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过渡环节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园本教研

2022-02-21镇江市丹徒区上党中心幼儿园

早期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主持人环节动作

镇江市丹徒区上党中心幼儿园 黄 瑶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小于1 小时。近年来,我园围绕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运动量不足,动作发展水平不高,体育活动“1 小时”没有扎实落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关注、指导幼儿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行动。《身体发展和健康: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中指出:“教师可以计划一些能让幼儿跑、跳和使用其他积极动作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在小组活动时间、大组活动时间和过渡时间进行。”为提高幼儿运动意识,促进其动作发展,提高身体素质,我园围绕“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如何促进幼儿动作发展”进行专题教研,以下是部分研讨实录。

研讨一:梳理一日活动中重点过渡环节,开展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活动

主持人:为提高各位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关注、指导幼儿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聚焦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首先,我们来共同梳理一日生活中有哪些过渡环节?

教师C:小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来园户外活动后与集体教学活动前、点心后与区域游戏前、区域游戏后与午餐前、午餐后与午睡前、午睡后与下午自主活动前、下午自主活动后与离园前。

教师G:中班自主点心和区域游戏时段是融合的,比小班少一个过渡环节。

教师Y:我们大班和中班情况一样。

主持人小结:由于目前班级实行弹性作息,每个年级、班级一日活动环节的顺序不同,因而过渡环节数量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总的原则是去碎片化作息,进行大时段作息,给幼儿自主安排活动的时间、空间。根据大家交流的情况来看,各班重点的过渡环节主要有以下4 个——集体教学活动前、午餐前、下午点心前、离园前。

研讨二:根据主要过渡环节时长、前后活动内容,开展动静适宜的活动

主持人:刚刚我们梳理了一日活动中主要的过渡环节,在这些过渡环节开展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活动,我们还要考虑其时长以及前后内容,开展动静适宜的活动。下面请结合日常班级幼儿活动情况,讨论哪些过渡环节时间较短或较长,大约多长时间,可以开展哪些动静适宜的活动。

教师W:集体活动前的过渡环节一般是生活活动,如盥洗、如厕时间比较短,大约5 分钟,可以开展手指游戏。午餐前保育阿姨消毒、幼儿盥洗等,一般时间较长,有10 分钟左右,这个时段可以选择的活动比较多,如玩些体育小游戏。

教师C:午睡起床到点心前的过渡环节,幼儿穿衣等生活活动动作相对慢些,过渡时间较长,我们中班大约有10 分钟,可以进行些律动活动。

教师W:小班下午点心时间前过渡时间更长,很多幼儿需要老师指导穿衣、穿鞋,过渡时间大概有15分钟。离园前帮助幼儿整理衣物等,过渡时间也较长,大约10 分钟。在这些过渡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体育小游戏。

主持人小结:综合各年级老师的交流可见,集体教学活动前的过渡时间较短,约5 分钟,午餐前较长,约10 分钟,下午点心前、离园前过渡时间更长些,约10~15 分钟。我们要根据过渡环节的时长、前后活动内容、幼儿身心特点开展动静适宜、利于幼儿动作发展的活动。过渡环节时间较短的,而且接下来是安静活动的,如集体活动前,适合开展一些利于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静态活动,如手指游戏。过渡环节时间较长的,如离园前可以开展小型多样的、供幼儿自主选择的体育活动,如花样走线,或是小型体育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钟”,午睡后点心前开展动态的苏醒操等活动。

研讨三:过渡环节中合理利用班级活动空间,投放适宜的材料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主持人:经过今天上午对各班过渡环节活动进行的观摩,我发现有部分班级将户外体育小型锻炼材料搬进了室内,且室内外游戏玩法基本无差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我们研讨过渡环节中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在过渡环节开展体育活动,我们如何合理利用好班级活动的空间,投放适宜的材料?

教师Y:前段时间园级组织我们学习了《身体发展和健康: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以及《学前儿童健康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针对我园体育活动“1 小时”开展现状,我们达成了共识,就是教师关注、指导幼儿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因此在过渡环节开展体育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激发幼儿身体运动的意识和行动,增强幼儿体质。所以我认为如果是适合在户外开展的体育活动,却因此“搬”进活动室内是不适宜且没有意义的。

主持人:我想大家明白这一点,心中有了目标,那接下来我们就要重点研讨如何合理利用好班级活动的空间,投放适宜的材料。下面请老师们结合班级实践案例来讨论交流。

教师C:中三班在投放材料时首先考虑材料是不是简单、易于取放,然后再考虑适合在活动室还是在走廊活动。如在集体活动前,幼儿可以在活动室内玩一玩溜溜球,发展幼儿的臂力;在午餐前,在走廊开展一些体育游戏如剪刀石头布(用脚完成)促进幼儿的大动作发展;在午睡后开展一些儿童瑜伽唤醒活动;在离园前,提供小簸箕、扫帚、抹布等工具进行一些劳动活动,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

教师G:我们大四班尽可能就地取材,如集体活动前幼儿和小椅子做游戏,打节奏、转圈等。午餐前投放简单的材料,如皮筋,进行花样走线活动,或是在走廊进行“老狼老狼几点钟”等身体控制类小游戏。

主持人小结: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场地选择适宜的活动,投放适宜的材料。怎样算适宜?就是能激发幼儿“动起来”的意识,另外有易于“动起来”的活动空间以及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

研讨四:梳理各班实践经验,形成各年级组过渡环节的游戏菜单

主持人:最近在观摩班级过渡环节活动时,发现在过渡环节班级所有的幼儿都在进行身体动作方面的活动,说明大家很重视最近的专题研究。但是忽视了过渡环节中幼儿活动的自主性,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今天主要来梳理我们这一阶段的实践经验,讨论各年级组过渡环节的游戏菜单,资源共享,供教师和幼儿参考、选择、运用。首先,让我们来思考,过渡环节菜单该如何分类?

教师C:我认为过渡环节活动内容主要是语言类、音乐类和这次我们研究的体育类,我们就可以按领域分。

主持人:我也建议这样分类,那么二级分类呢?如体育类怎样细分?

教师G:体育类我建议按大肌肉动作、小肌肉动作、身体控制分类。

教师W:过渡环节中语言活动类别主要有自主阅读、听故事、语言游戏。

教师C:我建议分类不需要太细,过渡环节音乐类可分为歌曲、律动。

主持人小结:有些过渡环节活动内容融合多个领域,如手指游戏,既是语言类游戏,也是小肌肉动作类游戏,确实分类不宜过细。结合大家的讨论,体育可分为“大肌肉动作、小肌肉动作”,语言可分为“阅读、经典故事、语言游戏”,音乐可分为“歌曲、律动”。接下来我们各班与幼儿共同讨论,梳理班级已有的实践经验,最后汇总成年级组过渡环节游戏菜单,同时这些菜单辅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呈现,这样方便年级组共享,在此基础上激发幼儿主动选择、参与活动。

中班年级组过渡环节游戏菜单

《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让幼儿园体育活动“1小时”扎实落地至关重要。近阶段我们通过“以过渡环节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园本教研,发现教师、幼儿的运动意识逐步增强,幼儿能主动使用积极动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沉浸式教研,结合园本实际,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猜你喜欢

主持人环节动作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