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引领、竞赛驱动、产教融合模式下信科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与研究

2022-02-21宿迁学院文理学院周克元

内江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竞赛建模创新能力

◇宿迁学院文理学院 周克元 姜 倩 李 顺

本文研究了应用型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从项目引领、竞赛驱动、产教融合三个方面介绍了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由教育部于1998年设立,该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领域某个方向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计算机软件的能力[1]。普通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信科专业由于设置时间不长,专业特色不明显,需要加强对信科专业的研究与改革,提高信科专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及企业对信科专业的需求。

宿迁学院于2002年建校,是一所公办民营本科院校,2020年转制为公办本科院校。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08年招收第一届学生,目前已招收十三届学生,在宿迁学院“公办转制”、“应用转型”的大背景下,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以项目引领、竞赛驱动、产教融合为方式,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与研究。坚持以学生为本,多维度、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提高信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以教改项目研究为途径,努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以科研项目为引领,带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科竞赛为驱动方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产教融合为手段,提高信科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1 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分析研究

1.1 以教改项目研究为途径,努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研究工作。教师认真做好教学研究工作,积极参加教学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教学水平。近年来获得各类省级教学竞赛奖项7项,结题省级校级教改项目4项,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7篇[2-8],编写出版5本专业教材[9-13],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证。

(2)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强调“夯实基础、加强应用、突出能力”教学理念,对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运筹学、数值分析等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增加数学应用教学单元,将数学建模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中[14]。

(3)积极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工作。进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方便学生课余时间学习,近年来申报结题《数学建模》《数值分析》《数学实验》网络课程。上传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传补充的知识案例内容,开通答疑板块,方便学生课后学习提问交流。

(4)加强课程实践和课程设计工作。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数学、会数学、用数学。相关的课程设计有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数值分析课程设计、运筹学课程设计。数学建模课程改革为32课时理论+32课时实验,编写了《数学建模实验指导用书》及配套的实验报告,采取案例教学法,对于实际工程问题,通过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编程求解得出结果,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编程能力。

1.2 以科研项目为引领,带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1)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积极组织信科专业学生参加到教师申报的各类科研项目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数据处理、编程实现等。相关教师的省市级科研项目有:数学模型在宿迁市美国白蛾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数字签名算法的分析与改进、基于云平台的多企业协同排程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宿迁市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等。

(2)参加到教师社会服务项目中。信科教研室教师利用所学知识,积极申报横向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宿迁市发改委、统计局、物价局、林业局等部门联合,近年来共申报结题20项省市级社会服务及社科联项目,研究过程中全程带领学生参加到项目研究中,在老师指导下,对工程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合理简化、建立模型、编程求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以学科竞赛为驱动方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组织信科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五一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程序设计竞赛、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组建教练组团队,制定竞赛组织培训管理流程,将竞赛工作制度化、流程化,科学进行培训和参赛。各个竞赛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形成合力,良性循环发展,以学科竞赛为驱动方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1.4 以产教融合为手段,提高信科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2012年开始启动信科专业建设改革,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实施多方向培养,通过与地方部门、企业合作等途径,与南京达内、苏州高博等企业进行实践培训。与中兴公司合作,从2017级信科专业开始,实施“嵌入式”人才培养。以“移动互联”为培养方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项目开发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资格证书考试工作,如中兴公司颁发的《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国家人力资源部颁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等。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嵌入式”培养为标志的校政企协同、分方向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表明,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1.5 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打造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积极开展跨学院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组织信科专业学生参加其他学院学习团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联合培养,打造复合型、应用型高质量人才。例如参加信息工程学院的小微学习小组,将学习成果积极申报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成绩。项目《远程实验室安全预警系统设计》获得2019年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苏州选拔赛优秀奖;项目《基于百度AI人脸识别的中小学门禁系统》获得宿迁学院2019年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三等奖;作品《垃圾分类操作系统》获得第十六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三等奖。

2 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成果

2.1 形成了多学科竞赛协同培训、协调发展创新模式,形成了系列指导材料

形成了多学科竞赛协同发展,良性循环创新模式。在探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科竞赛过程中,逐步制定和积累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指导性材料,如《信科专业大学生数模竞赛培训组织管理流程》、《信科专业“蓝桥杯”竞赛培训组织管理流程》、《信科专业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培训组织管理流程》、《信科专业“挑战杯”竞赛培训组织管理流程》和《促进信科专业跨学院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等,并在实践过程中对这些文件进行持续改进、完善。

2.2 多学科竞赛协同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近年来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训练项目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2年以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二等奖5项,省奖20项;获江苏省五一建模竞赛奖26项;近年来完成省级创新实践训练项目4项、校级创新实践训练项目8项;“蓝桥杯”程序设计竞赛获奖6项;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得1项省三等奖;跨学院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项;学生团体数学建模协会2次获得校级“五星级协会”荣誉。

2.3 优化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竞赛指导能力

信科专业学科竞赛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竞赛指导水平。近年来,信科专业教师先后获得7项省级教学竞赛奖项,结题20项省级市级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及社会服务项目,发表7篇相关教学研究论文。

3 结语

项目引领、竞赛驱动、产教融合,信科专业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成效卓著。2008年,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招收首届学生;2012年,开始启动信科专业建设改革,校企合作,联合培养;2017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与中兴公司联合,进行“嵌入式”人才培养;2020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功申报成为江苏省一流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信科专业多维度、全方位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日趋合理,建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了信科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取得的成绩有力的支撑了信科专业发展,为“应用型”高校如何办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图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竞赛建模创新能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