整个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
其中,Ei为超前系数,Wi为产业i在报告期产值所占份额与基准期产值所占份额之比,Pt代表产业i在经济发展中的平均增长率。若大于1,说明i产业超前发展;若小于1,则说明i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在对2005-2020年各年超前系数进行测算时,考虑到时间跨度较大,西部大开发政策、“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对产业发展方向路径产生的影响,本文分别以2005年和2013年为基期测算得到两组数据,以期将新疆产业结构内部产业发展趋势以及超前发展程度结果更为理想地呈现出来。表4中数据结果确实表现出了一致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除第一产业超前系数均小于1且呈明显下降发展趋势,表明第一产业长期处于滞后发展状态,第二产业虽在2005-2020年间超前发展,但在2013年以后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有逐年下降态势,说明新疆第二产业正处于产业路径的中位水平,发展受到瓶颈限制;第三产业超前系数大于1并伴随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在该阶段超前发展,新疆产业结构整体表现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
表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方向统计值—超前系数
五、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1.三次产业调整幅度较大,转型升级明显
自2005年以来,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经历了不稳定的探索期,产业政策不断调整,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十二五时期,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矢量夹角值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值在这期间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动,三次产业也由“二三一”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为“三二一”先进的结构形态。虽然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速率有放缓趋势,但从整体来看,三次产业结构内部调整幅度较大,产业转型升级较为明显。
2.三次产业发展差距较大,质量效益偏低
就上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测度结果分析可知,新疆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其第一产业长期处于生产效益不高的状况;第二产业虽在2005-2013年间发展较为迅猛,但近年来也有逐渐放缓趋势,发展受到瓶颈限制;第三产业超前发展,逐步成为新疆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稳健向好。总的来看,三次产业间发展差距较大,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偏低,第三产业发展质量较好。
(二)对策建议
为解决新疆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产业发展缓慢、发展差距较大等一系列难题,必须进一步推动农业高效发展,注重工业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升第三产业经济附加值,实现新疆更进一步繁荣稳定发展。本文针对新疆三次产业转型升级测算所得结论,并结合当前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大环境,为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建议。
1.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农业高效发展
从新疆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变化趋势来看,从2005年的19.6%下降到2020年的14.4%,产值不断降低,同时具有低生产效益特点。就农业生产方面来说,新疆具有先天禀赋优势。因此,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新疆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有选择性地选取专业化程度较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从新疆目前的发展来看,葡萄酒、馕、林果、棉花等都具备特色产业的特性,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谋求领域内持久的特色竞争优势。此外,加大农业生产技术投入,进一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转化和应用,提升区域农业生产效益等综合能力,促进农业高效发展。
2.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促进工业增效升级
测算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第二产业超前系数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发展遇到瓶颈。大量理论和研究表明,新常态下最明显的特征是经济放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受到技术进步和创新等一系列核心要素驱动的限制。因此,应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更多资金支持通过创新和技术改进来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驱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从而为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新的动力和增长点。另外,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以“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战略新兴产业。
3.大力发展高附加值服务行业,促进第三产业转型升级
虽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领先于一、二产业并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相对劳动生产率持续维持在1左右,说明第三产业的质量效益没有持续稳步上升,从而应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服务行业。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能够有效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政策性金融、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各方面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的扶持力度;聚焦互联网科技信息技术等高经济附加值行业发展使之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另外,由于当前人才资源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同时面临各大城市对人力资源的激烈竞争,因此新疆高经济附加值领域需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型、全面型人才,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质量人才对新疆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