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优化策略
——基于合肥12所高校实证分析
2022-02-21邓方云吴长征
邓方云,吴长征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口号。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指出,创新创业是国家赢得未来的基础和关键。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对外要谋求合作,对内各部门要协同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才能形成1+1>2的强大合力。高校图书馆是高校资源和文化中心,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小觑[2]。因此,研究基于合肥地区12所高校图书馆的实证调查分析,围绕创新创业服务存在的短板,探讨创新创业服务优化策略,旨在帮助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空间和人才等优势,发挥图书馆人才培养职能,助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对合肥地区12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读者问卷调查和线下馆员访谈。线上问卷调查对象为学生读者,通过问卷星平台,面向合肥地区12所高校读者,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数据收集,最终收集到问卷1044份。
为了对调查对象进行有效识别,问卷设置了个人信息调查,了解调查对象所在的高校、年级和使用图书馆服务频次,从而保证能够筛选出有效问卷。线下访谈是线上问卷调查的有力补充。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高校图书馆馆长、馆员进行访谈,从而进一步了解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服务的意愿、服务项目及服务效果。
(二)问卷设计依据和目的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3]。《意见》提出高校要改进信息服务模式,为师生提供最为前沿的信息服务,为师生提供政策指导,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围绕《意见》要求,依据创新创业用户个体需求,调查问卷设置了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详见表一),主要从高校图书馆角度调查对创新创业服务重视程度、创新创业服务内容、活动开展频次和效果;从读者角度调查读者对创新创业资源使用情况和服务参与情况,了解读者对创新创业服务的满意度和期望。
表一 调查问卷指标描述
二、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创新创业意愿不足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一直被归纳为学生或就业工作的相关范畴,对于高校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通过调查合肥地区12所高校图书馆发现,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并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将创新创业经费划拨给创新创业教育部门,图书馆没有稳定的创新创业经费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的缺乏,导致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创业服务主动意愿不足。
(二)资源整合能力有限
高校图书馆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根据读者需求及时准确地向读者传递信息资源是其职责所在[4]。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理应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要求,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通过调查合肥地区12所高校图书馆发现,当前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资源服务的主要方式为简单的购买创新创业相关的电子数据库资源,尚未有向大学生提供国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等信息。调查还发现,因为高校创新创业机构与图书馆分别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存在信息交流不畅现象,再加上高校图书馆本身对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大学生不了解本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服务及其使用方法,因此,在创新创业服务上,高校图书馆需进一步拓宽知识服务范围,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开展嵌入式学科知识服务。简单来说,如何将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转化为创新创业服务动能,是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服务上亟待解决的问题[5]。
(三)服务内容与读者需求契合度不够
当前,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主要以知识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培训、讲座或研讨会、创新创业赛事、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文化案例展示等形式展开。由于多数高校图书馆没真正参与制定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没有与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没有深入调查和了解创新创业大学生群体的真实需求,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市场需求认识不全面,造成提供的创新创业服务流于形式,与读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知识资源服务上难以实现,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三者的统一。调查发现(见图1),有高达78%的读者对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创新创业服务不太满意。调查数据说明,高校图书馆要建立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流通渠道,深入调研创新创业入群体的真实需求,为创新创业群体提供精准服务,提高读者满意度。
图1 读者对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满意情况
(四)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重要渠道,媒体平台是宣传的重要工具。在新媒体下,通过媒体平台的信息共享引导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事业中去,激发大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转化为创新成果。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正在积极迎合时代要求,应用新媒体技术塑造读者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6]。调查发现(表二),由于大学生对图书馆提供的创新创业服务和资源缺少了解,导致大学生不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高校图书馆媒体宣传和服务平台以QQ和微信为主,较少图书馆开通了微博,极少数图书馆开通了极受大学生欢迎的抖音和微视频。可见,高校图书馆宣传媒介还需进一步迎合大学生喜好,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跟踪宣传效果,确保宣传产生实效。
表二 服务创新创业媒体平台建设情况
(五)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研究发现,馆员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超过图书馆空间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占比高达75%[7]。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是主动地嵌入型专业服务,需要馆员具有基本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外,还要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能够不同专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力的要求,了解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且能够主动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能够富有活力、充满热情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合肥地区12所高校图书馆都没为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专门岗位及制定相关人员激励措施。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是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质量瓶颈。
三、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优化策略
(一)主动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高校图书馆是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理应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发声,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一要积极发声,主动作为。高校图书馆担任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职责,同时,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参与学校核心素养框架的制定,将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教育嵌入到学科教学中去,培养大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二要拓宽服务内容,助推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此次调研发现,高校图书馆重视为学校教科研提供资源支撑的服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重视程度不足,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应紧跟时代要求,转变服务理念,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拓宽服务范围,积极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服务制度化、系统化,助力创新创业人才教育。
(二)谋求校外跨界融合,倡导校内部门协同合作
高校图书馆资源和能力有限,靠单打独斗无法实现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服务,必须对外谋求跨界融合,对内倡导部门协同合作,打造创新创业服务的多元素供给模式。一方面,在当前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图书馆应充分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庞大的读者群体、丰富的资源和宽敞的空间等优势,吸引企业主动进入图书馆,以馆企合作共建共赢模式创办校园创客空间和创业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和教育培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层次和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图书馆要积极倡导部门协作,呼吁打破校内创新创业信息壁垒,构建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协同育人机制。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的空间、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与校内其他部门合作,打造高质量创新创业服务链,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一条龙”服务,推进落实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任务。
(三)推进服务内容优化,提高服务内容与需求的匹配度
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高校图书馆不单要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关键还要优化服务内容,使服务内容与用户需求相匹配。为使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与创新创业用户需求相匹配,高校图书馆要在院系教师和学生中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和期望。在创新创业知识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要与高校其他部门、教学机构充分合作共享,共商共建匹配用户需求的创新创业服务内容,精准把握用户在创新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点[8],为用户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指导、能力素养培训、市场导向及创新创业趋势等精准的知识服务体系。在创新创业服务活动方面,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实践——反思——总结——实践中逐渐形成连续的、系统的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高活动效果,使活动能够真正成为大学生文化交流和能力提升的平台。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创新创业服务知名度
用户参与程度是评价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宣传是提高用户参与程度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先要认可宣传对推介图书馆自身、图书资源和服务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而才能重视宣传工作。在当前宣传手段多元化的趋势下,高校图书馆的宣传也应适应时代要求,结合新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使创新创业服务活动宣传兼具艺术性和趣味性,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服务,扩大创新创业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范围,从而提高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话语权,推动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高质量发展。
(五)培养创新创业服务专业馆员,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
馆员的素质水平影响着用户的进馆体验和进馆意愿。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创新创业服务的媒介,将创新创业服务与创新创业大学生串联起来。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能否成功开展,离不开发挥好馆员的角色作用,必须有一支能够完成创新创业服务的创新型馆员队伍。初景利提出,没有智慧馆员就没有智慧图书馆[9]。在此将初景利的观点进行延伸,没有创新型馆员就无法完成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型馆员除必须思想道德素养、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认知和思维能力等,还应具备以下四种素质:①创新服务意识。能够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并且能够将新知识、新技能及新服务模式运用的创新创业服务中。②数据管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包括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管理和分析读者进馆数据,为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③网络技术应用和智能设备使用能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离不开网络技术和智能设备的支撑,馆员只有先掌握网络技术能够娴熟地使用智能设备,才能提供创新创业能力。④跨学科综合服务能力。馆员的专业服务是馆员赢得读者信任的前提,而馆员的跨学科综合服务能力是馆员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服务的重要基础。
四、结语
影响高校图书馆向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馆舍环境、馆员结构、服务技术、资金预算等;主观因素有:馆领导的管理理念、馆员的服务素质和服务态度、图书馆文化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图书馆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改变服务理念,加强对馆藏资源的整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资源服务;通过校内合作,校外跨界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平台;培养创新创业服务专业馆员,为创新创业服务提供专业服务。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有着独到的优势,应主动承担起创新创业教育职责,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学校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以及校外企业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拓宽资金渠道,搭建更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