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02-21谌丽妃喻林玲李迎丽
谌丽妃,喻林玲,刘 晓,李迎丽,谭 斌△
(1.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16;2.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 401120;3.重庆海关,重庆 401120)
目前,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的中高流行区,而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1]。在我国HBV母婴传播率约为50%,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率则可高达72%~91%[2-3]。因此,采取预防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措施是降低我国乙肝发病率的重要策略。有研究表明,为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联合接种乙肝疫苗(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预防HBV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措施[4-5]。因此,为保护更多儿童免受HBV感染,完善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依旧是我国乙肝防控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区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疫苗免疫后进行血清学监测评价HepB与HBIG联合免疫的阻断效果,并探究了影响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完善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开展现场监测工作、经产前筛查检测HBsAg阳性产妇及新生儿638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由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伦理审查,经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实施。调查时与被调查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为被调查者个人信息保密。
1.1.2纳入标准 (1)2016年6月后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2)产妇产前检测HBsAg阳性;(3)产妇精神正常,可独立完成本研究问卷调查。
1.1.3排除标准 (1)产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2)产妇有精神病史。
1.2方法
1.2.1疫苗免疫 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接种HBIG,并且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完成全程HepB免疫。
1.2.2血清学监测 采集婴儿血液标本,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母亲和婴儿均前往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采集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免费检测HBV感染血清学指标。
1.2.3问卷调查 由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母亲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母亲血清学检查结果、婴儿HepB、HBIG接种情况、血清学检测结果等。经统一培训的数据管理人员严格按双录入的要求录入数据。638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由于家长外出、家长拒绝、信息错误等原因造成失访,仅剩下220例婴儿获得随后的随访调查。
1.2.4观察指标 婴儿采取HepB与HBIG联合免疫、HepB全程免疫措施后检测HBsAg为阳性则定义为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HBsAg阳性率=HBsAg阳性数/婴儿数×100%;抗HBV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 HBsAb阳性数/婴儿数×100%;HepB1接种率=接种HepB1数/婴儿数×100%;HepB1联合HBIG及时接种率=出生后24 h内接种HepB、HBIG数/婴儿数×100%;HepB1-3接种率=完成HepB1-3接种数/婴儿数×100%。
1.3统计学处理 由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数据双录入的方法并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HepB、HBIG接种情况 220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epB1、HepB联合HBIG、HepB1-3接种率分别为99.1%(218/220)、99.1%(218/220)、99.1%(218/220);接种HBIG 1剂次、2剂次婴儿分别占90.0%(198/220)、0.1%(22/220)。
2.2HBsAg、HBsAb阳性率 220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中仅有1例婴儿HBsAg阳性,其阳性率为0.5%;HBsAb阳性214例,阳性率为97.3%;无HBsAg、HBsAb均阴性者。
2.3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 638例HBsAg阳性母亲年龄小于或等于30岁者432例(67.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448例(70.2%),HBsAg阳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2年者429例(67.2%);638例婴儿中自然产者340例(53.3%),出生体重为2.5~<4.0 kg者582例(91.2%)。不同HBsAg阳性母亲年龄、胎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婴儿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n=638)
续表1 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n=638)
续表1 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n=638)
3 讨 论
乙肝传染有三大途径,如性生活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血液传播,其中母婴传播已成为乙肝传染的主要途径,占所有HBV感染的30%~50%。表明防控乙肝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实施科学的母婴阻断措施,对于降低我国HBV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6-12]。因此,实施HepB与HBIG联合接种的策略是阻断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方式。国内外研究表明,为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联合接种HBIG和HepB的免疫策略能有效降低HBV母婴传播的风险[7,12]。但值得关注的是,仍存在一定比例的母婴阻断失败,因此,探究影响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因素很有必要。
本研究共纳入重庆市渝北区638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但由于失访,仅剩下220例婴儿进行了随访调查。通过随访观察HBsAg阳性母亲和新生儿HepB与HBIG联合免疫后的HBsAg携带状况,结果显示,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实施HepB与HBIG联合免疫和HepB全程免疫后,220例婴儿中HepB1与HBIG及时接种率和HepB1-3接种率分别为99.1%、99.1%;99.1%的婴儿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获得保护性抗体的婴儿占97.3%。充分证明了联合免疫的有效性,及时做好HepB与HBIG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
本研究通过分析HBsAg阳性母亲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胎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喂养方式等因素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发现,不同HBsAg阳性母亲年龄、胎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婴儿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虽然未发现对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有影响,但也值得关注。有研究表明,HBV DNA高载量是新生儿HBV感染的危险因素[13-14]。但由于本研究仅有6%的HBsAg阳性母亲检查了孕期HBV DNA,会低估HepB与HBIG联合接种对预防HBV母婴传播的影响,从而未将其纳入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分析。
此外,由于仅使用重庆市渝北区的监测数据,因此,本研究尚存在不足:(1)本项目开展随访期间由于家长外出、家长拒绝、信息错误等原因造成失访,仅剩下220例婴儿进行了随后的随访调查;(2)本研究对HBV母婴传播阻断的影响因素仅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由于本研究中婴儿HepB与HBIG联合免疫后阳性样本量较少及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影响HBV母婴传播阻断的危险因素,因此,没有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