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2022-02-21董明
董明
(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科,江苏常州 213003)
脊髓损伤(SCI)多由脊柱骨折所致,可导致躯干及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且易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尿潴留,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 目前,临床多指导SCI 后NB 尿潴留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通过膀胱训练、间歇导尿等操作,可缓解NB 尿潴留症状,减轻患者痛苦[3]。但常规康复训练见效慢,且整体效果欠理想。 中医学将SCI 后NB 尿潴留归为 “癃闭”范畴,针对该病已积累较多宝贵经验, 提倡以通导水道、疏导水液为治疗原则[4]。针灸为常用的中医外治之法,在癃闭治疗中应用已久,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发挥疏经通络等多种作用,在常规针刺基础上联合电针及温针灸, 可进一步强化穴位作用。 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2020年 1月—2022年 6月我院收治的 SCI 后 NB 尿潴留患者139 例为对象,旨在分析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温针灸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SCI 后NB 尿潴留患者139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 例中有 37 例男,33 例女;年龄 38~65 岁, 平均年龄(49.58±4.25)岁;体质量指数(BMI)19~28 kg/m2,平均BMI(24.63±1.78)kg/m2;损伤部位:20 例颈髓,39 例腰髓,11 例胸髓;病程 25~55 d,平均病程(42.61±4.38)岁;文化程度:29 例高中及以上,41 例初中及以下。观察组 69 例中有 35 例男,34 例女;年龄 37~67 岁,平均年龄(49.65±4.31)岁;BMI 19~28 kg/m2,平均 BMI(24.66±1.82)kg/m2;损伤部位:22 例颈髓,37 例腰髓,10 例胸髓;病程 23~55 d,平均病程(42.54±4.35)岁;文化程度:28 例高中及以上,41 例初中及以下。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5]中NB 尿潴留的相关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明确SCI;伴有排尿不畅、尿频等症状;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肾病综合征者;存在膀胱造瘘术、尿道前括约肌切开史者;伴有尿路感染者。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具体如下:(1)膀胱训练。 指导患者收缩盆底肌2~6 s,再放松2~6 s,重复10~20 次为 1 组,每天训练 3 组。 (2)间歇导尿:依据患者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若残余100~150 mL,则需导尿 1~2 次; 若残余151~200 mL, 则需导尿2~3次,具体依情况而定。 (3)饮水计划:指导患者正确饮水,每日需饮用1.5~2.0 L,将总量分配至整日,单次饮水量≤400 mL,夜间不饮水。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 具体如下:选取左侧上髎穴、左侧次髎穴、左侧中髎穴、左侧下髎穴、右侧上髎穴、右侧次髎穴、右侧中髎穴、右侧下髎穴共八髎穴及会阳、中极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待得气后连接G6805 电针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52261184),选用连续波,以1~5 mA 强度进行刺激,留针30 min;之后再将艾柱插入八髎穴针柄上,燃尽后再施一柱。 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每天1 次。
两组均持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可自行排尿,残余尿量<50 mL;有效:患者可自行排尿,残余尿量50~99 mL;无效:自主排尿未恢复,需持续导尿。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排尿情况。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及尿失禁次数。(3)尿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最大排尿量、膀胱排尿压力、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率。(4)尿路感染发生率:统计患者治疗期间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临床疗效、尿路感染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排尿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失禁次数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单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排尿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排尿情况对比()
组别观察组(n=69)对照组(n=70)t 值P 值排尿次数(次/d)治疗前 治疗后单次排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16.25±2.14 16.32±2.16 0.192 0.848 7.25±1.12 9.34±1.25 10.377 0.000 62.41±6.25 62.35±6.19 0.057 0.955 185.63±10.25 162.34±9.87 13.647 0.000尿失禁次数(次/d)治疗前 治疗后8.34±1.15 8.29±1.12 0.260 0.796 3.41±0.42 5.07±1.13 11.448 0.000
2.3 两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的各项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最大排尿量、膀胱排尿压力、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均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尿动力学指标对比()
表3 两组尿动力学指标对比()
组别观察组(n=69)对照组(n=70)t 值P 值最大排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膀胱排尿压力(mmHg)治疗前 治疗后最大膀胱容量(mL)治疗前 治疗后残余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142.36±10.35 143.41±10.48 0.594 0.553 202.63±16.52 182.74±14.19 7.618 0.000 42.32±4.35 42.41±4.43 0.121 0.904 65.32±6.29 59.74±6.15 5.288 0.000 248.63±20.34 250.14±20.75 0.433 0.666 375.63±25.39 342.89±23.78 7.848 0.000 135.74±14.35 136.05±14.43 0.127 0.899 60.41±5.13 67.85±5.87 7.952 0.000最大尿流速率(mL/s)治疗前 治疗后6.89±1.24 6.78±1.15 0.542 0.588 15.28±1.89 12.47±1.45 9.843 0.000
2.4 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9 例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2.86%;观察组发生2 例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90%。 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9,P=0.030)。
3 讨 论
NB 尿潴留为SCI 后常见并发症, 这是因为SCI发生后会影响排尿信号的传导,引起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功能失衡,从而降低逼尿肌功能,使尿液难以正常排出,诱发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6-7]。 NB 尿潴留不仅会引起生理上的不适,若长期无法改善还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使焦虑、烦躁等多种负性情绪大量滋生,增加心理疾病的发生风险。 同时,NB 尿潴留患者尿液长期无法排出,为细菌增殖提供了有利环境,尿路感染的风险较大,可进一步加重尿潴留症状,影响疾病康复。
既往临床多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对SCI 后NB 尿潴留患者进行干预。 其中,常规膀胱训练有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可增强排尿反射,纠正逼尿肌与括约肌失衡,改善排尿能力,加快尿液排出[8]。同时,辅以间隔导尿、饮水计划等措施,可缓解尿潴留带来的痛苦,并进一步刺激排尿功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尿习惯。 但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方可见效,患者往往难以坚持,故康复效果欠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单次排尿量、最大排尿量、膀胱排尿压力、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SCI 后NB 尿潴留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恢复,改善其排尿状况,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针灸在二便障碍治疗方面的历史悠久,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创伤小等特点,依据病情选取适宜穴位刺激,能充分发挥穴位作用,达到防病治病之效。 本研究中所选八髎穴为癃闭的治疗要穴,由双侧上髎、次髎、中髎及下髎组成,具有疏导水液、补肾益精的作用,针刺之有助于调节膀胱气化功能,改善患者排尿能力;会阳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能通畅经气,有助于膀胱气化功能恢复;中极穴为膀胱募穴,可培补肾经元气,调节膀胱功能;诸穴合用,具有疏导水液、通调水道、补肾气之效,有助于膀胱功能复常[9-10]。在针刺基础上进行电刺激,可通过电流传导直接刺激骶1~4 神经,促使逼尿肌和膀胱括约肌有规律地收缩,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排尿反射。电针后再行温针灸,不仅可强化穴位作用,还可将热量传导至体内,更好地改善膀胱周围血液循环,加快气血运行,增强膀胱气化功能。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温针灸治疗, 可提高SCI 后NB 尿潴留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复常,减少其排尿次数及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