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路径研究
2022-02-19王娟
王 娟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1)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的短板,提高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事关民族地区儿童的成长和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教师对于学前教育至关重要,我国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1]。2010年以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迅猛发展,有效缓解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保证了教师队伍数量,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但是,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仍存在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双重问题。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地区儿童的命运。因此,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吸引优秀的幼儿教师和学前教育师范生赴民族地区任教,留住优秀的幼儿教师,构建优良的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目标向度及现实差距
1993年,Turban和Greening从行为意愿的角度提出了“组织吸引力”的概念,即组织本身吸引潜在求职者应聘的意愿程度。[2]2013年,欧盟委员会提出,教师吸引力是教师这一职业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性,它使教师职业与其他需要相同资格水平的职业相比,更具吸引力,并且鼓励有能力的教师留在这一职业。[3]目前,我国从教师地位、生活待遇、教师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问题仍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数量、质量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一)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目标:师资“引进”与“留下”
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规模、幼儿园的数量有着明显的增长,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学前教育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部困难省份, 并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4]由此可见,重点发展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教师对幼儿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5],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的情况下,更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为此,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工作,确保幼儿教师坚守民族地区,既是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又是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
(二)现实差距:民族地区幼儿师资存在数量和质量问题
我国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数量不断增加,现有的教师数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及民族地区幼儿园的发展需求。据调查,四川民族地区师幼配备比例没有达到《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中的要求。[6]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师幼比为1∶21.1,没有达到国家的有关规定。[7]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幼儿园师资配备与相关政策规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依然有较大的缺口。部分民族地区幼儿园大班额现象严重,师生比失衡。现实繁重的工作任务使教师离职意愿明显增强,致使师资队伍稳定性减弱。有调查显示,2012年至2016年,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12所幼儿园共流失幼儿教师215人,几乎达到了2012年在职农村幼儿教师的总数。[8]
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在数量缺口大的情况下,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也远未达标。2018年,某地区各类型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数的数据表明,中等学校(包括中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师资的主力军,且面临“三低”的问题。[9]可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较少,具有中专学历的学前师资占多数。从专业结构来看,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大多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教育经历。有调查显示,黔东南台江县的幼儿园除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外,还有很多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转岗教师。[10]研究者对甘南藏区农村一所乡级L园的调查显示,该园仅有1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其余12名教师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且该园无双语教师。[11]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学前教育教师对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自身使用普通话的要求不高。[12]因此,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发展较为缓慢。
二、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缺失的原因
教师职业吸引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业本身的特征、从业者的需求、社会对职业的评价三个方面。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而言,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也是影响幼儿教师从业者从教意愿和留守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弱化了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各省份学前教育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13]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仍较为缓慢,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同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于职业本身缺乏吸引力,而是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笔者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印象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印象趋于负面,其原因主要在于幼儿园缺乏发展的资金、基础设施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等;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幼儿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印象较差,经济发展落后,收入水平低等是他们不愿去那里任教的主要原因。在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评价中,也反映出“待遇并不高”“地区经济落后”等问题会影响他们是否去民族地区幼儿园任教的决定。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缓慢给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也弱化了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民族乡村地区师资缺乏情况比较突出,教师“招不满,留不住”的问题突出。有研究基于黔西北乌蒙山区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幼儿教师流失严重。[14]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种种问题,优秀教师通常不愿长期在民族地区从事幼教工作,而更倾向于到经济条件更好的幼儿园执教,这是阻碍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职业供给贫乏,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生存发展空间狭窄
职业提供既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又是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一个条件性指标。[15]良好的职业供给对从业者职业认同与职业选择有重要正面影响。目前,职业提供难以满足教师生存发展的需求,是目前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缺乏的一个主要诱因。首先,工作待遇偏低影响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研究者对青海民族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教师进行的调查发现,该地区没有编制的幼儿教师居多,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的居多,而最低的月工资为800元。[16]张雅娟通过对教师工资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教师供给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工资。[17]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工资偏低的现状已然不利于招募和留住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学环境不佳。虽然目前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由于总体来看教育资源存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和供给中的数量不足,一些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园舍、基本设施和玩教具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同时,民族地区幼儿园普遍班额较大,一名教师需要负责教学、卫生、安全等多种事宜,教师身兼数职,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流动性大,离职倾向性较强。很多幼儿教师追求更好的发展,或到城市就业,或通过考试选择其他职业。最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缺少职业晋升和专业发展的机会。有研究显示,鄂尔多斯市360名幼儿教师中,在编教师167人,非在编幼儿教师193人,非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高于在编幼儿教师17.2%。[18]西藏学前教师的职称结构中高级职称人数缺乏,未评职称的教师人数较多。[19]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前景有限,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大量年轻优秀教师流失;另一方面,缺乏体制保障和良好生活环境,很难吸引优秀的民族学前教育师资到民族地区从事幼教工作。
(三)价值认同缺失,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社会认可度低
教师社会声望是教师职业总体品质的外显,是教师职业重要性的体现。[20]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和职业选择依赖于高职业声望。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幼儿教师职业价值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幼儿教师被认为是“保育员”或“高级保姆”。尽管近年来,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强调了学前教育的地位,社会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从总体上看,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中小学教师相比仍存在差距。在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度较低,导致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自信受到削弱。因此,许多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不愿意扎根民族地区从事幼教工作。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身份的不认同和社会地位的不公平,也是在职教师离职倾向严重和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不从事幼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路径
(一)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组织环境,强化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
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园的环境建设对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鼓励优秀的幼儿教师到民族地区幼儿园任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民族地区幼儿园首先应提高政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及效益,加强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族地区幼儿园的内外软硬环境,配齐必要的教学设备,借助信息资源为幼儿教师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切实为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其次,相关部门要推进民族地区幼儿园组织文化的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组织文化氛围,同时,减轻幼儿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密切关注幼儿教师的情绪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教师配偶工作、子女教育等问题,催生幼儿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后,幼儿园应形成人本化的管理制度,提高幼儿教师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着重对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岗位及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给予奖励,以提升幼儿教师教学研究和业务学习的兴趣。
(二)提升教师职业供给力,解决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生存困境
要确保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就需要提升幼儿教师职业供给力,改善民族幼儿教师的各项待遇,解决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面临的现实困境。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将幼儿教师质量保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适当提高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农村集体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对民族地区长期从教的幼儿教师给予相应的津贴补助,以吸引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其次,相关部门应制订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配置标准,规范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编制管理,并加大事业编制资源向民族地区幼儿园倾斜的力度。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应完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于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幼儿教师,应在职称评定上给予相应的优惠,为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晋升提供机遇。
(三)加强价值认同,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可度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价值感不高,不仅会严重影响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声望,还会逐渐降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自信。因此,增进社会公众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的尊重与认同,是有力提高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声望和切实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要环节。第一,应进一步对社会公众宣传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多方面普及学前教育知识,使民族地区家长和社会公众了解学前教育对儿童成长与家庭幸福的重要性,从而正确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第二,通过组织开展讲座活动大力宣传爱岗敬业、甘于吃苦、淡泊名利的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渐进地塑造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唤起社会公众的尊重与认同,提升教师职业信念,吸引学前教育师范生投身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激发其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第三,相关部门应采用政策力量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激励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幼儿教师予以表彰奖励,进而激发民族地区幼儿教师执教的动力并强化他们的职业信念。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吸引优秀的幼儿教师赴民族地区任教。基于当前民族地区幼儿师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组织环境、提升教师职业供给力、提升教师社会认可度,最终达到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工作的目的。相关部门要确保幼儿园教师坚守民族地区,力争构建优良的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补齐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短板,保障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