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

2022-02-21张晋红

河南建材 2022年2期
关键词:摊铺市政沥青

张晋红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030000)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完善市政公路等基础设施,路面修建工程越来越频繁。在实际项目建设中,综合考虑市政公路的使用要求和运营环境,主要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形式。为充分提高市政公路的安全性,应当切实把握路面施工难点,并采用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水平得以提升。

1 工程概况

某市政公路修建项目,其全长7.49 km,路面宽度21.5 m。该道路为重要的北出口通道,与多条主干路相交,是当地道路运输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通行车辆较多、荷载较大,导致其出现沉陷、龟裂、坑槽等病害。为保障运输安全,经勘察研究决定,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对该道路进行路面翻新。

2 市政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分析

2.1 沥青混凝土制备

在本次工程施工中,对市政公路路面开展作业存在一定的难点,沥青混凝土制备质量不佳,控制难度较大。由于该工程施工线路相对较长,路面作业程序比较复杂,涉及专业及操作内容较多,一旦某一作业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干扰其他施工,降低路面施工质量。比如,沥青混凝土搅拌制作是保障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如果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质量不合格,就无法确保路面平整,路面建成后容易发生多种质量病害。比较常见的情况包括原材料选择不合理、搅拌过程控制有偏差、配合比设计不科学等,这些都会对市政公路路面质量产生直接影响[1]。

2.2 沥青混凝土运输

沥青混凝土是构成市政公路路面的主要材料,往往采用厂拌方式制备,与施工作业现场存在一定距离需要运输,这一环节是路面施工的难点之一,而且难以对这一环节实现全程质量控制,无法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从而影响施工作业效果。如果混凝土运输温度控制不合理,其使用性能会有所下降,部分材料到达现场后不符合施工标准,导致大量材料废弃,严重阻碍路面施工效率和质量。

2.3 沥青混凝土摊铺

混凝土摊铺是整个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比较突出的施工难点之一。在本次工程中,对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时,公路下层的整洁度、平整度要求较为严格,如果出现杂物或污染等情况,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市政公路交通量较大,为了满足车辆运输通行的需求,对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技术要求较高。如摊铺施工控制不严格,将会导致路面使用效果不佳。如图1为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当对沥青混凝土摊铺缺乏严格技术控制时,会导致行车安全隐患增加,不利于交通运输活动正常进行。

图1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示意图

3 市政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措施

3.1 重点把握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

针对该市政公路工程存在的难点,应当采取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路面施工效果。相关作业人员必须把握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及设计配合比,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3.1.1 选用合格的沥青混凝土原料

首先做好采购工作,保证原材料质量以及规格符合本次工程建设标准。综合考虑成本因素,选用性价比较高的原料。在原料投入搅拌之前,应当加强质量检验监督,核查原料生产日期、数量、质检报告等。如发现有质量不达标的材料,需及时作退场处理,避免应用到沥青混凝土的搅拌制备中。在本次工程中,作业人员需参照国家标准及公路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原材料采购目标,并明确沥青标号。采购原材料进场后及时开展软化点测试、延展性分析,严格控制沥青材料的储存环境,保证温度在165℃以下。同时对粗细集料、砂子、水泥等按照技术规格进行检测和核对,实现高质量材料采购目标[2]。

3.1.2 合理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选定原材料后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保障路面摊铺材料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降低病害发生率。在实际操作中,作业人员需与设计人员加强沟通,合理制订配合比方案。选取部分路段进行试铺试验,按照摊铺效果确定最佳配合比。明确各原材料的使用量,保证沥青混凝土制备质量符合本次市政工程公路施工标准。在该工程实践中,确定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表1 本次工程路面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3 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拌和质量

合理搅拌沥青混凝土是制备优质混合料的必要前提。作业人员选用密度、体积合适的材料颗粒作为基础,控制振动筛的筛孔大小,密度参考规定标准,并采用自动化拌制设备进行整个材料拌制过程,科学分析配合比数据,对额定生产量实施有效评估。对沥青进行合理的加热和装载,不定时检验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关注内外部环境因素,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纠[3]。比如在本次工程中开展沥青混凝土拌和作业时,先按照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进行搅拌操作,利用混凝土搅拌设备实施间歇式搅拌。把握各项材料的添加顺序,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能。另外,作业人员可采用筛分技术将混凝土放置在热料仓中,经均匀拌和后使用。拌和时间一般控制在40~50 s,干拌时间不少于15 s。按照现行规定及本次工程所选材料,当集料温度高于沥青温度10~30℃开始拌和,并对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70℃,出料温度在150~170℃,到达摊铺现场后应不低于150℃。

3.2 加强运输环节质量控制

由于沥青混凝土运输是本次工程施工的难点之一,因此作业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运输质量管控。具体方法是尽量缩短运输距离,以保证沥青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避免发生离析等问题。在实践中可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尽可能设计运输距离短、路况良好的线路。在运输过程中应对沥青混凝土做好密封及遮阳工作,防范水分蒸发过快,提高材料质量。比如在本次工程中,运输沥青混凝土前,先对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检查,保障车辆运行状况良好,降低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检测储存密封罐,避免发生泄漏事故。为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效果,还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运输车辆[4]。

施工单位需对运输环节实施全程质量控制措施,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搅拌工艺完成直到卸料摊铺,均应保持谨慎,避免粗细集料出现离析问题。结合该工程案例,如果运输时间超过30 min或气温低于10℃时,应当利用篷布覆盖运料车,保证混合料在运输途中温度保持在145℃以上。为防止出现大量不合格废料,可在运输车辆内喷洒涂油,保障混合料得到合理应用,提高路面施工质量。

3.3 科学摊铺及压实

开展摊铺作业时,为有效解决施工难点,提高路面建成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3.1 合理开展摊铺工艺

在摊铺作业前,应当先对下承层进行清理,确保其良好的整洁性和平整性,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严重质量隐患。按照市政公路等级以及技术标准,合理选用摊铺设备,创建较好的摊铺作业条件。在实施摊铺施工的过程中,准备3辆摊铺机,并对水泥砂浆合理加热,保证静凝时间在17 min左右。当接头温度符合70℃标准后,实施路面摊铺。作业人员需将摊铺温度控制在110~130℃。将3辆摊铺机呈梯队形式同步开展摊铺。结合现场具体情况调整摊铺机的振动频率、幅度以及车速等运行参数,实现高密度作业,其中振动频率要控制在82%以上,保持摊铺机匀速前进、缓慢供料,不得出现中断。作业人员要对仓筒内的拌和料规律性扰动,保证沥青混凝土能够均匀铺展。最后合理控制洒布量,防止出现路面泛油情况。

3.3.2 科学进行路面压

完成路面摊铺工序后,应及时进行碾压。为保障压实度通常需要开展初压、复压、终压等操作环节,基于层次式递压,促使路面压实效果符合施工质量目标。本次工程初压施工温度不低于110℃,采用压路机静压1~2遍,从外侧向中心碾压,保持速度缓慢均匀,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实施碾压。复压环节紧接初压工序,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其总质量最小为25 t,相邻碾压带应当重复近1/3~1/2的轮宽,设置振动频率为35~50 Hz,振幅0.3~0.8 mm。复压操作选择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至少碾压2遍,直至消除轮迹。压实过程中需要保证连续作业,优化路面施工质量。

3.3.3 需对路面接缝实施有效处理

一般存在横向和纵向接缝。对横向接缝的处理是在摊铺阶段去除混合料,在新铺层12~14 cm位置压实。对纵向裂缝则是铺设乳化沥青,利用机械设备移动混合料,保证铺层顺利连接,成型后进行垂直碾压。

4 结语

针对市政公路工程路面开展施工活动时,需充分结合项目实际,全面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基于质量控制目标和现场具体条件,采取科学可行的控制方法,如重点把握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加强运输环节控制、合理开展摊铺及压实作业等,以此强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摊铺市政沥青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路面双横坡一次摊铺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简述
BIM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挪威Bodø市政大厅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