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02-19

今天 2022年12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农村

柴 勇

(环县天池乡曹李川小学 甘肃 庆阳 745700)

引言

目前随着新的教育政策推行后,国家对小学农村教育管理重视程度极高。然而班主任在具体开展工作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影响了班级管理质量,对学生学习发展造成不利干扰。为了提升农村小学管理水平,教师应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为基准,探寻适合学生的班级管理方法,有针对性的处理小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在班主任的科学管理下能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

1.农村小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滞后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处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山区,与城市距离较远。大多数班主任都是通过支教考试或者其它方式前往农村进行教育,学校对新任教师缺乏系统培训,导致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管理理念滞后的问题,不能及时根据教育领域变革方向创新管理思路,习惯采用应试管理的方法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以学生学习作为管理标准,忽视学生心理方面的管理引导,管理水平较低。

1.2 没有实施人本管理

在素质教育中,国家提出了人本管理思想,要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将学生放到平等位置,以一视同仁的眼光对待每位学生。但是目前部分班主任在组织农村小学管理时,通常是根据个人工作经验对学生实施管理,如果学生出现违反纪律或者学习退步情况时,班主任基本上是以批评或者谩骂的方式教育学生,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运用到班级管理上,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疏远,不能及时将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反馈给班主任,从而更加不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1.3 缺乏班级活动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班级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凝聚力,使学生在完成各类活动中,明白自身也是集体中的一员。然而当前部分班主任在组织农村小学管理时,经常将重心放到班级秩序维护和学生学习上,很少在班级上开展实践活动,这种情形虽然可以确保班级管理秩序井然有条,但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大多数学生只是在班主任的强制管理下,被动遵守班级纪律,没有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身与班级管理之间的关系。

1.4 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相比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能陪伴在学生左右,不能及时规劝学生认真学习,导致部分学生在学校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在听课中经常出现随意交谈、违反班级纪律的情况,这种情况既不利于自身学习,还会对周围学生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对班主任班级管理提出更高挑战。

2.解决农村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措施

2.1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决定了农村小学管理质量,如果班主任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及时掌握教育领域发展动态,则能在开展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主动变革个人管理理念。因此,为了解决班主任管理理念滞后的问题,学校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充分运用各项培训资源,为班主任提供学习进修渠道,使全校班主任在参与培训中,能够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在校园内部组建一支高水平班主任团队,为提升农村小学管理质量提供良好的人力支持。一方面,学校应对新任班主任制定系统性的培育计划,运用网络学习视频为班主任提供学习资源,鼓励年轻、有思想的班主任主动参与到教育培训中来。为了调动班主任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将培训学习与薪资组合起来,如果班主任能够定期按时完成培训任务,学校可以通过薪资奖励的方式对其给予鼓励,以此激励全校班主任都能以良好心态参与到培训中来。

2.2 落实学生为本人性化管理形式

自从教育领域推行了新课标之后,各个地区都积极开展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形式。农村由于教育落后,目前在部分学校仍旧存在班主任强制管理的现象。为了解决农村小学管理中的问题,学校应倡导班主任根据人本管理中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实施人性化管理形式,剔除制度管理中的缺陷.例如,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能够大胆向班主任展示个人内心想法,班主任可以针对某个具体管理案例,通过询问的方式让这部分学生说出自身对相关事件处理的见解;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对班主任产生畏惧感,班主任可以通过语言鼓励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身在班主任管理下的感受,这样班主任可以根据全体学生发言,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制定适合学生的管理形式。其次,班主任应将平等的管理思想落实到班级管理方方面面。在选拔班长、班干部和小组组长时,不以学生学习作为主要参考依据,还应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作风,全面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确保所选班长、班干部和小组组长是品德兼优的好学生;在学生犯错时,应以就事论事的态度教育学生,告诉学生犯错行为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纠错方法,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就从轻处理或者不对其进行教育,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就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和批评。最后,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设置与纪律有关的制度时,班主任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这些制度的要求和意义,并在讲解结束后,询问学生是否有其它修改建议,这样可以促使师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改进现有制度,提高班级制度的实效性。

2.3 借助实践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农村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基本上是在5~12岁左右,这个时期学生身心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中,明白班级纪律需要每位学生共同维护,从而在今后能够自主规范个人言行,切实提高班级凝聚力。例如,在五一劳动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打扫校园卫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负责一片区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除草、捡拾垃圾等任务。由于部分学生身体较差,可能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样其它组员为了有效完成实践任务,就会积极帮助这部分学生,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垃圾彼此距离,明白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团体意识。此后,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打扫效果进行打分,并及时对分数最高的小组给予语言鼓励,为学生提供合作打扫卫生的方法,告诉学生公共卫生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力求学生在聆听班主任教育中,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也是班级中的一份子,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事事以班级为先、时时为他人考虑,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再者,班主任可以在周五午自习,组织全班同学开展短跑比赛、老鹰抓小鸡或者其它游戏,教师可以围绕游戏类型制定活动规则,让学生以阵营比赛的方式参与其中,使全班同学在参与各类游戏实践中,能够有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

2.4 运用家校合作消除厌学情绪

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村父母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收入,会选择外出打工。但是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对学习缺乏理性认识,需要父母的教育和陪伴。因此,运用家校合作消除厌学情绪,在开学期间让家长留下联系方式,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家长交流群,明确群内交流秩序,避免部分家长在交流群中发送与学生教育无关的内容。在建设好交流群后,班主任可以定期将学生在校表现,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家长,并询问家长近段时间与学生的联系情况。由于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无法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沟通,班主任可以根据专业的教学经验为家长提供沟通建议,告诉家长如何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告诉学生学习重要性,使学生在家长的持续教育下,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从而在今后以积极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部分学生是由祖辈或亲戚负责照顾日常生活,他们对学生学习重视程度较低,通常将焦点放到学生吃穿住行上。为了从根源处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班主任应在开展家长会时,可以为学生的祖辈或亲戚提供城市学生接受教育后的发展情况,告诉他们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使其在今后能够尽个人所能为学生提供安静、适宜的学习环境,大力支持学生学习,在生活中不应为学生灌输学习无用思想,尽量通过语言规劝和行为教育等方式,为学生讲解学习的意义,促使学生在祖辈或亲戚的教育下,能够对学习形成积极认真的态度,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3.新时期班主任开展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反思

由于农村小学受到所处地理位置和现实教育条件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期不能向城市学生一样,接触丰富的教育资源。班主任在组织农村小学管理工作时,应竭尽个人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如果需要硬件设备支持,应及时与校长探讨解决方法,由校长负责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借助多方社会力量筹措资金,为学生提供计算机设备,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接触到信息技术,跟上我国教育潮流,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每位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情况不同,班主任应定期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反思以往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更新管理策略,提高农村小学管理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大多数地区的农村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对学生今后成长容易造成不利影响。目前部分农村小学在管理中,仍存在管理理念滞后、没有实施人本管理、缺乏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需要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系统衡量班级管理中的缺陷,以学生现实需求为导向,设置合适的解决措施,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落实学生为本人性化管理形式、借助实践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运用家校合作消除厌学情绪,通过多种方法优化农村小学管理,使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下能够全面健康成长,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