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我国读书会研究热点与进展分析*

2022-02-19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2期
关键词:读书会全民图书馆

安 娜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广东佛山 528300)

现代意义上的读书会起源于瑞典,是学习交流与分享的重要方式。我国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建立了图书馆读书会,把读书会作为实现阅读指导以及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1]。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总工会、文化部、团中央、图书馆以及新华书店总店都曾发文要求在职工和青少年中开展有组织的读书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查询中国知网(CNKI)显示,新中国有关读书会研究的最早文献是上海图书馆的徐英、孙秉良、钱培生于1982年发表在《黑龙江图书馆》的《谈谈图书馆的“读书会”》,认为读书会对提高青年一代的道德情操、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促进作用,提出运用读书会形式开展阅读指导工作[2]。CNKI还收录了20世纪80年代的4篇读书会活动信息。90年代无研究文献记录。2000—2009年收录9篇文章。从2010年开始,研究这一专题的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说明读书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与这个时期我国内地读书会的大规模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读书会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系统地研究我国近十年来读书会的研究现状、关注热点、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展读书会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热点

1.1 读书会与图书馆关系研究

读书会与图书馆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从139篇文献标题来看,有91篇文献是以“读书会+图书馆”的主题形式来开展研究,占64.7%;有47篇以“读书会+高校图书馆”作为主题研究,占33.8%。以“读书会+公共图书馆”来研究读书会的有42篇,占30.2%。这表明读书会与图书馆形成了彼此关联、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形成如此紧密的关系,从理论上说有利于深化图书馆学对于读书会的研究,从实践上看有利于图书馆推动读书会的发展。从相关文献来看,图书馆与读书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从读书会的发展路径来看,图书馆是帮助、引领民间社会团体成立各种读书会的重要力量。其发展遵循着“政府重视—机构推动—图书馆引领—社会共识”的路径,由公共图书馆引领推动、牵头建立或与其他社会机构合作组建[6]。(2)从读书会的功能来看,读书会是图书馆开展深度导读的活动平台,是搭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和增进读者阅读活动有效性的重要载体[3]。(3)从读书会所面临的困境和发展需要来看,通过与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并获得帮助是读书会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读书会特别是民间读书会普遍存在着缺少场地、资金、人员、资源等方面的困境,而图书馆有专业的馆员、丰富的文献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活动空间,可以为读书会提供活动空间、阅读资源和专业推广人员[4],是推动读书会发展的理想机构。(4)从图书馆的职能来看,是图书馆职能发生了转变。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图书馆的职能由原来的外借业务为主转为开展各种交流活动,成为读者学习、交流的“公共书房”“第三空间”。读书沙龙(读书会)正是在图书馆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的工作[5]。

1.2 读书会与阅读推广关系研究

从所选取的139篇文章标题来看,有33篇文献是以“图书馆+阅读推广”作为主题来开展研究的,占23.7%。这也表现出读书会成为了阅读推广的主要形式。从表3所列的读书会文献基金来源分布来看,有7项是以阅读推广或全民阅读为前提开展读书会研究的。特别是中国图书馆学会的4个项目是直接以阅读推广为主题立项的。由此看出,读书会是读者乐于参与阅读的一种形式,并在全民阅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读书会与阅读推广的关系表现为:(1)读书会是全民阅读的实践者,对全社会的阅读推广服务而言具有积极的作用[6],在全民阅读推广的转型与升级中,成为群体阅读的基本单元[7],并将成为全民阅读的中坚力量。(2)读书会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通过读书会,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3)读书会对高校阅读推广具有推动作用,对推动校园阅读的推广和普及、拓展大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8]。还能在校园中形成鲇鱼效应,吸引和激发更多热爱阅读的同学参与其中。

1.3 读书会类型研究

随着全民阅读的推广,在我国诸如北上广深等城市,各种类型的读书会呈多元多样发展态势。综合分析现有文献,我国读书会创建主体众多、属性多元,相关文献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类。一是从主办机构来看,读书会可以分为图书馆主导型读书会、民间读书会、媒体主导的读书会、书店主导的读书会和高等院校读书会[9];二是从读者面向来看,读书会可以分为兴趣导向型读书会、特殊群体读书会;三是从读书主题来看,读书会可以分为专门型读书会、专题型读书会、学科型读书会;四是从阅读活动形式来看,有相当多的读书活动将阅读泛化,与各种社交活动相结合,形成“阅读+活动”型读书会;五是从网络发展趋势来看,把读书会分为线上读书会和线下读书会。其中线上读书会是一种新型的读书会形式,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及阅读方式的改变而成为读书会发展的新趋势,并促进其他类型读书会的重构和转型升级。

2 存在的不足

建立读书会是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十年来形式多样的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2.1 读书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效果有待提升

我国读书会在整体发展趋势较好的大环境下,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效果差强人意的现实。一是读书会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沿海发达地区读书会的发展环境、地方支持、参加会员等方面比起其他地区来说总体上都要好。比如上海有各种类型的读书会3万多个[10],深圳市把扶持民间阅读组织纳入地方立法,明确提出建设书香社会要充分发挥民间读书会的作用,对民间读书会的发展要在场地、资金上提供帮扶,这使得深圳读书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11]。而读书会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以及西藏等省区的发展则相对不足。二是各区域内的发展也不平衡,以江苏省地级市为例,截至2019年底,苏州市有读书会18个,南京9个,泰州与宿迁尚未成立读书会[12]。三是读书会因创建主体的属性不同而产生发展不平衡。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图书馆、学校等单位主导建立的读书会,因为是其机构中的一个组织,所以在人、财、物上有不同程度的保障,读书会往往能得到比较好的发展。但是民间读书会,因其缺乏来自上级组织在人、财、物上的保障,导致一些民间读书会面临商业化困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的困境。

2.2 读书会成员会员之间差异大,缺少领读人

据调查,读书会成员的成分基本上是兼职。数据显示,有74.07%是“兼职多于全职”,16.3%是“全职多于兼职”,9.63%是“全职兼职相当”,甚至读书会的负责人大多数也是兼职的[13]22-23。读书会会员则是从阅读兴趣出发,面向所有人,不设职业、专业、学历、性别、年龄等方面的限制,显示出读书会成员和会员在各自的情感世界、人生经历、文化水平、文艺素养、思维方式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存在着差异,不利于营造读书会活动氛围。再者,读书会活动普遍缺少领读人,领读要解决的是“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缺少领读人或者领读人的阅读准备和领读经验不够,不能有效交流问题,参与者没有机会发言讨论、分享阅读体会和观点,使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2.3 读书会活动被泛化,有成为社交平台趋势

从本质上说,读书会的对象是书籍。读书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会员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开拓视野和思想升华。但调查所见,部分读书会活动被泛化,很多参加读书会的会员,并不只是以单纯的阅读为目的,更希望通过参加读书会这个平台来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不少读书会为了调动会员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引入朗诵、观影、书画、篆刻、游戏、表演等形式。还有部分读书会活动则是以父母带孩子一起玩游戏,变成了亲子趣味活动,如昆山市图书馆小书虫俱乐部举办“迎新春·剪窗花”活动。这些多形式的读书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阅读氛围、增添了活动乐趣,凝聚了活动人气,但这种宽泛形式上的活动是不是读书会的“读书”活动,还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4 读书会线上活动不足,新技术应用不充分

线上读书会主要包括网络读书会、微信读书会和虚拟读书会,业界从多方面研究了相关内容:一是探讨了我国网络读书会的发展历程、规模、特点及策略[14],提出了网络空间读书会的四种形态,即有独立域名的网站平台、个人博客空间或微博、聚集于豆瓣网等网络社区和拥有QQ群、微信自媒体等[15]。二是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信读书会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大有裨益,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及提高综合能力、文化素养[16],并探讨了微信读书会的发展策略[17]。三是关注虚拟读书会,认为虚拟读书会是以虚拟共读方式为主,读者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进行阅读分享、互动交流,认为虚拟读书会比现实环境中面对面的读书会更加让人感到舒服,所以更能促进读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18]。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读书会的形态形式、作用功能以及通过线上渠道发布读书会活动信息等方面。但在如何更好地开展线上读书会活动、运用新技术、探索5G技术在读书会活动的运用方面还不充分。

3 读书会发展策略分析

随着国家“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稳步推进,读书会的推广和普及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读书会的构成、类型、规模以及形式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于新时代读书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需要国家从法律政策层面,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从场地、资金以及人员编制上给予支持,以推动读书会在全民阅读发展战略中平衡发展。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读书会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促进发展。

3.1 搭建平台,以协同发展解决读书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读书会平台是由读书会的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监管者和支持者等多种类型相关利益主体组成的涉及法律政策、资金物资、活动场所、传播宣传和专业知识等资源合作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生态系统[19]。读书会平台可以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分享会,甚至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实现读书会平衡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搭建平台?一是各类读书会之间合作建立平台,比如成立读书联盟,目前在北京、广州、武汉、温州、东莞等地就组建了阅读联盟,致力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素养,这种读书会联盟形式值得研究和借鉴。二是读书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图书馆、出版社、书店、媒体、咖啡馆等社会机构合作建立平台,比如广东佛山市图书馆采用“图书馆+读书会”的形式组建佛山阅读联盟、“图书馆+书店”的形式设立馆外新书借阅点、“图书馆+咖啡馆”的形式打造众筹图书馆,吸引更多的人凝聚于读书会,取得良好的阅读成效[20]。三是读书会与城市书房合作,进驻城市书房开展读书会活动,这是个新趋势。“城市书房”自2014年在浙江温州率先建立以来,已在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快速出现了规模不等、形式不一的“城市书房”,成为了传统图书馆阅读服务延伸和拓展的重要方式。从城市书房职能和社会定位来看,城市书房积极与读书会开展合作,为读书会活动提供免费场所服务,共同打造优质阅读平台,形成阅读合力,能实现双赢局面,也提升了城市书房的服务效能。

3.2 构建空间,共享阅读,营造阅读“共振”环境

正如前文所述,读书会成员、会员成分结构复杂多样,阅读“共振”不容易,效果不显著。如何做到阅读“共振”、提高读书会活动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构建舒适的阅读空间环境,这是营造读书会阅读“共振”的空间载体。如2013年深圳图书馆打造“南书房”作为独立的阅读空间面世,2014年北京阅读季正式提出“阅读空间”的概念[21]。2018年7月,江苏省全民阅读办公室提出到2020年将重点打造100个具有江苏特色、全国影响的共享阅读空间,要求阅读空间建筑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每年常态化阅读活动不少于12场(次)等[22]。广东省中山市于2019年12月印发了《中山市“共享阅读空间”试点建设方案》,截至2020年10月已建成18个“共享阅读空间”,其中3家同时升级为广东省“粤书吧”建设试点单位[23]。这些都成为了读书会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发挥场所功能,优化阅读环境,营造多元、有趣的学习空间,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以空间为纽带能吸引更多读者加入读书会。二是通过培训等形式来提升读书会专业人才素养,以专业知识支持读书会建设。重视培养“领读人”,开展共读,这是各类读书会都要重视的角色和工作。鉴于此,要在各级阅读推广机构、各类型读书会中开展领读人培训工作,使之成为读书会等阅读推广机构的组成部分。比如2018年北京市东城区就推出了“书香东城家庭领读人计划”,遴选和培训了50多名领读人,进而推动读书会工作的开展[24]。

3.3 突出特色,关注社交需求,在多元发展中创建品牌

一般认为,读书会会员是因为热爱阅读或书籍才加入的,这样来看,读书会应该专注于读书,而不必要加入非读书活动。事实上,多数读书会成员加入读书会的初衷还包括结交朋友和建立社会关系,倾向于在读书与相关活动的融合中增加阅读兴趣,扩大社会交往。这虽然与阅读没有直接关联,但读书会却天然地为会员提供了社会交往条件[13]58。如此看来,读书会活动有被所谓的“泛化”,形成“阅读+活动”型读书会,并成为社交平台趋势,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会员所需要的。在全民阅读背景下,人们有理由对读书会充满新的价值期待,既要满足会员的阅读兴趣,提供优秀作品,提升文化素养,又要关注会员的交往需求,创造和谐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此同时,读书会还要在多元发展中创造品牌。每个读书会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依托当地文化背景,传播地域特色文化。读书会创建品牌可以通过宣传活动、互动阅读与读者分享阅读体验和思想价值。在人力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将每一期的分享会拍成小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分享给更多热爱阅读的书友们,扩大读书会的受众。通过积累和整理视频资源还可以成为宣传读书会的特色资源。

3.4 依托信息技术,提升读书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

《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2019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7亿,其中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比逾95%,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全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方式[25]。互联网时代,数字环境下,读书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推动着读书会的创新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成为读书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读书会应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搭乘新媒介快车,广泛借助信息技术搭建读书会平台,线上构建以全媒体技术为支持的读书会模式,推动读书会的创新发展。随着5G时代的来临与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阅读和交流呈一体发展趋势,要利用好5G网络带来的阅读技术和数字阅读带来的丰富阅读内容,形成与5G时代相适应的阅读组织生态链,提升读书会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品质。

4 结语

范并思教授指出,阅读推广服务的目标在于使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使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或者跨越阅读障碍[26]。读书会是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是图书馆开展深度导读的活动平台,也是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的有力阵地。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阅读组织古已有之。《礼记·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从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到唐朝末年书院的兴起,都可以说是读书会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在推行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读书会是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形式,全民阅读也为读书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发现,我国读书会的研究存在着重案例探讨轻理论分析的现象;区域上存在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中西部地区的读书会数量上多且研究成果丰富的局面;在作者群里没有涌现出业内公认的研究专家;对读书会的发展趋势缺少研究,特别是读书会如何适应5G网络发展还没有涉及。所有这些都需要业界精准把握,努力改变现状,提升读书会的品质,更好地满足读者阅读交流分享的需求,推动读书会的发展。这对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读书会全民图书馆
全民·爱·阅读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图书馆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