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机械臂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

2022-02-21刘伟佳郎英彤

科技信息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值仿真

刘伟佳 郎英彤

摘要:根据柔性机械臂强耦合性,强非线性的特点,本文将系统分解为慢变和快变两个子系统,针对慢变子系统,设计滑模控制器实现端部转角的轨迹跟踪,并忽略掉快变子系统,用ACLD结构主动控制方法来抑制系统的弹性振动,进行仿真比较这两种控制方法的抑振效果。为柔性杆件运动过程中的控制问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柔性机械臂;ACLD梁;滑模控制;数值仿真

0引言

由于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机制,其自适应性使得系统中变结构控制中的参数变化,外界的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摄动对滑模不产生影响。学者们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应用到了对柔性机械臂的控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ACLD单柔性机械臂系统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不仅要进行轨迹的控制而且还要控制柔性部分产生的弹性振动。目前对于机械臂系统已提出自适应控制,计算力矩法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多种控制方法。但对于ACLD结构的轨迹跟踪问题研究还相对较少。

1 建立ACLD梁模型

1.1 ACLD梁的描述及基本假设

本文考虑ACLD结构的矩形梁具有拉(压)、弯曲、剪切的特性。为有源约束阻尼结构各层的几何位置关系。其中最上层为约束材料层,接下来是粘弹性材料层,然后是压电传感器层,最下面是基层梁。约束层的厚度、粘弹性层的厚度以及基层梁的厚度分别用h1h2h3来表示,在建模的过程中,基于下列假设:

1)横截面上所有点的横向位移均相等;

2)只考虑粘弹性层的剪切变形情况;

3)基于线弹性理论进行分析;

4)ACLD结构梁各层的厚度和密度均为常量;

5)将压电传感器层与梁看作一个厚度。

ri是第i层在惯性坐标系下在距坐标原点为X位置处点的位置矢量:

其中为坐标转换阵;θ为动坐标系转过的角度。

是第i层在动坐标系下距坐标原点为X位置处点的位置矢量 ,其表达式为:

这里,uoi、uf i分别为第i层的初始位置矢量与弹性变形矢量。

1.2变形关系

各层间的变形几何关系:三个层的纵向伸长分别用u1u2u3来表示,w,x为w对x求一价偏导,则粘弹性层的剪切应变γ为:

粘弹性层的纵向伸长u2为:

其中: ;

qw1表示原点弹性角,qw2表示终点弹性角。

1.3  ACLD梁的动力学方程

由lagrange方程,

其中,

q是广义坐标,包括刚性转角θ及代表柔性模态的坐标;

Q是广义力,包括压电力,广义惯性力等;

L值可通过下式得到:

L=T-U-V

其中,T是动能,U是弹性势能,V是重力势能。

ACLD梁的动能T可表示为:

q、M——广义坐标及质量矩阵。

ACLD梁的应变能u可表示为:

K——刚度矩阵。

ACLD梁的势能V包括集中质量的势能和梁的势能,其表达式为:

基于假设模态法和lagrange法建立ACLD结构单柔性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

2 数值仿真

为验證所设计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本部分将对ACLD结构单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各项参数如下:

柔性机械臂的参数及负载情况如下:

机械臂的质量M=0.0931kg,弯曲刚度EI=1220N·m,端部负载ms=0.005,柔性机械臂的期望轨迹:θd=sin(πt),慢变子系统参数的选取1200。

3 结果分析

系统在控制律及ACLD结构主动控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柔性梁的轨迹跟踪和弹性振动的抑制。轨迹跟踪误差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由图1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弹性振动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端点位移的振幅平稳地衰减,并趋于零,即为最优控制和ACLD结构主动控制下的端点运动轨迹曲线,通过对比慢变子系统滑模控制器作用下的ACLD结构主动控制及最优控制的控制效果可知,所设计的ACLD主动控制能够很好的实现振动的控制,且相对平滑。

参考文献:

[1]徐亚兰, 陈建军, 刘珍. 压电柔性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6(3)

[2]王东署,张文丙.机器人计算力矩不确定性的神经网络补偿控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2):417-419

[3]陆佑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74-306

[4]谢箭,刘国良,颜世佐,徐文福,强文义.基于神经网络的不确定性空间机器人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宇航学报.2010,31(1):123-129

[5]刘明,邹建奇.具有被动约束控制装置的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分析.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23(3):9-11,31

[6]洪洲.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与仿真.计算机仿真.2010,27(5):178-181

课题来源: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猜你喜欢

数值仿真
多自由度本船操纵运动仿真
基于VOF方法小型赛车燃油晃动数值仿真
电控旁通阀涡轮增压器匹配计算研究
流道引流对风洞试验段轴向静压因数的影响
民用飞机水上迫降数值仿真研究进展
分析,自适应控制一个有乘积项的混沌系统
“多媒体—工程案例—数值仿真”模式结构抗震原理教学探讨
导弹油箱燃油晃动仿真分析
鼻尖状态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