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化牛!!!

2022-02-21

中国石油石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炼油炼化

●于变局中觅新机,石油化工的明天仍然辉煌。 供图/视觉中国

2021 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业绩有望超过“十三五”期间最好年份,为“十四五”开了个好局。

好业绩的背后,是我国石化全行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国际油价震荡、国际能源价格和石化产品价格波动,面临转型发展和“双碳”目标挑战所做出的积极应对。

大丰收

文/本刊记者 郑 丹

齐心协力克服疫情持续叠加国际油价和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我国石化行业表现超预期。

春种夏耘秋收。在国内石油和化工行业即将展开2021 年全年运行成绩单时,虎年即至。

尽管2021年全年运行数据尚未出炉,但行业在前三季度的表现可谓牛气冲天:

“1-9 月,国内石化全行业利润总额突破9000 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4.5%,已超过‘十三五’期间最好的年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

牛年,石化业再超预期创辉煌,已成定局!

好业绩背后,是石化全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国际油价震荡、国际能源价格和石化产品价格波动中以及行业面临转型发展和“双碳”目标挑战前所做出的积极应对。

运行再创佳绩

遭遇2020 年疫情,石化行业的业绩表现被拉低。因此,谈及2021 年的数据,业内专家更为看重与2019 年同期相比的结果。

尽管如此,总结2021 年前三季度石化全行业的表现,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一份亮眼的业绩:

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36 万亿元,同比增长31.5%,较2019 年同期增长14.6%;利润总额9178 亿元,同比增长2倍,较2019 年同期增长73.6%;进出口总额6175.4 亿美元,同比增长33.7%。

2021 年前三季度,“三桶油”继续经历疫情、国际油价和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等种种考验,练就了抗疫与生产齐头并进的功力,因而能以突出的表现一扫阴霾。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业绩比疫情之前还有所进步。

疫情太久,只争朝夕!创效路上,马不停蹄!

据本刊记者了解,截至2021 年10月底某大型国有炼化企业盈利已超百亿元。

另据本刊记者梳理,2021 年1-10 月,大庆石化上市部分利润首次突破40 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2021 年年初以来,大庆石化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和装置规模优势,统筹上下游物料平衡,不断拓宽工作思路,灵活制定高效产品生产和销售策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盈利产品收率,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2021 年10 月,兰州石化炼化业务实现盈利4.06 亿元,创近年来单月利润新高。

2021 年,对于中国海油来说,也是炼化业务的丰收年。公司抓住国际油价震荡上行和化工品市场行情向好等有利时机,着力降成本、拓市场、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防风险,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当年11 月底,中海炼化经营利润(管理口径)已突破100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在加工负荷、加工量、零售量、经营总量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提前超额完成“利润再上100 亿”的任务目标。

“‘三桶油’的炼化板块在2021 年保持了较好的盈利增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际油价基本维持在较高位的状态,即70 美元/桶左右。另一个是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我国的经济复苏态势较好,石化行业几乎恢复到正常生产运行状态,促使油气和化工产品保持较好的需求,这反过来促进了石化行业的生产经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金镭博士表示。

近年来,我国石化行业发展呈现产业规模、进出口贸易额和进口额攀高的态势。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统计,国内石化产业市场规模年营业收入约为12 万亿元,“十三五”期间行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年均高于6300 亿美元,其中进口额年均超过4200 亿美元。从2021 年上半年行业进口额数字看,高于2632.7 亿美元,已超过年均进口额4200 亿美元的一半。

2021 年前9 个月,我国石化全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6175.4 亿美元,同比增长33.7%,是2021 年上半年的1.5 倍左右。

在进口规模巨大之外,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的市场消费量也是惊人的。

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乙烯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0.4%,丙烯占35.9%,聚乙烯占35.3%,聚丙烯占40.7%,PX 占70.6%,PTA 占61%, 乙二醇占62.5%,甲醇占73.5%,己内酰胺占65.6%。

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强劲的消费潜力,成为我国石化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动力。

据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化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对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乙烯、丙烯的需求量相应持续增长。2016 ~2020 年,国内聚乙烯进口量分别为995万吨、1179万吨、1402 万吨、1666 万吨、1853 万吨;对外依存度分别为40.2%、43.9%、46.3%、48.1%、47.7%。2021 年上半年,国内聚乙烯进口量762 万吨、对外依存度42%。

炼油效益红火

“行业经济运行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分油气、炼油、化工三大板块看,炼油板块效益改善最为显著。”傅向升表示。

2021 年前三季度,国内炼油板块实现利润1665.6 亿元,增长48.6 倍。

回望2020 年上半年,因疫情暴发叠加国际油价下跌,国内炼油板块报出亏损250.7 亿元。随着国际油价回暖和疫情缓解、经济复苏,加上炼油行业的努力,2021 年上半年一举收复失地,利润数字被改写为1239.6 亿元;1-9 月,再下一城,利润再增加426 亿元至1665.6 亿元。

金镭认为,2021 年传统的油和气在销量上显著增长主要是因为随着生产进入比较正常的状况,物流和商品运输恢复。由于对成品油的需求量增加,炼油企业加大了加工量。

虽然疫情仍在持续,2021 年国际油价呈总体稳步上涨态势。炼化企业抓住疫情影响减缓、市场需求回升和国际油价上涨的机遇期增加生产,拓市增效。

功夫不负苦心人,炼油业绩稳步回升。2021年1-9月,中国石化加工原油1.91亿吨,同比增长9.3%;生产成品油1.09亿吨,同比增长3.2%。同期,中国石油加工原油9.12 亿桶,同比增长3.9%;生产汽煤柴油8132.7 万吨,同比增长1.4%;炼油板块盈利达到201.3 亿元。

根据本刊记者梳理,央企标杆镇海炼化2021 年1-11 月共加工原油2035 万吨,连续12 年加工原油超2000 万吨,原油加工量、经营效益在集团公司炼化板块中持续领跑。

2021 年以来,镇海炼化加工的高硫重质原油占比大幅提高。针对高硫重质原油掺炼给装置带来的影响,公司通过优化流程实现炼油化工深度融合、新区老区一体统筹,促进了效益最大化。

2021 年1-10 月,大庆石化累计加工原油677.88 万吨,同比增加215.55 万吨,延续了前三季度效益居集团公司炼化板块第一的排名。

2021 年9 月以来,国内终端用油大幅增长叠加柴油用于工业生产发电的需求,导致柴油供应出现短期失衡,一些地区的加油站柴油紧缺,再现“批零倒挂”现象。面对国内柴油供应趋紧的形势,石油央企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第一时间加大保供力度。中国石化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安排,强化产销协同,全力增产增供柴油,10 月柴油供应环比增加28%。

“公司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开稳开好开足装置生产,向社会保质保量提供清洁能源。2021 年前10 个月,公司供应社会汽煤柴油等成品油848 万吨,其中汽油同比增幅3.7%。10 月,针对市场保供需求,加大了柴油生产力度,月产量增幅超过20%。优化生产增产柴油,为公司带来了较好的利润。”金陵石化生产部门表示。

2021 年入冬以来,辽阳石化紧跟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优化二次加工装置原料、调整生产方案等手段,全力以赴增产-35 号低凝柴油,满足市场需求,11 月生产-35 号低凝柴油9.04 万吨,创历史新高。

金联创的研究显示,2021 年10 月,国内成品油总产量3074 万吨,同比上涨6.20%,环比上涨6.21%。汽、柴油产量分别为1313.4 万吨、1452 万吨,较上月均有增加,分别上涨1.37%、12.43%。从1-10 月累积数据来看,汽油产量为12740万吨,较2020 年同期增加17.59%;柴油产量为13004.5 万吨,同比下跌2.2%,跌幅较前期有所收窄。

在积极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各石化企业兼顾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12 月1日起,北京正式实施京ⅥB油品标准。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清洁油品标准。目前,油品升级不涉及价格调整,与现行京Ⅵ标准油品价格保持一致。

产品价格上涨

2020 年,国际油价暴跌导致石化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成为全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2021年,石化产品价格咸鱼翻身,部分产品甚至现暴涨行情。

据本刊记者了解,2020 年11月以来,石化产品价格就开始走高。2021年一季度,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部分产品价格涨势惊人。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6.7%,主要化学品出厂价格上涨12.4%。国内基础化学品市场回暖向好,价格不断走高,部分大宗原料价格刷新近年来最高纪录。至下半年11月,石化产品价格基本延续上涨态势。

2021年7月,化肥市场价格涨势明显,再创新高:尿素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6.5%,二铵价格同比上涨32.2%、环比上涨1.6%,氯化钾同比上涨13.9%、环比大涨22.7%。另外,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体的价格也呈高位运行。

价格上涨,成为2021年石化行业运行的突出特点之一。原因很复杂,据本刊记者了解,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傅向升指出这是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2021年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路冲高。1月到10 月,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从50.23 美元/桶升至78.6美元/桶。”

从2021年9月的石化产品价格走势可以看出,当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3.6%、高于前三季度的平均涨幅32.6%,化学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5.5%、高于前三季度的平均涨幅16%。在当月重点监测的46 种无机化工产品中,同比上涨的有39种、占比84.3%,环比上涨的有36种、占比78.3%;重点监测的87种有机化工产品中,同比上涨的有79种、占比90.8%,环比上涨的有57种、占比65.5%。9 月,燃料油、甲醇、乙二醇、PTA、尿素、聚氯乙烯等期货上市产品价格一路走高,累计均价同比增幅在13.5%~54.1%不等。

其次,金镭认为这是受到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2020 年底以来,美国政府几次美元放水助推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特别是2021年9 月以后煤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

据悉,2021年9 月以来,随着原料金属硅价格猛涨,有机硅单体价格直线式上升,从年初的2.18万元/吨涨起,到6 月底破3万元/吨,9月底国内报价更是高于6万元/吨,被誉为化工品“涨价王”,涨价幅度和速度前所未有。

再有,“飓风艾达造成了墨西哥湾区域的油气平台和多套石化装置停产,国内多地实行能源双控、拉闸限电造成石化装置停产和限产等,进一步加剧了石化产品供求紧张和价格上涨的局面。”傅向升表示,“有的以出口市场为主的企业,9月以来几乎每个晚上被国外客户要求电话会,催促按协议及时、保量供货。”

●别喝!这不是水,而是车喝的油。供图/中国海油●

价格上涨,是一把双刃剑。在金镭看来,一方面,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但另一方面要看到由于价格快速上升可能导致下游需求有所减弱。

2021年以来,镇海炼化抓住市场环境好转、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上扬的机遇,滚动优化聚烯烃研发计划,累计开发新牌号12 个,聚烯烃新专料同比增长20.7%,新专比占比58.90%,分别创下单月新产品开发数量、年度新产品开发数量两个历史之最。公司聚烯烃产品差异化增效,已累计突破1.9亿元。

责任编辑:郑丹znzhengdan@163.com

看未来

文/本刊记者 郑 丹

行业转型+“双碳”目标……石化业挑战在前,未来可期。

“从目前人类社会的技术水平看,即使全球实现碳中和后,石油在被用作能源的同时可能更多被用作化工、纺织等原料,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表示。

世界石油风云160 年。如今,石油业在找寻新的未来。

进入2021 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着许多“未来的期待”:“十四五”石化行业将开出怎样的新局,峰值后石油可能有哪些新角色,“双碳”目标下行业转型之路又有哪些新方向……

“十四五”,向前行

一弦知音,一叶知秋。

从2021 年前9 个月的业绩表现看,我国石化全行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将呈现“开门红”。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给出了几个预测。

从目前的总体态势看,2021 年全年行业运行将会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利润总额将突破1 万亿元,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2021 年,国内石化产品进口规模有望继续增加,“十四五”期间将远高于2万亿美元。

国内石化产品价格在2021 年虽然会有波动,有的也会出现大幅回调,但仍将保持高位运行的总体态势。这是2021年我国石化行业最突出的变,也是全行业效益创新纪录的主要因素。

2021 年,我国石化行业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牛年牛气冲天,虎年有望再发虎威吗?2022 年,石化行业有哪些看点呢?

石油消费渐减。对石油石化行业来说,石油消费的空间还有多大,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

据统计,作为拥有世界第二大炼油产能的国家,我国的炼油能力在“十三五”期间增加了14.1%,原油加工量增加了29.1%,而且还有增长潜力。

王能全表示,我国目前的炼油能力约为9 亿吨,预计2022 年达到10 亿吨,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能力的国家。即使10 亿吨是未来我国炼油能力的峰值,其中涉及加工负荷和成品油产量的调整变化,我国的石油消费总量仍有空间。即使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尤其在2030 年碳达峰前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石油消费仍将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对炼化企业来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始终是他们的关注点。

“从2021 年10 月底开始,尤其是11 月4 日欧佩克+第22 届部长级会议之后,国际石油价格涨涨跌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没有再越过10 月25 日的每桶86.70 美元的高位,国际石油市场进入了盘整期。不过,目前国际石油市场看多的气氛浓厚,部分交易商押注2022 年年底油价将涨至每桶250 美元。”王能全指出。

今年的国际油价是否能够飙出每桶100 美元甚至200 美元尚需拭目以待。但可以预见的是,对国际油价涨跌机遇的捕捉,仍将是炼化企业一门长久的功课。

据金陵石化介绍,2021 年,公司原油采购小组通过积极优化原油采购,控制进口原油均价,降低原油采购成本、提升效益。2021 年10 月,为增加重整原料供应,公司增加采购8 万吨巴尤乌当原油;11-12 月,采购了23 万吨巴重、15.5 万吨卡斯。

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金镭博士看来,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未来最大的看点和中心内容是绿色低碳发展。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会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另一方面不可能完全停止使用化石能源,比如可能要对天然气这种清洁的化石能源加大利用。”他说。

2021 年冬季,在持续加强储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供储销一体化建设和行业改革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气暖中华”再一次显现了天然气作为当前我国居民供暖的主要依靠力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的预测,2021 年冬天至2022 年春天,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为1750 亿m3,比2020 年约增长200 亿m3,增速为12.9%。

2021 年12 月19 日,中国海油广东大鹏LNG 有限公司迎来满载6.5 万吨碳中和LNG 的“木兰花”轮。这是中国海油首次向香港特别行政区供应碳中和LNG。2019 年,中国海油率先在国内引进“碳中和LNG”资源,开创了中国天然气行业碳中和实践的先河。

油之后,有方向

2021 年12 月7 日,北京冬奥会火种灯、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轻、固、美”的“飞扬”火炬、体现冬季自然景观与火炬接力所承载的热情欢快气氛的火炬手制服等,一经亮相吸睛无数。

冬奥火炬“飞扬”的外壳是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攻关团队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火炬外壳在高于800 摄氏度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破解了火炬外壳在1000 摄氏度高温制备过程中起泡、开裂等难题。

一个星期后,12 月14 日,中国石化又发布了“新式武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安保民警防寒衣装。这批防寒衣装的保暖“内芯”70%采用了由仪征化纤研发生产的新材料——多品种功能性涤纶短纤维制成。

神奇的新材料,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了我国石油化工企业问鼎行业领先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境界。

“我国石化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的关键期,尤其是基础化学品产能过剩严重、高端新材料和功能化学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调结构。面对这一难题,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正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针对少数‘卡脖子’的瓶颈开展科技攻关。”傅向升表示。

我国原油蒸汽裂解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可谓又一重磅技术突破。作为中国石化的重点攻关项目,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的试验成功可直接将原油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化学品,即“油转化”。这一被称为“麦子直接做面包,原油直接转乙烯”的技术,对我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油到化,出神入化!

2021 年11 月26 日,中国石化宣布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高收率烯烃催化裂解技术获得2021 年度美国《烃加工》杂志最佳石油化工技术奖。这是一种生产乙烯、丙烯等高价值化学品的新工艺,可将石油炼制、煤化工等过程中副产的低价值烯烃高效转化,从而大幅增加乙烯、丙烯等高价值化学品产量,同时显著降低能耗和碳排放。该技术每加工100 万吨副产低价值烯烃可产出乙烯、丙烯等高价值化学品81.3 万吨,整体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经济价值巨大。

油之后,有方向,有技术,有支撑!

对高端新材料、新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我国由石化大国向强国迈进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石化下属炼化企业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根据集团公司提出的“油转化”“油产化”“油转特”路线,做大化工应该是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他们现在已经更加重视降低成本,生产更多高附加值化工产品获得更大效益。

油化结合,减油增化,传统炼油企业一步一个脚印。

以加工传统俄油起家的大庆石化炼油厂,现在已经完成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并且开工投产1 周年。该厂积极探索实践“分子炼油”理念,逐步实现烃类物流的定量分析和定量利用。该厂积极推进“减油增化”,利用加氢裂化装置较强的裂化能力,提高装置加工负荷,降低柴油组分产量,缓解加工俄油后柴油十六烷值不足的矛盾,保障了化工原料供应量。

2021 年,在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乌石化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着力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要求,各装置安全平稳生产,加快“控油增化”工作步伐,有力推动了转型升级和效益提升,1-10 月实现盈利9.89 亿元,创效显著。

油化结合,减油增化,目标是向着更高更强。

按照“世界领先”和“国际化、高端化、区域化、差异化”的定位,镇海炼化坚持炼油一体化发展,产业集约化发展,按照少油多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少产成品油,多产乙烯原料和烯烃产品,扩大炼油、乙烯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强做优做大镇海基地,提高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形成规模效应。

DISCOURSE

炼油、乙烯能效提升,发展CCUS、氢能……炼化企业各有抓手,向着更加绿色低碳。

“30·60”,有底气

2021 年11 月28 日,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当晚11 时40 分,主装置区土建施工完毕。距离11 月17 日,该项目罐区球罐搭建第一根立柱仅仅用了12 天。

国内第一个百万吨级CCUS 项目花落齐鲁石化—胜利油田。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全链条CCUS 示范基地。在碳捕集环节,齐鲁石化通过冷却和压缩技术回收所属第二化肥厂煤制气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后的液态二氧化碳纯度能达到99%以上。

在齐鲁石化新闻中心主管王永军看来,节能减碳、降碳已然成为一片巨大的蓝海,暗藏着化工行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变革。

自2020 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迄今一年有余。一年多来,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开启节能降碳加速度,奔向低碳未来。

节能降碳,能效比拼。

2020 年,在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评选中,青岛炼化连续第9年在原油加工行业拔得头筹,创造了原油加工能效领跑的奇迹。“十三五”期间,公司通过对标分析与技术攻关,优选并实施了38 个能效提升项目,累计投资达8000 多万元,节能量达2.4 万吨标煤/年。2020 年,青岛炼化的水效也脱颖而出,树起了水效在原油加工行业中名列首位的红旗。2021 年8 月5 日,青岛炼化首次实现了燃料电池用氢工业化生产,助力打造“东方氢岛”。

在乙烯行业,镇海炼化乙烯裂解装置的关键经济技术指标高附能耗达到260.11 千克标油/吨乙烯,创下了投产11 年来的最好水平;公司乙烯装置荣获2020 年度“能效领跑者”称号,连续9年保持行业领先。茂名石化同时荣获了该荣誉称号。

2021 年以来,大庆石化炼油厂动力站车间开展对标管理、降低能耗工作,通过工艺调整,循环水减少15.5 万吨,节约成本5.1 万元;封堵344 根泄漏的低温预热器管束,彻底拆除电除尘极板,全年可节约电费77 万元。

炼油、乙烯能效提升,发展CCUS、氢能……炼化企业各有抓手,向着更加绿色低碳。

“石油石化行业其实已经做了一些大的调整,像‘三桶油’都在做一些绿色低碳的尝试——制氢、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应用CCUS 技术和天然气等。”金镭说,“将来,石油石化企业对降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投入力度会有所加大,并且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会做一些技术储备。”

“镇海炼化采用热泵、热联合等技术,并加强余热回收和低温热利用,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公司已建立5 套厂内低温热系统,1 套与化工园区低温热联合利用系统,合计年节能12.69 万吨标煤。”镇海炼化生产部节能低碳室副主任刘芝燕介绍说。

“双碳”目标当前,石化行业的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之路已然清晰。目前,各石化企业正在根据国家的低碳行动方案和意见进行具体部署。

据了解,2021 年,中海炼化参照炼化行业重点产品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科学有序推进改造升级,持续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装置运行,充分利用余热、余压、废气,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2021 年,镇海炼化完成中国石化环保管理信息系统碳资产管理模块模型校验和业务验证等工作,下一步将完成各装置碳排放数据填报。

可以期待,未来我国石油石化行业还将涌现更多的低碳发展典型。

责任编辑:郑 丹znzhengdan@163.com

●我国石化产业日益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 供图/大庆炼化

猜你喜欢

炼油炼化
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EPC 项目)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
电气在线绝缘监测系统在炼化企业的应用
仪表控制系统在炼油化工装置的运行与控制
炼化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