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一 公校长的责任
2022-02-19
报道时间 | 2016年9月
“中国的创新转型发展,必须也只能依靠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这是2016年本刊记者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时他表示,同时,他希望“让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每一位公民崇尚、欣赏和践行的精神和态度。”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材生,母亲也有着不低的文凭,从小他与两个姐姐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母更是对他期望颇高,给他取名一公,就是希望他能舍小利,为大利,一心为公,一心为民。
施一公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不俗的学习天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都是重点学校,在学校中,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不仅是老师眼中的“尖子生”,更是许多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2008年,作为普林斯顿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施一公决定回国,此时的他早已诸多荣耀加身。为了挽留他,普林斯顿大学许诺给他许多优厚的条件,首先答应给他一个超大的实验场地,方便他进行学术的研究,其次还有一笔高额的研究经费,并且还会给他不菲的工资,更重要的是,会给他配备足够的助手,来辅佐他。
要知道,普林斯顿大学虽然在知名度上,略逊于其他几所世界名牌大学,但是从专业角度而言,这所大学是细胞凋零和膜蛋白领域天花板一样的存在。同时,身为领域内顶尖院校,在这任职将会有着无与伦比的发展空间以及晋升前景,只要他点点头,同意留下来,就意味着他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就在咫尺。
面对这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机遇,施一公还是婉言谢绝了,他毅然决然地决定回国,回到生育他,养育他的国家,用毕生所学,来回报国家。
施一公的这个选择让无数人感到惋惜,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作为一名学者,作为一名科学家,有着这样的条件,无疑会让自己省去很多的麻烦,甚至会提前许多时间,研究出成果。施一公的这个决定,虽在预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我一个人即使再怎么努力,所能做到的终究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有“一批像我这样的人呢?”。
事业有成,他想的不是如何让自己收获更多的利益,他想的是如何让“利益”更大化,他要回到祖国,将他的所学所会,都传授给别人,培养一批像他一样的优秀人才。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曾经,有无数人质疑他回国的决定,但是现在来看,当初他看似很傻的决定,却会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输送了无数的人才,也为国家的腾飞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施一公每次说到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时,都会特意加上“富有社会责任感”几个字:“一个学生往前走,一定是靠个人奋斗。我们要认可个人奋斗,但个人奋斗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是吻合的,只要吻合,相互之间形成彼此之间的融合,它就是很好的一种情况,是最好的一种结局。要教给学生实事求是、客观辩证看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发地产生社会责任感。”
施一公的人生也恰如一场长跑:从留学到回国,从北京到杭州,无论人生“赛道”怎么转换,始终步履不停。在他看来,自己是一个比较愿意折腾的人,很情愿离开现在的所有,去做一件全新的事情。
“在我从小到大的价值观、行为规范里边,似乎总是要做点啥事,做啥不知道,但是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做点啥事”的信念已经印成他生命的底色。“如果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积累,能够做一些事,能够让自己心里愉悦,可能是最关键的”,选择回国发展、离开清华到西湖大学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这种选择和驱使背后是一种更大的人生格局和视野,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以贯之的拳拳爱国心。他说,创办西湖大学,是想为国家教育领域下一步改革铺路、探索,看一看我们怎么做的,我们成功了,在哪儿成功,失败了为什么,提供一个借鉴。
每每谈及办学的根本任务,他都会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前加上一个词——“富有社会责任感”。他认为学生的个人奋斗值得认可,但个人奋斗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是要吻合的,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事业是一种最好的结局。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批判性地看问题,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对社会纷繁的现象有自己清醒的理解,从而产生自发的社会责任感。
探索创新、攀登高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问及压力大不大,施一公坦言一直有压力,“做的过程可以说加个引号叫‘痛苦’,但是做好以后也是一种巨大的愉悦”。肩负科学家和教育探索者的双重使命,这一路注定充满艰辛和不易,但他认为经历过,就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