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专业实习生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相关认知的研究*

2022-02-21任俊红陈晓敏凤尔翠戴家振刘巧玲王志琳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3期
关键词:知晓率医护实习生

任俊红,陈晓敏,凤尔翠,戴家振,刘巧玲,王志琳

(1.南京高新医院内科,江苏 南京 210031;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江苏 南京 210038;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预防保健科,江苏 南京 2111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妇产科,江苏 南京 211100;5.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016)

致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感染性强、患病率高、复发率高的性传播病毒,可引起人体皮肤黏膜上皮增生[1],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2]。有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我国就有13.1 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死亡人数高达5.3万[3]。一项纳入约5.1万例中国女性的198项研究的数据显示,25~45岁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高达19.9%[4];随着年龄变化,高危型HPV感染呈现17~24岁和40~44岁双峰分布[5],及时接种HPV疫苗能够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和尖锐湿疣等生殖系统疾病。专家建议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6]。低龄人群接种效果优于高龄人群,性暴露前接种免疫效果最佳,大学生是HPV疫苗接种的重点目标人群[7],医护专业大学生是未来医务工作者,他们的认知和健康行为可以帮助民众提升健康素养。本研究对南京市4所综合性医院的医护专业实习生进行HPV及疫苗的知-信-行调查,了解学生对HPV相关认知程度和疫苗接种意愿与影响因素,为HPV及其疫苗认知的健康教育及宫颈癌预防和HPV疫苗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2月随机调查了在南京市4所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和护理专业1 020名实习生,发放问卷1 02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09份。其中大专647名,本科362名;男212名,女797名;平均年龄(20.00±2.51)岁,男生平均年龄(20.60±2.63)岁,女生平均年龄(20.50±2.62)岁,男女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3,P=0.770)。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根据HPV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现有文献[3-13]报道中具有代表性的认知项目,自行设计调查表,共30个条目,内容包括:(1)人口社会学特征,如专业、性别、学历、亲友是否有医护、亲人是否患有宫颈癌等;(2)HPV感染相关知识,如是否听说过HPV、HPV感染是否通过性接触传播、HPV感染能否被治愈、HPV持续感染是否会导致宫颈癌或尖锐湿疣、宫颈癌是否是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等;(3)疫苗和疫苗接种意愿,如是否听说过HPV疫苗、HPV疫苗的获知渠道、能接受疫苗接种的费用和是否愿意接种疫苗等。

1.2.2调查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后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设有同一指导语,统一现场调查方法,集中培训负责发放和回收问卷的人员。学生以考试形式完成,并当场收回。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 Data 3.2软件进行双录入,进行逻辑查错和一致性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 接受调查的1 009名医护实习生中临床医学相关专业、护理专业人数占比分别为75.5%(762/1 009)、24.5%(247/1 009)。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分别为64.1%(647/1 009)和35.9%(362/1 009),男女学历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HPV相关认知调查 调查人群中HPV知晓率为36.6%,50.0%以上学生不知道HPV感染能否被治愈,认为不能治愈的仅有22.0%,且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其他HPV感染认知项目知晓率均为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5),见表1。

表1 1 009名不同性别医护专业实习生HPV及感染危害的认知[n(%)]

2.3HPV疫苗相关认知情况 宫颈癌的知晓率为56.1%,HPV疫苗知晓率为58.0%,83.1%认为接种疫苗后仍有必要做宫颈癌筛查者,75.8%学生表示渴望了解HPV疫苗相关知识,以上项目检出率均为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HPV和疫苗相关认知获得传播途径 HPV疫苗相关知识主要获取途径依次为学校教育(44.2%)、宣传手册等官方宣传(37.5%)、宣传片等媒体传播(36.8%)、人际交流(32.7%)、社交媒体(32.2%)、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22.5%)、HPV病例(17.1%),其构成虽存在性别差异(P<0.05),但顺次一致。

2.5HPV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85.3%被调查学生表示,愿意接种或者鼓励身边女性亲友接种HPV疫苗。认为影响接种的因素依次为疫苗安全性(65.9%)、有效性(63.4%)、免疫持续时间(62.2%)和价格(50.7%),能接受500元以下疫苗费用的受调查学生为53.2%,其构成虽存在性别差异(P<0.05),但顺次一致。

2.6影响HPV疫苗接种意愿多因素分析 听说过HPV、HPV持续感染致宫颈癌、宫颈癌是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P<0.05);听说过HPV疫苗是促进形成疫苗接种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1 009名医学实习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接种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癌症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女童接种疫苗可望在2059年至2102年消除宫颈癌[8]。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制定全球战略,提出2030年HPV疫苗接种覆盖扩大至90%,逐步消除宫颈癌[9]。然而,我国受众对HPV及HPV疫苗的认知仍处于一个低级阶段,2017年HPV疫苗陆续在国内上市之后,民众对宫颈癌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相关话题多次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10],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的传播。本次调查对象为医护专业实习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既是HPV疫苗接种目标人群,也是未来健康促进的责任者,他们对疫苗的推广进而促进宫颈癌的免疫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医护专业实习生宫颈癌、HPV和HPV疫苗知晓情况 本研究受访的1 009名医护专业实习生中宫颈癌知晓率为56.1%,HPV知晓率为36.6%。高于赣州市大学生宫颈癌知晓率(7.5%)和HPV知晓率(6.3%)[11],高于陈云霞等[12]调查的安徽某院校大学生HPV知晓率(21.07%)和赖江宜等[13]调查的220名杭州市女大学生HPV知晓率(25.9%);低于赖江宜等[13]调查的805名女大学生HPV知晓率(61.1%)、HPV知晓率66.6%,低于阎彤菲等[14]对新疆某医学院485名女生的宫颈癌和HPV总体知晓率的61.4%,低于文献报道的国外大学生的认知程度(一般在50.0%左右,而在美国甚至高达75%~89%[15])。 另外,本研究调查的797名女生与212名男生相比,宫颈癌和HPV知晓率女生均明显高于男生,女生宫颈癌和HPV相关认知较高,与赵宏等[16]调查的高职院校女生HPV知晓率的58.7%结果一致。有研究显示,58%的监护人表示“预防宫颈癌”是主要接种原因[17]。这些都提示宫颈癌和HPV知晓率还比较低,而且存在地区、性别的差异。

关于HPV感染途径和感染后的危害认知情况,如认为HPV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会引起子宫颈病变等感染危害情况,女性高于男性,几乎所有本研究中相关调查项目的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关HPV感染风险因素相关认知,认为吸烟、多个性伴侣、其他生殖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等为危险因素者女生高于男生,只有不使用避孕套外,男生高于女生,所有条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人群中HPV疫苗知晓率为58.0%,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与现有文献报道的国内人群知晓率(24.0%~45.0%)[18-22]相比,相对处于较高的水平。认为接种疫苗后还需要采取保护措施过性生活、认为接种疫苗后仍有必要做宫颈癌筛查,希望了解HPV疫苗相关知识等,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中的调查对象为医护专业实习生,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经历,与普通人群相比,有机会接触有关HPV等知识,其他人群中知晓率可能更低,由此可见,HPV疫苗知晓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2医护专业实习生HPV和HPV疫苗有关认知的获得途径 本调查结果显示:HPV和疫苗相关认知获取途径,按照比例高低排序为学校教育、官方宣传、媒体传播、来自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HPV病例(比例分别为44.2%、37.5%、36.8%、32.7%、22.5%、17.1%)。本研究结果显示,HPV相关认知和疫苗相关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提高大学生相关认知水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宣教,充分利用好以学校教育、宣传手册和媒体宣传等。在校期间,可以针对学生开展相关讲座、系列主题活动或知识竞赛等提高相关认知的知晓度;专业课程中也可以适当加入有关HPV的认知和预防感染等措施。有研究显示,对疫苗认知程度高的妇女疫苗接种率也大为增加,发展和评估子宫颈癌和疫苗相关认知的健康教育促进策略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需求[23]。

另外,调查发现女生对有关HPV和疫苗的认知水平高于男生,也表现出更想了解相关知识,但HPV是性接触传播感染,提示还需要更多的对男生做好相关的健康宣教。相关卫生健康部门和权威专家也可以通过宣传手册、电视等为大家传播相关认知和最新信息。通过全社会的重视及有效的宣传教育策略,提升医护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发挥医护专业学生的健康教育的辐射作用,可以提高人群整体认知水平和HPV疫苗接受度。

3.3影响医护专业实习生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免疫持续时间是影响疫苗接种的重要因素[24]。本研究中60.0%以上受调查者认为影响疫苗接种前3位因素依次为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免疫持续时间;有50.7%的受访者认为与疫苗的价格有关,关于疫苗接种价格,能接受的费用<500元占53.2%;基于接种意愿视角,加强疫苗有效性、安全性和降低疫苗价格,可能会增加疫苗接种行为。该研究中愿意接种或鼓励身边符合接种HPV疫苗的女性亲友接种的检出率(82.1%),与现有国内文献报道的49.0%~81.0%[9,12-13,16-20,25-26]比较,处于较高水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说过HPV、HPV持续感染可致宫颈癌、听说过HPV疫苗是促进形成疫苗接种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受访女孩父母/监护人中,92.6%不知道疫苗需要接种3剂,监护人对HPV疫苗的认识程度亟待提高[27]。认为种族、家庭收入、家庭教育程度和HPV的认知水平对免疫接种率有显著影响[28]。BODSON等[29]认为疫苗接种最常见的信息来源是为医生/专业医师(95.0%)、家庭成员或朋友(80.6%)和电视(77.2%),利用大众媒体、家庭成员和朋友作为疫苗接种的健康倡导力量,有助于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结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认为改善经济状况和(或)改变用于疾病预防支出的观念,利用大众媒体、家庭成员和朋友作为疫苗接种的健康倡导者的力量,加大健康宣教力度,让疫苗受众充分认识免疫预防在宫颈癌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健康教育,消除受众对HPV疫苗安全性等的顾虑,在接种疫苗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快国产疫苗的研发、降低接种费用,有利于加大推广应用是提高接种意愿、促成接种行为提高。

综上所述,医疗护理专业实习生中宫颈癌、HPV和HPV疫苗相关认知还需要提升;接种意愿相对比较高;女生的相关认知水平高于男性,更希望了解HPV疫苗相关知识。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免疫持续时间和价格是影响疫苗接种意愿的重要因素,除官方宣传和媒体传播外,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是提高认知水平、提高疫苗接种意愿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也有益于HPV疫苗的推广。

猜你喜欢

知晓率医护实习生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