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10年我国姑息照护的研究现状及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2-02-21吴欣澎谢仙萍苗华丽

循证护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姑息发文可视化

吴欣澎,谢仙萍,苗华丽,张 玲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030024;2.山西白求恩医院

姑息照护(palliative care)伴随着临终关怀而兴起,是由Balfour提出的[1]。在国外一些国家,当治疗手段对疾病的进展不再产生有效作用时,享受姑息照护被认为是人应当拥有的一项基本权利[2]。美国姑息治疗协会认为,姑息治疗是为罹患严重的不可治愈疾病的病人提供支持性照护,通过对病人进行积极的评估,减轻病人的痛苦[3]。姑息照护与临终关怀不同,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为处在临终期的病人,而姑息照护的对象为明确生存期后的处于任意某一阶段的病人,姑息照护为临终关怀的一种衍生,是介于放弃和抢救之间的第3种手段[4]。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有需要的病人应尽早进行姑息照护,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5]。姑息照护的内涵:①缓解病人的疼痛及其他使其感到不适的症状;②肯定生命;③不干涉病人的死亡进程;④尽可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⑤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照护小组以满足病人的照护需求;⑥病程早期提供姑息照护以及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对病人进行更好的管理[6]。研究表明,姑息照护不仅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提高照顾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7-8]。国外学者Kluger等[9]对帕金森病病人进行姑息照护取得较大进展,Katz等[10]研究也证明姑息照护有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姑息照护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已较为成熟,国外已有多项研究把姑息照护纳入病人的疾病管理中。近年来,我国在姑息照护方面的研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文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姑息照护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了解我国姑息照护的研究动态,梳理姑息照护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为今后临床医务人员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选择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发表的全部相关文献,检索日期为2021年2月5日。以 “姑息照护”“姑息护理”“姑息关怀”为检索词,采用主题、文章题目、关键词相结合方式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范围确定为医药卫生科技,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 473篇。纳入与主题相关且信息完整的文献,排除会议摘要、内容不全、内容重复及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729篇。

1.2 统计分析方法

将文献相关内容用Excel表进行保存与整理,内容包括文章题目、发表年份、作者、发表期刊等基本信息。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BICOMB 2.0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分析,建立共词矩阵,并运用gCLUTO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不断对类群数进行调整,最终确定聚类数,并绘制可视化矩阵和曲面图。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年份

2011年—2020年共纳入729篇文献,其中2011年发文量为35篇,约占总发文量的4.8%,2018年发文量最高为138篇,约占总体发文量的18.9%,虽有波动,但发文量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详见图1。

图1 文献发表年份分布

2.2 发文期刊

本研究共纳入717篇期刊文献,通过对发文期刊的分析,共有165种期刊刊发过相关主题文章。发文量排名居前10位的科技核心及以上期刊占54.5%,发文量最高的期刊为《护理研究》,共35篇。详见图2。

图2 文献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分布

2.3 发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

共有366位作者发表了相关主题文献,根据作者所属单位进行统计分析。 在我国的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分布,其中江苏、四川、河南、云南、上海的发文量居前5位,江苏及四川发文量均为100篇以上。发文量居前5位的地区发文量约占总体的43%。发文量较少的地区为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甘肃、贵州、海南、青海,占总体发文量的3%。

2.4 发文高频关键词

纳入文献中共有606个关键词,根据Donohue的高低频词界定公式T=[-1+(1+8Ⅱ)1/2]÷2[11]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判断。其中本研究的Ⅱ值为430,计算T值为28.83,由于关键词离散程度大,考虑到可操作性,选取出现频次累计率占前43.27%以上的关键词,共计21个。详见表1。

表1 排名居前21位的关键词分布(n=606)

2.5 研究热点

利用gCLUTO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双聚类分析,最终绘出可视化矩阵图和可视化曲面图。可视化矩阵图见图3,可以看到以图中2条横线作为分界线,将高频关键词分为3类。而3类高频关键词又分别对应可视化曲面图中的3个山丘(见图4)。通过不同山丘的高度、体积及颜色来判断分析结果。其中体积越大则代表研究对象越多,高度越高则代表此类研究对象的相似度越高。山丘的颜色主要为浅蓝色、深蓝色、绿色、黄色、红色这5种颜色,不同颜色代表类内相似度存在不同的差异。按照颜色深浅顺序,蓝色最浅代表此类研究变异程度大,红色最深则代表此类研究变异程度小。从图4中可以得出0类山丘的高度最高,体积适中,颜色为黄色到红色的过渡色,则代表此类文献相似度高,变异程度小,高频关键词的相似度标准差较小。1类山丘的高度适中,颜色较0类浅,代表此类文献内高频主题词相似度标准差较0类更大;2类山丘体积最大且颜色最深为红色,则代表此类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多且高频关键词的相似度标准差很小。综合可视化矩阵图和可视化曲面图,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姑息照护研究存在3个热点:①姑息照护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如崔桂琴等[12]对52例病人进行个体化心理干预的姑息护理,结果证明此方法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情绪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以及抑郁水平。②姑息照护的相关影响因素。刘小英等[13]对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姑息照护的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焦虑、抑郁水平及并发症个数为重要影响因素。③护士群体对姑息照护认知的相关研究。如周新华等[14]进行了一项对肿瘤科护士姑息照护现存认知的质性研究,结果证明研究对象对姑息照护持积极态度。

图3 姑息照护关键词可视化矩阵图

图4 姑息照护关键词可视化曲面图

3 讨论

3.1 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1975年姑息照护第一次在维多利亚医院实施后于1998年传入我国[15]。由于我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初始阶段发展缓慢,文献检索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出现第1篇相关文献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思想的进步,姑息照护的发文量也逐年增加。根据本次统计,2011年姑息照护的发文量为35篇,2018年发文量为138篇。由此可见,近10年姑息照护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表明公众、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于姑息照护认知的转变,预示着姑息照护未来在我国将会有蓬勃的发展前景。

3.2 文献发文期刊不均衡

本研究显示共有165种期刊刊发过此类文章,在发文量居前10位的期刊中,科技核心及以上等级期刊有5种。且护理类杂志的刊文相对于其他类型杂志的数量较少,质量不佳。因此,各级医疗单位应鼓励护理人员积极进行该领域研究,进一步提高文献质量,可对文献质量标准进行控制,以期撰写更多高质量文献,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3.3 发文地区分布分散

近年来,姑息照护的相关研究增长迅速,但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据统计,姑息照护的相关研究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有分布,其中江苏、四川、河南、云南、上海发文量居前5位,发文量高的原因可能与当地经济水平高、相关政策扶持以及当地群众的思想认知较为开放有关。而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甘肃、贵州、海南、青海则相对处于劣势,且研究内容较为浅显,不同地区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加强与姑息照护发展良好地区的相关交流,吸取先进经验。此外,还应加大高校对相关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医院应组建优秀护理团队,从而促进姑息照护的进一步发展。

3.4 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是指一段时间内某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增多的一种现象,热点代表着某段时间内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而关键词是一篇文章重点内容和主旨的一种体现,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矩阵图及可视化曲面图可以发现某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本研究统计,姑息照护主要应用对象为癌症及慢性病病人,其中最主要的应用对象是在癌症病人,包括肺癌、血液肿瘤、肝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疾病。相关研究报道表明,由于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肿瘤为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6]。根据2018年GLOBOCAN发布的数据,中国癌症标化死亡率位居全球第12位[17]。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2030年)》中包括了癌症预防及治疗的专项行动,这表明我国对于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而姑息照护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病人经济负担[6],发展姑息照护被认为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经过研究热点分析,目前我国的姑息照护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姑息照护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②姑息照护的相关影响因素;③护士群体对姑息照护认知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显示0类聚类的关键词包括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等。因此,建议未来可以将姑息照护应用于临床的各个方面,探究姑息照护对病人身心状况及社会等方面的不同影响。1类聚类的关键词包括姑息照护、影响因素、焦虑等,主要探究姑息照护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可发现姑息照护与临终关怀有密切的关系,临终关怀为姑息照护的基础,姑息照护和临终关怀对改善病人的身心问题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缓解病人心理压力及恐惧心理。而姑息照护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很多影响因素,目前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影响姑息照护需求的因素为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未来应加强对其他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2类聚类的关键词包括护士、认知、人文关怀等,主要研究对象为护理人员。有学者认为,人文关怀是现代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8],由于护理人员自身的特点,使护理人员成为医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而加强护理人员对姑息照护方面知识的了解,促使护理人员提高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更有利于姑息照护的持续发展,因此,未来可对护理人员进行更多关于姑息照护方面知识的讲授,使广大护理人员对姑息照护有更深刻的认知。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文献分析,得出近10年我国姑息照护共有3方面的研究热点,对今后我国进行姑息照护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只纳入了中文数据库,未纳入英文数据库,样本量有限;并且未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今后可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期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姑息照护的研究热点,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姑息发文可视化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照护和临床关怀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