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效果观察
2022-02-21刘志君
刘志君
【摘 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后接受不同康复治疗, 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综合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能够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起到更好的改善作用, 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预后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on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LIU Zhijun Dingtao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Heze Shandong 274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Methods:94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received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comprehensive funct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massage an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Key?Words】Acupuncture and massag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Stroke; Hemiplegia; Prognosis
中老年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 脑卒中属于一类多发的神经系统病变, 脑卒中经救治存活的患者会存在比较多的并发症,偏瘫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1]。中医干预当前逐渐成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干预的重要方法, 本研究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9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接受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针灸推拿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4例, 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27例, 女20例,年龄55岁~65岁,平均年龄 (60.28±5.36) 岁;对照组,男25例, 女22例,年龄55岁~65岁,平均年龄 (60.59±5.14) 岁。全部患者均排除严重认知障碍, 病情处于稳定阶段。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仅实施康复治疗, 主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练习控制髋关节、膝关节、躯干肌, 进行步态、站坐平衡、重心转移训练, 指导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练习, 每次持续40min, 每天练习2次, 持续2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针灸及推拿治疗: (1) 针灸:穴位选取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顶旁边1线及2线、双侧枕下旁线、顶中线。消毒穴位后保持和头皮呈15°进针, 快速刺入后实施捻转补泻法, 频率保持在每分钟200次, 持续进行1min, 留针半小时, 留针期间间隔10min行针一次。(2) 推拿:患者保持平躺, 通过点按法、拿法、揉法按揉患者头面部以及颈部各处穴位持续5min;患者保持平躺,对患者偏瘫侧的上肢通过点揉法、按法、擦法、振法、滚法、摇法进行持续推拿10min;患者保持坐位, 以上肢推拿相同的手法对下肢各处穴位进行持续推拿15min。推拿中最大程度进行主动运动, 指导患者进行均匀呼吸, 叮嘱患者推拿时不要闭气用力。针灸和推拿每天2次,持续治疗5天间隔2天,一个疗程持续2个月。
1.3 评价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在治疗前后分别利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FDS)量表进行, 评价内容有言语、面瘫、上下肢肌力、手肌力、意识、水平凝视功能、步行能力, 总分最高45分, 神经缺损程度和得分呈正比。综合功能评价:在治疗前后分别利用功能综合评定 (FCA) 量表进行, 涵盖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总分108分,综合功能和得分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综合功能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综合功能评分均有升高, 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脑卒中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如炎性因子、血液黏度高、内皮细胞损伤、组织缺血缺氧等,在诸多因素作用下脑组织局部破坏和受损而引发肢体偏瘫等功能障碍,具有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脑卒中的类型来合理选择。临床研究证明[2-3],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若在发病后未及时控制和治疗,则可能导致损伤不可逆转,所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4-6]。
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主被动训练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使患肢获得良好营养状态,预防肌肉萎缩、肌张力降低和关节强直出现,有助于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7-8]。
中医对于脑卒中的分析认为其发病机制为气血逆乱、劳倦内伤、正气亏损,由于经络阻滞、气血逆乱对脑部形成损害,从而出现脑卒中表现。通过中医推拿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具体是借助手法的作用力刺激肌梭感觉器, 同时向脊髓后角传导,并且经感觉运动向中枢系统传输,最终起到局部肌肉调节以及临近血管调节的效果,达到治疗的目的[9-11]。推拿治疗中手法多种,可以灵活运用,合理调节强度以及频率,对外周神经元节律性运动形成影响,加快恢复肌肉功能,帮助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提升。另外通过实施针灸治疗,头针刺激能够帮助脑部病变得到缓解,改善临近神经兴奋程度,实现脑血管痉挛状态的缓解,加快恢复休克神经细胞[12-13]。通过实施康复锻炼,借助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加快患者肢体血循环,增强患肢营养获取水平,延缓肌张力下降,避免出现关节强直以及肌肉萎缩表现。不过单一实施康复锻炼效果发挥较慢,且如果患者缺乏良好依从度,康复效果也会受到影响[14]。本研究观察组接受持续2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综合功能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相较于单一实施康复锻炼,联合推拿及针灸能够加快恢复患者神经功能,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联合康复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扬,许建霞.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影响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114-115.
[2] 李红凯.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4):427-428.
[3] 刘洋,宗涛.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后偏瘫43例[J].环球中医药, 2017,10(2):231-234.
[4] 付海涛.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146.
[5] 陈杰.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7):20-22.
[6] 徐冬.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3):103.
[7] 周剑英,石丽琼,陈奇刚,等.推拿治疗结合康復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痉挛肢体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1):90-92.
[8] 王史健,冯玲.脑卒中偏瘫患者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功能改善及疗效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7,24(3):218-220.
[9] 王才利.巨刺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10] 李军.中药泡洗联合针灸推拿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8):41-42.
[11] 刘慧影.药物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价与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4):46-47.
[12] 张开清.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浅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148.
[13] 黎杰.针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4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