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汲取养分,在交流中得以提升
2022-02-21魏秀珍
魏秀珍
摘 要:温儒敏教授说“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了培养这颗“种子”,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快乐读书吧”作为代表性的新栏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在现实教学中,如何利用“快乐读书吧”把课外阅读扎实有效地落实下去?笔者以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为例,从“任务驱动,立足单元明要求”、 “开展阅读,注重过程抓落实”及“成果展示,多元评价促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科学、可行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阅读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都是不言而喻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因而,温儒敏教授说“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了培养这颗“种子”,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快乐读书吧”作为代表性的新栏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意义。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只是对导读比较感兴趣,但却很少去关注:学生究竟读得如何?他们会有哪些收获?他们有没有按照读书计划或阅读方案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笔者认为,阅读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有效引导,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来谈谈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真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培养阅读的习惯。
一、任务驱动,立足单元明要求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从前有座山”,并以一个类似“讲不完的故事”的语言游戏为导语,既符合民间故事口口相传的特点,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在这次的“快乐读书吧”中,没有向学生指定具体的书目,只是指向了“民间故事”这一方向。那么,究竟应该先读什么呢?中国民间故事?还是外国民间故事?孰先孰后?笔者认为,我们的学生当然还是应该先读自己国家、自己的民族流传下来的经典。于是,在进行单元导读的时候,笔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发动学生自主购买了《中国民间故事》的合集。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具有多样性,并不指定出版社或版本,只要是正规的即可,只要是《中国民间故事》的合集就行。同时,也鼓励学生一起准备“快乐读书吧”中提及的《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
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书本,也为了让阅读真正有成效,在导读课上,笔者便引领学生一起制定了阅读展示方案。展示方案的制定,既是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是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更是梳理方法、指导深度阅读的途径。展示内容的形式多样,有写,有画,有照片,也有口头讲述,亲子合作等。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充分利用家亲会,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并公示了孩子的阅读任务清单。具体如下:
《中国民间故事》阅读任务清单
二、开展阅读,注重过程抓落实
要开展有效的阅读,仅仅依靠阅读任务显然是不够的。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同学阅读时甘之如饴,有的同学阅读时却如同嚼蜡;有的同学能够深入文本,有的同学却只能浮于表面。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书本,在本次“快乐读书吧”活动中,笔者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采取了多种措施,从学校到家庭,较全面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班级阅读,书香弥漫
因为有了前期的任务驱动,再加上《中国民间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很多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总会把书拿出来,津津有味地进行阅读。每每这个时刻,笔者便会拿出手机,拍摄下阅读的情景,保留美好的瞬间。行动是最好的榜样,渐渐地,更多的同学加入了进来,班级中阅读的氛围也在时间的推移中一点一点浓厚了。为了推动更多学生投入到阅读中来,午读时,笔者也会拿出书来,坐在讲台前静静地阅读。在那二十分钟里,老师、学生都沉浸在书中,为机智的七兄弟暗暗叫好,被马头琴的传说而感动,想跟随猎人一起去旅行……浓郁的书香,便在这安静的环境中默默地浸润了老师和同学的心灵。
除了安静地自主阅读,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地与同学交流,可以分享收获,也可以解决疑惑。于是,同学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发现不同版本的封面不同,发现有些故事内容有差别。更多时候是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或情节,分享对某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看法,分享故事的启示。
(二)课外延伸,读中成长
统编教材中开设“快乐读书吧”栏目,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并从中去学习阅读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从这一点来说,如果学生阅读的时间仅仅局限于学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将书带回家,在完成作业之余,也能够随时打开书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很多的孩子真正投入到了阅读之中,家长对孩子的变化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中,甚至与孩子坐在一起,陪伴着孩子阅读,与孩子共同讨论书中的故事;还有的家长带领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寻找与《中国民间故事》有关的书籍,让孩子真正沉浸到了書海之中。此时,笔者会不定时地在班上进行小结,展示家长拍摄的画面。如此直观的鼓励,也大大刺激了学生和家长的阅读欲望与合作欲望。
(三)读中动笔,记录感悟
徐特立先生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确是这样,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总会对某些片段留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总会对某些片段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这个时候如果能够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圈点,那么阅读的成效一定会更加明显。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在阅读的时候是不愿意动笔去记录的,而随着阅读的加深,前面的印象就会逐渐被冲淡,甚至留下的印象或自己的思考也会渐渐地减弱,甚至消失。如何让学生真的动笔呢?在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结合学校的读书记录本,坚持去完成每日记录。在遇到精彩片段时,将它们摘抄下来,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写一份读后感。除此之外,还鼓励学生在阅读完成之后,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制作阅读小报或思维导图。同样,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笔者依旧会结合班级激励机制进行点评和小结,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真正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获得知识。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多同学都留下了自己阅读的印迹,也完成了不少优秀的片段摘抄、读后感,以及精美的阅读小报等。并把这些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图书角。
随着图书角的作品越来越丰富,学生的阅读劲头自然也越来越足。他们还会时不时围在图书角,评评这份有哪些优点,说说那份还可以增加点什么,或是发表的观点是否合理。此时,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还是设计、交际、理解与表达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了。
三、成果展示,多元评价促发展
在一些教师的眼中,阅读完指定的书目,“快乐读书吧”的任务也就相应结束了。因此,他们在布置学生阅读时,总会将导读作为重点,注重让学生读起来。而在检验学生阅读时,却往往都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学生认真去阅读,却没有一个平台展示。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必然会产生一个念头:其实老师布置的阅读是可有可无的,反正老师也不会检查,更不会知道我读得怎么样。要知道,统编版教材开设“快乐读书吧”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其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如果没有检验,学生的阅读便没有了落实,也就容易失去动力,无法真正提高阅读的兴趣,那又何来“阅读的快乐”呢?
就本次“快乐读书吧”而言,从布置阅读任务开始,到阅读基本完成,前后经过了两周多的时间,大部分学生都深入地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对书中的民间故事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一段阅读历程中,学生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自发形成了相互比赛、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而与家长的亲子共读,更是让阅读的种子在家庭中落地生根。此时,学生急需一个展示的平台,将自己的阅读所获与同学们分享。这既是检验学生阅读成果的最好时机,又是揭示民间故事特点,提炼、渗透阅读方法的最好时机,同时,还能通过这次展示,将学生引向更加广泛的民间文学阅读中去,真正实现“快乐读书吧”的“1+X”,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为此,笔者精心设计并实施了一节《中国民间故事》阅读成果展示课,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给学生注入了持续阅读的动力。
在本堂课中,笔者与学生一起回顾了阅读的历程,展示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阅读照片,也展示了一些优秀的读书记录及阅读小报。我们明显地看到,同学们眼中的光被点燃了:被展示照片或作品的同學眼中闪耀的是骄傲与自豪的光;没有被展示的同学眼中,是羡慕与惊叹的光。当然,这仅仅是课堂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笔者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相继开展了“概述故事”“人物拼盘”“阅读PK”“情节再现”和“读有所感”几项活动。所有活动均以小组形式开展,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整节课,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在竞赛之前,笔者还注意提醒学生,要认真听、仔细想,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不仅是在比赛学生阅读及理解文本的能力,对学生的听力及语言表达也是一次极好的训练。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中去提炼出了阅读民间故事的六大方法:要抓住核心,把长故事概括成短故事;要抓住人物的个性与共性,品味人物形象;要学会从阅读中积累相关的知识;要展开想象,走进作品,感受阅读的乐趣;要一边读一边想,要有自己的感悟;要在阅读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努力去解决。在课堂上,将这些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如右图:
在评选了竞赛优秀小组之后,笔者还根据板书,告诉学生,其实这不仅仅是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方法,阅读其他国家的民间故事时,如果也用上这些方法, 将会让自己的阅读有更大的收获。并鼓励学生课后去阅读《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相信他们会爱上民间故事,爱上阅读。
总之,“快乐读书吧”这一重要板块,是统编教材中的新栏目,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新窗口,我们应该关注学生阅读的全程,不仅重视导读,也要重视阅读过程,更要重视读后的交流,让学生真正投身到阅读中去,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真正获得提升,并渐渐地爱上阅读,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单位: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广东 东莞 52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