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扬主旋律 “融”出新亮点
——南宁广播电视台组织实施邕江红色主题游船项目的实践探析

2022-02-19吕伟远

视听 2022年6期
关键词:游船南宁广播

吕伟远 黄 琳

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全国上下掀起如火如荼的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媒体融合视域下,传统媒体党建活动的开展需要时刻秉持创新思路,努力找准新时代受众的兴趣点,全力充实党建活动属性,使党建学习更形象、更生动、更立体地呈现。作为全媒体时代的传统主流媒体,如何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如何激发党员干部学党史的热情?如何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如何突破传统广播电视领域边界,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深入群众?这是南宁广播电视台面临的机遇,也是挑战。

一、用心谋划,踩准节奏,让党史学习更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广西红色资源丰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精神,2020年11月下旬,南宁广播电视台提出打造邕江红色主题游船的构想,依托百里秀美邕江,利用邕江游船打造学党史、庆党建的活动和学习场地,使之成为红色旅游的新亮点。与南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沟通后,得到积极的响应,双方决定共同研发主题游船的执行方案,并经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南宁广播电视台和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通过,作为共同主办方达成合作意向,由广西发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南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承办方,将南宁旅发公司所属的“旅发2号”游船内外进行装饰、布置、改造,共同组织实施“百年党旗红启航新征程——邕江红色主题游船”项目,并发掘打造了两条红色线路:一是民生旅游码头——孔庙旅游码头——民生旅游码头,航程2小时;二是民生旅游码头——孔庙旅游码头——南宁博物馆(南宁兵变主题馆)——民生旅游码头,航程3小时。以该项目为平台,学党史、强党建,领略百里秀美邕江,远眺沿岸红色历史景点,宣传南宁革命英烈事迹。

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依托邕江游船和两岸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度挖掘其精神内核,将红色文化和旅游元素有机结合,通过富有创新性与互动性的活动形式,精心打造、重点推介南宁党史“沉浸式”教育,实现了红色旅游与党史学习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推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2021年3月21日,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在南宁民生旅游码头邕字广场举行了庄严的启航仪式,这也是在全国率先启动的一条红色旅游航线,一个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流动平台应运而生。

二、守正创新,突出特色,让主色调更鲜明

针对党建活动内容形式比较单一、载体不够丰富、党员对组织活动参与性不强等问题,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丰富学习“阵地”与教育形式,让党员干部在寓教于乐中热爱学习、掌握党史。

(一)赋能红色场景,构建看得见的“红色阵地”

红色文化是开展新时代党性教育的优质资源,红色资源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载体。南宁广播电视台在推进地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广泛寻找本地红色历史人物故事以及红色地标。随着百里秀美邕江的建成,邕江两岸已成为风光秀丽的景区,而南宁的红色印记大都集中在邕江两岸,南宁本地的历史人物故事和红色地标都与邕江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1958年1月“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两次畅游邕江;邓颖超是喝着邕江水长大的“南宁女儿”;“洋关码头”曾留下孙中山、邓小平等伟人的足迹。基于此,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依托南宁母亲河邕江为载体,将红色历史的认知融入现实场景,再依托市委市政府对邕江进行的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把南宁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邕江故事与红色党史相结合,以此形成载体,并着力在打造党史学习现场教学阵地上下功夫,将邕江红色主题游船的“红色资源”激活。

在红色空间营造上,一层船舱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会场;二层船舱是邓颖超、陈勉恕、黄日葵、雷经天、陈嘉良、俞作豫等10位南宁红色历史人物图文展和党员开展“向党说句心里话”的视频录制区域;三层甲板为游览百里秀美邕江及远眺邕江沿岸红色历史景点的实景展示平台,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把南宁党史故事融入航程之中。另外,在船舱过道、甲板四周布置了“党史墙”,配合展板、图文等元素,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南宁第一个中共组织的成立、南宁兵变、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红七军隆安之战、南宁学潮等党史大事记。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感官层面、思想层面、空间层面的融合,令党员群众充分融入主题游船营造的红色阵地中,在红色文化理念的层级性引导下,对党员群众进行思想层面的指引,进而提升思想与红色文化的共鸣度,促进党员群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充分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景点、纪念设施、红色人物等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教学等活动,因地制宜开辟“第二课堂”,让邕江游船成为“党史教室”,让旧址遗址成为“党史教材”,让南宁英烈成为“党史模范”,全方位打造一个流动的党史学习教育平台。

(二)激活红色引擎,启动不一样的“红色课堂”

邕江红色主题游船由党史学习教育的“规定动作+自选动作”来组合完成一系列学习内容。以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史、观一次专题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感受南宁城市蝶变为主要活动组织形式,在“用功学、用情讲、用心看、用力做”上下功夫,让党员群众在航程中聆听党史,在观看中感受红色文化。

党史学习教育的规定动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重温入党誓词。登上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党员同志首先要重温入党誓词,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增强党员的组织和政治观念,实践和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二是党史知识大家学。“游学”——船行邕江,在游览航程中,讲解员结合邕江两岸红色景点,全面介绍南宁的红色党史、红色故事。“看学”——在二层船舱,党员可参观“红色历史文化”主题展、“红色历史人物”图文展,观看邕江综合整治项目纪录片等。“听学”——邀请南宁市委党校的老师在主题游船内给党员干部上一堂丰富生动的微党课。三是党史故事大家讲。邕江红色主题游船邀请全国金牌红色讲解员为大家讲述红色故事。红色讲解员是学党史、讲党史的排头兵,他们通过一个个难忘的事例,将最感人的红色故事、最生动的党员事迹讲给观众听,让红色精神从符号、概念变成向我们走来的一个个时代英雄。四是红色歌曲大家唱。经过一系列的红色文化洗礼,在邕江红色主题游船航程结束之前,全体党员起立高歌,提振士气。一首首红色歌曲回顾的是峥嵘岁月,致敬的是革命信仰,感悟的是初心使命。唱响红色歌曲,鼓舞全体党员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新征程中。

党史学习教育的自选动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党史知识竞赛。克服了传统宣教方式的限制,全体参与,互动学习,形成“以赛促学、以学促做、融会贯通”的良好学习氛围。二是红色影视剧配音。用声音演绎红色经典,“声”临其境学党史。三是向党说句心里话。广大党员敞开心扉、直抒胸臆,铸牢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全年参与“向党说句心里话”录制的党员超1000人。

邕江红色主题游船设计的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让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讲授变互动,通过共学、共讲、共答、共唱,在“看”中受熏陶,在“听”中受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初心使命,激发前行斗志。

(三)创新红色党课,打造基层宣教的“红色讲堂”

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流动平台,党课的学习必不可少,南宁市委党校老师所讲的“微党课”成为主题游船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大亮点。作为深化党员学习教育的一个新载体和创新的教育方式,“微党课”充分发挥基层宣教的作用,打破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界限,把党课从学校讲台搬到船上,增添了“微党课”宣讲的新活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微党课”老师在选题上以广西党史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演讲、歌曲、诗歌诵读等合适的表达方式,通过形象化、通俗化、故事化的语言描述,辅以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PPT课件来讲述党史和红色革命人物故事,通过“以小见大、人人参与”的方式扩大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截至2021年12月,南宁市委党校共有11位教师在主题游船上讲了240节“微党课”,受教育的党员群众逾10000人。

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以创新创优的方式学党史,让党课“活”起来,也“火”了起来。2021年,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共开行247趟,有超过300家单位登上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参与学习的党员及群众近20000人。2021年,南宁市打造了以一艘主题游船、一路公共汽车、一列地铁专列为红色载体的“流动党史馆”,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一时成为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红打卡点。2021年6月17日,南宁市国资委授予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为“对党忠诚教育现场教学点”。2021年10月15日,南宁市委党校、南宁市行政学院、南宁市经济干部学院、南宁市社会主义学院授予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为“现场教学基地”。

三、全媒体赋能,多维度传播,让正能量更充沛

作为市级党媒,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彰显主流媒体担当。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启动以来,南宁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依托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南宁头条App、老友网等新媒体,汇聚融媒力量,共同发力,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强化策划、开设专题专栏、加强采编力量,全方位、立体式地助推党史传播,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将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党史学习教育展现在眼前、传播到耳边,促进学习教育入脑更入心。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传上,邕江红色主题游船项目主要通过更新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方式,不断增强项目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传统媒体传播发力“动”起来

在传播形式上,南宁广播电视台积极协调全台主持人参与每一趟主题游船的主持、互动和学习。例如,在重温入党誓词、党史知识大家答、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影视剧配音等环节,都由主持人进行串联和开展问答互动。主持人具有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他们是专业的形象代表,在党员群众面前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传播红色历史文化,党员群众接受度较高。主持人在现场通过“同唱颂党歌、同听党史课、同观党史片”,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主题游船的教育形式更为丰富多彩。

在宣传平台上,南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壹城之萃》栏目开辟了《百年党旗红启航新征程——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和《向党说句心里话》专栏,对登船的团体和企业开展学习的情况进行报道,并且每期刊播3~5位党员的学习感言,增强仪式感,分享获得感。南宁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南宁新闻》《新闻夜班》栏目也不定期推出有特色、有亮点、接地气的党史学习新闻报道,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舆论氛围。在新闻综合广播、交通音乐广播两大频率大量播放邕江红色主题游船的宣传带,新闻综合广播还对邕江红色主题游船进行专题访谈,采访主办方、协办方和党员代表,进行主题交流,多渠道发力,引发关注。

(二)新兴媒体融出新意“亮”起来

新媒体方面,南宁广播电视台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搭建学习新阵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信息智能化传播。在南宁头条App开设《百年党旗红启航新征程——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专栏页面,设置了《红色党建》《红色南宁》《红色足迹》《活力党建》四大板块。《红色党建》板块刊登政府官方网站《权威发布》《党史资料》等栏目的内容,让党员干部实时学习了解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等;《红色南宁》介绍邕江两岸红色历史景点及南宁红色历史革命人物;《红色足迹》主要刊登各单位登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活动信息。除此之外,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启航仪式及重要的团体党史学习活动,还运用南宁头条App进行直播,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效果和影响力。《百年党旗红启航新征程——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专栏在南宁头条App上备受关注,全年专栏浏览量超过30万次,党员干部群众纷纷点赞。此外,为了配合邕江红色主题游船的实景展示,南宁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还为项目开发了邕江VR红色全景小程序,线上线下互动呼应,通过高清图像采集和实景复现拓宽了场景化的线上传播路径,开创了全新的党建学习体验新模式。

(三)矩阵宣传学习氛围“热”起来

作为2021年南宁广播电视台重大主题推出的专题精品,邕江红色主题游船利用全媒体矩阵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项目启动以来,整合了电视、电台、网站、App、抖音、官微等全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学习强国App、央视新闻App、人民网广西频道、《中国旅游报》、《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宁日报》、《南国早报》、广西新闻网、新浪广西、百度广西等主流媒体及网站均对这一创新举措进行了报道,扩大了邕江红色主题游船的影响力。2021年7月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CCTV13)《东方时空》栏目和央视新闻App分别以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为载体,对南宁市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灯光秀进行了5分钟的电视直播报道。当晚,央视新闻App同步开设《璀璨中国——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璀璨光影照耀盛世》直播专栏,上海、重庆、银川、南宁、长沙等地上演光影盛宴。南宁专栏在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上进行了20分钟的《南宁百里秀美新邕江流光溢彩耀邕城》采访报道。

四、结语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邕江红色主题游船,一个“流动的”宣传阵地、“行走的”红色课堂,穿梭在绿城邕江之上,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南宁广播电视台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等作用,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通过探索“党建+文旅”项目,在融合创新中壮大主流媒体声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学在经常,让南宁的红色文化根植心中、融入生活,发挥出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游船南宁广播
数读南宁
马车与游船
眷恋南宁
游船火灾隐患现状及整改对策
幻影游船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