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原始到进化再蜕变,方能抽丝剥茧

2022-02-21刘肖芬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4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刘肖芬

【摘要】抽取有效信息是指在原有的信息情境中,找到特定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领域的语言。本文通过分析教材关于问题情景的呈现方式和学生易错的现象,提出有关“抽取有效信息”的策略。在抽取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不会重组、不会筛选、不会分析、不会表达”的现象。因此提出了“巧用数学原始形态,找到教学生长点;巧建数学进化模型,找到教学关键点;巧变数学生活问题,找到教学链接点”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抽取信息

关于问题解决的例题,人教版低年级教材出示 “知道了什么?”,中高年级教材则出示“阅读与理解”。抽取信息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如何对数学信息抽丝剥茧,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学生抽取信息时依赖教师的讲解,这无疑是对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是不利的。因此,抽取有效信息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关于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

《新教材》创设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方式:

外显问题情境一般以学生熟悉的背景为元素,结合文字、数学符号、图形、图表等文本呈现(如图1),容易剥离情境,可直接抽取或者仅需一步推算即可。

内隐的情境则需联系数学概念、数量关系等。数学特征不明显,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法,涉及两步或两步以上的推理和运算(如图2)。

学生对不同的信息理解的程度有所不同,对于熟悉的素材和信息简单的情境,学生能抽取信息的“骨架”,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对于抽象的素材以及“混合文本”,学生缺少有效的分析方法。

二、抽取信息时产生的易错现象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呈现形式比较多样,需要学生重新组织问题情境,还要筛选多余条件和挖掘隐藏的条件。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常会读一遍题目,然后就不知从何下手。学生不能从问题中抽取有效信息,那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

(一)由于缺乏对数学情境的阅读,不会重组信息。面对问题情境,学生把题目随意看一遍,没有把信息串联起来,感到茫然失措,然后乱做。由于对图文中的词义不理解,难以进入情境,不会把它重组成一个含有条件和问题的情境。

(二)由于容易受语境干扰,不会筛选。在问题情境中,结构不一定良好的,情境可能是复杂的,数据需要取舍。学生容易受多余或不足条件等障碍的干扰,对条件取舍不当,筛选不出关键的信息(如图3)。

(三)由于没挖掘隐含的数量关系,不会分析。问题情境往往对一些关键词或句的理解有所侧重(如图4),还隐含着重要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用四则运算的意义架起理解的桥梁。学生往往没有分析到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因此没能有效地往问题解决的下一步思考。

(四)由于思路不清晰,会做但不会表达。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对了,但是当教师让学生表达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时,学生表达的语言组织无序,条理不清晰,表达不出重点的条件和问题。

三、从原始到进化再蜕变,方能抽丝剥茧

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把课堂回归到生活,找到数学的原始形态,在教学中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但片面化以“生活味”作为生活化,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学生活化,还得把现实问题进化到数学问题。通过建模,不断提炼、抽象、概括,直到“数学化”。最后应用数学本领,蜕变到现实世界中去,自然而然通过识别、筛选、转化、表达,把问题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数学问题。

(一)巧用数学原始形态,找到教学生长点

面对枯燥的问题情境,学生心里会产生距离感,这样很容易给数学学习蒙上一层严肃的面纱。如果把连接问题情境和生活资源的经脉打通,那问题解决在学生的眼中变得平易近人、奇妙有趣了。

1.抓住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原型,摸到数学的根

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是在生活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现象和共性的符号化的提炼,所以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生活的根,也就是最原始的形态、知识表象。它就像树根一样,决定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案例1】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主要分析“棵数”与“间隔数”的三种关系。两头都种,棵数=间隔数+1;两头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一头种一头不种,棵数=间隔数。然后将此公式模型应用于实际问题。“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很容易混淆,特别是逆推时的情况。为此,需要找到其原始的根,让原始形态催化“植树问题”。

情境一:出示生活中爬楼梯、锯木、排队的间隔情境;再到校园中树与树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路灯与路灯之间的间隔情境;最后到自身手指与手指之间的间隔情境,找到间隔这个概念在生活的原始形态,创建一个学生伸手可得的直观原型,能真切地触摸到“间隔”在生活中的根。

情境二:直接從除法的意义入手,把平均分引申到植树问题。通过对比两个问题“20米路,每5米分一段,共分几段”和“20米路,每5米栽一棵,共栽几棵树”,让学生明白植树问题是在以前学过的“平均分”基础上学习的,并明确区别平均分是一段一段地分,而植的树是在段与段之间的点上。从而找到植树问题的原始形态是“平均分”,再过渡到点和段的问题。

情境三:以“植树”为载体,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生长点。原来的问题情境“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让学生感受到“直接研究大数据100米比较难”,于是把复杂数据变成简单数据,先研究“小数据20米”的情况,再找规律推理出“大数据100米”的情况。

情境四:以微课《植树问题—记忆小窍门》进行原始模拟,促进“植树问题”的生长。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把手张开,五指四空相当于两端都种的情况,表示“棵数=间隔数+1”;把大拇指弯曲一下,四指四空相当于一头种,一头不种的情况,表示“棵数=间隔数”;把大拇指和小指同时弯曲,三指四空相当于两端都不种的情况,表示“棵数=间隔数-1”。最后还可以把手旋转90度,变成“爬楼梯问题”等“植树问题”的演变。

生活中数学原始形态牵连着数学知识的“心”,找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才能找到教学中的生长点。

2.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构建数学知识的雏形

生活经验给数学学习提供感觉,围绕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经验”激活,促进数学知识生长,提升抽取信息的能力。

【案例2】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用到的基本策略有两个:一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二是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其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总体积—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两种方法本质上都利用了转化的思想,把先前所获得的知识用于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的过程。

情境一:唤醒学生玩橡皮泥的经验,感受等积变形。如图5,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见过雪梨,玩过橡皮泥,能直观感受雪梨和橡皮泥都是不规则的物体,不同的是橡皮泥可以捏压变形。在教学时,唤醒学生玩橡皮泥的经验,拿橡皮泥可变形的特性大做文章。提问:乍一看,橡皮泥的体积我们不能直接求出来,但它可以变形,我们又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如果……?这里留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学生虽然没有现场玩橡皮泥,但在头脑中想象玩橡皮泥的经验,很快便知道:把它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这样的图形就可以计算出体积了。

情境二:激活《乌鸦喝水》的经验,类比捏橡皮泥等积变形的转化。可以把橡皮泥捏成规则图形的体积来研究,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追问:那雪梨呢?它是不规则物体,又不能变形。怎么办呢?这时,学生皱着眉头,苦思冥想。教师此时诱一诱学生,晾出《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图。学生已经学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在头脑中想象乌鸦借助石头把水排出来的情景,很快学生就联想到用排水法求不规则雪梨的体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二)巧建数学进化模型,找到教学关键点

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在《小学数学教育》指出,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完成了两次认识上的转化。抽取数学信息是第一个转化,指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收集、观察、比较、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抽象出数学问题。

在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进化模型充当转译,使条件与问题“双向通路”。数学进化模型的优势在于既联系问题情境,又转化成学习难度低的问题。数学进化模型包括把信息进化成表格、把信息进化成图、把信息进化成数量关系结构。

1.整理信息,进化成表格

学生面对混乱的信息时,教师要让学生感受“需要整理”的迫切性,引导学生把信息进化成表格。列表仅是一种呈现形式,其背后蕴含着学生独立整理信息、抽取有效信息的意识。

【案例3】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把信息一项一项找出来,再把信息板打乱(如图6)。

师问:这么多信息,一下子不好判断,所以我们需要——

生答:需要整理这些信息。

接着把信息进行分类(如图7)。

为了加固,给它加个边框,变成3行、3列,形成简单表格(如图8)。

最后归类完善(如图9)。

形成表格后,让学生观察把信息整理成表格的好处。学生很快就能从表格中找到数量关系,最后再小结列表整理信息的好处。

2.压缩情境,进化成图

遇到复杂的信息时,压缩情境,进化成图,使问题变得更加容易。同时,让学生感受画图的意义,帮助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感悟图的直观性,从而为学生自觉画图解决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案例4】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

学生通过文字信息,难以理解萝卜地面积与大棚面积关系;红萝卜地面积与整个萝卜地面积的关系;红萝卜地与整个大棚面积的关系。此时不妨引导学生画图看看效果,再交流对比,凸显画图的价值。

把信息进化成图,需要描述并提炼情境中关键的数学要素。在抽取信息的过程中,要主动见数思形、见形思数、数形结合。想到哪里有困难,想不清了,学生会不自觉产生画图的需要,从中更清晰地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

3.进化成易理解的数量关系结构

小学阶段的数量关系结构可以分为五种结构:加法、减法、乘法、等分除、包含除。这五种运算结构总的来说都属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教学时,可以把问题情境的信息拆解、分析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数量关系结构。

【案例5】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学生已经知道因数和倍数是在整除的情况下产生的,此时才能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出示问题“有一些小朋友在排队,6人为一组或9人为一组,都刚好没有剩余,人数在40人以内,问这里可能有多少人?”

让学生用两条除法等式表示情境。

(    )÷6=(    )

(    )÷9=(    )

接着进化成容易理解的数量关系结构:总人数÷每组人数=组数

因为总人数相同,把括号改成框框。

然后找到解题的关键:总人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也就是6和9的公倍数。总人数在40人以内,也就是求40以内6和9的公倍数。

在复杂的信息中,从情境剥离,替换成对应的数学问题,聚焦某一数学概念和数学结构,找准关键点就可突围了。

(三)巧变数学生活问题,找到教学链接点

提高学生抽取信息的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一次次推进“改变的生活问题”,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借助一把梯子,找到数学知识的链接点。

1.巧变生活素材内容,让学生“找最近的教具”动手操作

【案例6】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教材的例题(如图10)。例题涉及二维空间,学生难以突破正方形边长分别与长方形贮藏室长和宽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时“找最近的教具”,巧妙地改成“数笔的问题”:请同学们准备好6支铅笔,8支圆珠笔,分别分给同一些同学,都正好分完。这里最多可能有几位同学?每人得到几支铅笔,几支圆珠笔?

学生在动手分笔的过程中,对6和8的公因数形成天然的领悟。

2.选择采用不同的生活文本形式,让学生养成融合信息的习惯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呈现数学相关的绘本、故事、新闻等生活信息,让学生把信息融合重组成简单而突出重点的语句,积累处理非标准文本的经验。

3.加入语境干扰,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首先数据要取舍得当。抽取信息的过程中,要排除多余条件,不要在枝节问题上纠缠,在抽取信息时,可借助信息处理参考表进行分析。

然后挖掘隐含的数学信息,发现已知信息与问题目标之间的联系。如图11,在教学时,让学生在“在变中找不变”,虽然形状变了,但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体积相等。从“形变等积”这个结构出发,建立题目中隐含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俗话说:“唯有源头活水来。”抽取信息是问题解决的源头,需要学生多读,其义自现;需要学生养成抽取信息的习惯,筛选、挖掘、提炼、改造信息;学会用图、表、数量关系等形式去表达。抽取信息的素养非一日之功,需要亲自“想数学”“做数学”“说数学”,方能抽丝剥茧。

【参考文献】

[1]郜舒竹.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M].北京: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光明.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上海出版社.小学数学教师[J].上海出版社,2016(3).

[4]馮克永.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能力的研究.

[5]李修昂.小学低年级学生获取组织表达数学信息能力现状的分析.

[6]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小学数学教与学,2017(3).

(责任编辑:洪冬梅)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