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2-02-21成都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金宝辉

内江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体系中心

◇成都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金宝辉

新时期高等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前提下,充分认识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理解新时期教育的需求,并准确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内涵,同时实现教师角色向教练的转变、课程体系向能力体系的转变、教学方法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才能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属于老生常谈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普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认知一直存在误解,以致学生认为大学里能及格就行,因此学习的主动性偏弱;第二,高等教育本身对知识培养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的理解也不深,教育教学的水平也需要提高。在新时期,信息化、智能化对我们的社会和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如何有效培养出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对我们的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

本文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时代需求,从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转变,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

1 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的需求

1.1 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性格、形成品格的地方。学生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以后,老师和家长不再对其进行严格的强制管制,在大学宽松自由的环境下,部分大学生缺少目标和方向,大学生活以打游戏和谈恋爱为主,虚度了光阴[1]。

从大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心理来看,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学习目标不明确、拖延心理、意志力不强、心理调节能力差等特点[2]。

这些特点的形成可能与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有关,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下降。其次,也可能与整个社会对大学教育的认知有关,大学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文凭而已,对大学教育的不正确认识使学生产生了茫然。此外,大学教育中侧重于知识的培养,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较弱。

1.2 新时期教育的需求

新时期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更加容易,从网络上搜索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因此,学生普遍对课堂上的填鸭式教学比较反感。如果教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认同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现在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发展快、数量多,如何寻找和高效学习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关键的,而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了解。

另外,由于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动机更加强调个性化,标准化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而且这种标准化教学方式也会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弱化。

因此,需要结合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特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创新能力等高素质能力培养需求,改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2.1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内涵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人才培养体系获得了知识和能力。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体系是由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构成,人才培养体系构成了学生学习的主体,由于大多人才培养体系是针对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学生的重要性反而没有体现。

另外,知识可以学习,但能力必须要经过训练。学习知识,好比坐在图书馆研究游泳,虽然你研究过很多姿势,但一个小水坑都可能把你淹死。

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外因,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实现教师角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的转变,即教师要由教学的主角转变为教练、课程体系要转变为能力体系、教学方法要由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2.2 教师角色转变为教练

尽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但其也承担着重大的作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除了课程体系的转变之外,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重大转变。类似于体育人才培养中,教师应转变为教练角色。

此外,还应加强教师考核的转变、教师能力的转变。

针对教师的考核要转变为对学生考核为中心,将学生表现纳入教师评价,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3]。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能力的要求也需要转变,教师应有知识拓展的能力、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2.3 课程体系转变为能力体系

我国在当前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各高校也开始积极探索基于能力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课程体系改革[4-5]。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从课程体系到能力体系的转变,即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是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目前对课程体系转变为能力体系还较为粗略。将课程体系转变为能力体系,需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能力体系是由不同的能力目标构成的,不同的能力目标需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去掌握和体验,因此,与能力目标对应的学习体系或学习方法也是分层次的。

第二,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知识体系)的不断学习,才能达到相对应的能力目标。因此学习体系是不断循环的过程。

第三,不同的能力目标,应由不同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点构成。能力目标既代表能力培养的层次,又代表能力培养的方向。

第四,能力培养要注重目标导向,并加强实践性训练。课程体系的顺序除了按照对应内容学习的先后排列之外,还应该按照课程的重要程度排序,重要的课程放在前面学习。

第五,课程的考核应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应注重多学科体系综合训练,而非单一课程方向的考核。

2.4 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为主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学方法要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师与学生都要适应自己的新定位[6]。

首先,学生与教师应一起构建学习目标,确定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进行学习的引导,开阔学生视野,同时学生应主动学习,争取达成能力目标。

教学的引导方法不应拘于某一种形式,可以根据要讲授的内容、学生的特点、要达到的能力目标要求等,灵活选用讲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7]。此外还可以选择共同学习法和非标准答案学习法。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强化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课程体系(或知识体系)是平面的,能力随着目标要求的变化是不断提升的,而学习体系或学习过程是不断的循环反复过程,应去适应或追求能力目标的提升。

以学为主的能力强化路径如图2所示。

3 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根据学校的定位及学生的特点,按照时代的要求,认真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培养目标,要实现课程体系向能力体系的转变、教师角色向教练的转变、教学方法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另外,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还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注意加强。

第一,加强对“以学生为中心”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学习和宣传,让社会和学生都理解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方法,避免学生在大学里面混日子,避免社会对大学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

第二,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并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

第三,对教育教学的考核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考核的对象应是学生,考核的成果应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考核应侧重于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体系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