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干部眼里的“红旗娃”
——记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蓝田县委老干部局杨红旗

2022-02-21泊言

金秋 2022年21期
关键词:蓝田县蓝田离休干部

※文/泊言

立夏后的关中平原,风吹麦浪,一派丰收景象。白鹿古塬下,滋水河流水汤汤,麦苗正在抽穗灌浆。“关中粮仓”孕育着蓝田美玉,滋养着百姓父老。

记者一进蓝田县委组织部会议室,已有应邀前来的老同志到达会场。不一会儿,参会的老同志陆续到来。老同志们一见面热情拥抱、手舞足蹈、拉长问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多年在基层工作的老同事、老战友在退休之后平时很难聚齐,只有每次在县委组织部会议室定期开展的老干部集中学习时,才能再次相聚。大家不仅学习了文件精神,还在这里沟通联络了感情,每次通知学习,老同志们都愿意来,都喜欢来,这得好好感谢我们的红旗娃。”

2014年退休的老干部董旭红所说的“红旗娃”,其实就是蓝田县委组织部老干部管理科科长、今年已经57岁的杨红旗。杨红旗今年就快有孙子,要当爷爷了。可在他服务管理的老干部眼里,杨红旗还是那个热心服务二十年、老同志随叫随到的“红旗娃”!

关于“红旗娃”的话匣一打开,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五位老同志就争相向记者讲述起自己和“红旗娃”的故事。

老乡长成了新网红

“老乡长杨宏恩文字功底好,几十年乡镇工作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2014年我得知老乡长退休的消息后,就想着由我们老干科搭台,让退休老干部为基层群众宣讲党的理论路线,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

起初老乡长还想着退休好好休息几年,但禁不住杨红旗多次邀请和鼓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老乡长同意了杨红旗的提议。

“老干科搭台,老乡长唱戏”的第一次宣讲,在群众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中开始了。第一场宣讲下来,群众反映看不见、听不清,更不懂,这可着实让杨红旗和老乡长犯了难。

“咱们露天宣讲,没有多媒体设备配合,想用图片和视频吸引观众比较难,可就单凭咱一张嘴说,肯定乏味无趣,再加上宣讲的政策理论性也比较高。这样的宣讲肯定不吸引人。”

“第一次群众觉得新鲜,可能会来听听,以后再这样,群众不会再埋单。”杨红旗在第一次宣讲后进行了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要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老干部理论宣讲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精神肯定能办好,能办到群众的心里去。

“老秦人吼秦腔,老乡长把宣讲内容编成打油诗,再用关中方言读出来,铿锵有力、韵味十足,老百姓一听是方言,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咱们再把讲稿印刷出来,群众听完还能进一步阅读加深理解。”杨红旗的建议得到了老乡长和宣讲组其他老同志的赞同。

为了有更好的宣讲效果,杨红旗又协调合唱团的话筒,广场舞团的喇叭,争取让群众都能听清楚。

改变形式的第二次宣讲开场了,令杨红旗和老乡长没有想到的是:现场群众的掌声、笑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场宣讲下来,群众将红旗手中的一百份讲稿也一抢而空。

为了结合时政,杨红旗还组织老乡长和宣讲组的各位老同志及时编写专题。不久前,杨红旗带着老乡长深入乡镇村组,在田间地头、果树下、农家乐的院坝中,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送到群众身旁。

老乡长最近成了新网红,由他编写的《十赞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战疫情》等打油诗配上地道的秦韵秦腔,拍摄成短视频放在网络上,播放量和点赞量都特别高,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

为老同志陈志杰颁发勋章

记录本里的关爱

在杨红旗办公室文件柜里,整齐放着一摞纸张已经发黄变脆的记录本,简易封皮上端正地写着《离休干部情况登记簿》。在封皮的右下角,依稀可见时间落款为2003年。

“这是二十年前我刚刚从乡镇调整到老干系统工作时,留下的第一本工作记录。”

“你看这个本子里,老同志的出生年月、参加革命时间、享受待遇级别、家庭成员情况、身体患病情况,所住医院科室及床号,逐个逐项都登记得清楚明白。”

杨红旗接手工作时,蓝田全县健在离休干部还有几百名,分布在全县29个乡镇。为保证离休干部资料统计准确无误,他一一核实登记、一份一份档案核查,目的就是保证老同志准确享受到组织给予的待遇关怀。

“这些老同志为新中国的建立、为民族的独立解放做出过巨大奉献,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服务保障好老同志,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关爱,是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从杨红旗眼中看到的是他对老同志的一腔真诚。

蓝田是山区县,财政收入在全市各区县中排位靠后,前些年县财政相对紧张,为了严格落实中央对离休干部的政策待遇,在离休干部医疗费用上,老杨花了不少心思。

2021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正常办公秩序随时可能受到影响。为了使老同志们在春节前就能拿到报销的医疗款,他多方协调,将本应放在12月县财政决算前报销的离休干部医疗费用,提前至11月底报销。一位12岁就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在医疗费用到账后,专程到县委大院找到杨红旗,表达了感谢。

“为什么记录本上许多老同志名字上会做一个特别的符号并标记时间呢?”

“离休干部都是解放前参加工作,有的老同志投身革命时间可能更早,老同志们都已步入人生暮年,这个特别的符号和时间,就记录着老同志去世的时间。”

这三十一字作为插叙的文字出现在原文中,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直接将这三十一字调整到“故弗从”之后,使得匈奴大入上郡事紧接李广成为上郡太守,线性特征更明显,便于读者理清李广整个人生轨迹,不至于混乱。从《史记》全文来看,这种结构上的调整很多。一方面,这种结构上的调整遵循了译者整体结构调整的意图,即按照历史叙述的结构安排全文,这有助于读者清晰明了的了解故事发展轨迹,不会产生凌乱的感觉。另一方面,这样的结构调整没有遵循原作,译文的忠实性就会降低,不利于读者对原作面貌的真正了解。

说到这里,93岁高龄的县纪委离休干部翟安民说:“全县目前健在的离休干部还有25人,‘红旗娃’关心的不仅是我们这些健在的离休干部,对老同志的身后事,红旗更关心。”

每当有老同志去世,家属向组织报告后,杨红旗总是第一时间赶赴老同志家中,送上花圈、慰问家属、表达哀思。联系老同志原单位筹备遗体告别仪式,撰写老同志生平材料,拟定主持词,积极协助去世老同志的家属办理领取丧葬费用,让老同志安心走好最后一程。

“看到红旗娃为老同志做的这些事情,我身后之事也放心了。”翟安民老人深情地说。

而在另外一本记录中,绘制着一张某国防厂待移交离退休干部社保转移接续工作推进表。

这几十名待移交国防企业离退休干部,原属的各项社会保障均在市一级。为了这些老同志移交蓝田后,各项保障接续顺畅,红旗倒排工作时间,承诺办结时限,从企业移交办到县医保局,再到市级相关职能部门,一步步一级级地跑。

蓝田县城到西安市区六十公里的路程,县委组织部公车有限,杨红旗每次都是坐公交转地铁,经常天不亮从蓝田出发,赶到西安市政务大厅抽号、排队等待办理。

因路程较远,杨红旗经常赶到市政务大厅已接近中午,再碰上政务大厅中午休息,他都不敢离开,害怕过号又得重来。午餐就在政务大厅门口简单吃上一口凉皮。

为了保证这些离退休干部不因接续移交工作而影响日常就医,杨红旗用最短的时间,顺利完成此项工作,让这些企业的离退休老同志们安心、放心。

关工委爱心活动

老人和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说到老杨和“一老”“一小”的故事,蓝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2014年退休的老同志周均亮和蓝田县老年大学校长曹文升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交织着诸多无奈和道不尽的感谢。

“经费紧缺、场地狭小、人员年老”,蓝田县关工委开展工作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现在蓝田县关工委只有三名工作人员,年纪分别是68岁、75岁和80岁,他们自己戏称是“60后、70后、80后”。

三位老同志凭着对关心下一代少年儿童成长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各项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开展活动。

“我们年纪都大了,虽有一腔热情,但活动会场布置,横幅、展板准备等等,我们几个老家伙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些工作全得靠红旗来做。”

“老同志退休后还在继续关心支持下一代少年儿童教育成长,这是多么崇高的大爱呀,我不支持谁支持?”杨红旗说。

“每次我们关工委有活动,不论是去山区学校慰问,还是到贫困学生家中走访,只要一个电话,红旗娃再忙都要参加。说起来红旗娃也是个领导,但他每次参加活动,从不坐主席台,全程在台下组织协调。这些年,没有红旗娃,我们想把活动开展起来,太难、太难!”关工委周均亮主任一边摇着头,一边摆着手说。

“基层的工作难做,但不能不做!”共产党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鼓舞鞭策着杨红旗,使他的步子迈得更快、更远。

2015年以来,在杨红旗的努力下,联合关工委,发挥“五老”作用,争取到社会资金208万元,帮助山区学校修缮校舍,为74名贫困学生实施“圆梦助学”计划,先后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困难青少年992人次。

蓝田县老年大学校长曹文升接过话来:“我们老年大学办学也是一波三折。退休后我到老年大学主持工作,凭着在职时的一点人脉,每年老年大学还有十万块的办学经费。可后来县财政困难,这十万块钱的办学经费也年年缩减,不仅办学经费少了,连仅有的几间校舍也被作他用,我们的老年学员就像没了家一样。”

县里的老年大学从1999年开办,开设的课程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一直受到全县老年人的好评。现在老年大学校舍和办学经费都得不到保障,困难反映给红旗,红旗急得直跺脚!

杨红旗下定决心,即使“求人、舍脸、受气”,再难也得想办法,帮老年大学摆脱困境。红旗一边向上级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帮助老年大学解决了每年二十万元的办学经费,同时还主动和县文化馆对接,从县文化馆协调了一间教室供老年大学使用,解决了老年大学没有教室的燃眉之急。

杨红旗还向曹校长建议:成立老年大学党支部,让老年大学的学员将组织关系转入老年大学支部,健全组织建设,让党组织在老年大学办学过程中发挥堡垒和引领作用。

现在蓝田县老年大学开设了24个教学班,年招收学员2000余人,还组建起了“十分钟讲师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现在老年大学成为蓝田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主阵地。

在蓝田县委组织部老干部管理科,杨红旗是带头人。他扎根基层老干部工作整二十年,从青丝到白发,杨红旗自己说“我现在是服务管理老干部,再过两年我就变成服务管理的对象了。”说到这,他笑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的笑容那么纯真,这笑容背后是红旗二十年来对老干部工作的热爱,是对初心的矢志不渝,是对使命的勇敢担当。

猜你喜欢

蓝田县蓝田离休干部
督查与考核如何“双剑合璧”——蓝田县“督考合一”机制的焦点与效应
王蓝田性急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我蓝田
关于我县渔业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初探
蓝田日月
影响我县中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因素分析
观山湖区增加离休干部定点医疗机构
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提高到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