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下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究

2022-02-19谢金灵

今天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数学

谢金灵 王 芳

(沧州市新华小学 河北 沧州 061000)

为了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教师要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智慧,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针对传统小学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出行之有效的方式,以减少枯燥乏味的重复性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正确的把握学情,依据双减政策,完成对作业的创新设计,从而改变传统作业的问题,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设计单元类作业

所谓单元类作业就是从单元的视角出发,对单元中的知识体系进行复习和巩固,作为学习小结,以帮助学生回顾自己在单元中的学习情况。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用比较单一枯燥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既无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同时还会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对作业的创新设计,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单元知识的复习。教师可以丰富传统单一的作业设计方式,既可以是试卷,也可以是书本作业,或者是实践活动等等。比如,在《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复习这一单元中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制作几张卡片,在其中写上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正方体和长方形、圆形、柱形等,让学生结合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回忆,加深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对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正方体进行更加深刻的认知,巩固其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在本子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且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判断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题干进行解读,更好的掌握其中的关键字,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和球体,举例说明。有的学生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观察,发现冰箱是长方体,柜子是长方体,电饭煲是圆柱体等等,用这种方式,既帮助学生从概念开始复习,借由与生活之间的结合,提高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从而提升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的掌握,在循序渐进的复习过程当中,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补充自己的知识漏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借由实践的操作方式,提高学生的作业热情,然后学生能够从传统的书面作业中解放出来,提高其实践动手水平。

2.设计合作类的作业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合作类的作业明显缺乏,通常都是以书面类的作业为主,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单独完成。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小组合作作为全新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其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属性。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中,教师也要加入合作类的作业,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更加清晰的认知到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过程里,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等。比如,在《大于、等于、小于》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知识,设计一张试卷,由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试卷的解答,并且在组内进行互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他人的作业,并且在互评的过程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在相互讲解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学生能够借由组员之间的相互检查,提高自身的反思,察觉自己在作业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有些小学生在互评过程中,会担心自己的错误引起他人的嘲笑,所以不敢将自己的作业展示于他人面前,或者反复的提出修改,此时,教师相对于学生的作业结果来说,要更加关注学生在作业中完成的态度,当发现学生对自己的作业不够自信时,教师可以向学生阐明小组合作的作用和目的,让学生能够了解到,通过小组之间的互评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醒自己在易错处仔细思考,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用平常的态度面对小组合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3.设计体验类作业

小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时期,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借由设计体验类的作业,能够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交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对于知识的应用水平。比如,在《测量物品的质量》这一单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测量的单位以及物品测量的过程,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带有刻度的容器,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且对不同容器的单位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本单元知识的认知水平。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苹果和香蕉,让学生利用天平测量出哪一个物品比较重,让学生观察天平出现了怎样的情况,表示怎样的结果?然后让学生拿取自己身边的物品,放在天平中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4.设计创新类作业

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依然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要借由作业的设计,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能够打开自己的格局,发散自身的思维,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比如,在几何图形的知识点复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且描述这个三角形属于什么三角形,然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塑料棒和胶水、胶带等等物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三角形将其制作出来,从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借由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自主构造图形,并且依据自己的实践操作,发挥出其价值,展现出其性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5.设计游戏类作业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对游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在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游戏类作业的占比明显比较少,通常采用的都是枯燥的书面的作业为主,因此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无法感受到作业的乐趣。而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游戏化的作业设计,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用绳子或者粉笔在地上画出十个长格子,在格子中间写上对应的题目,学生在组内可以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来进行前进比赛,赢了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赢得的划拳数来前进,走到相应的格子上,就要对这格子中所对应的题目来进行解答,答对了可以继续前进,答错要原地等待,比一比,哪一个队伍最先到达终点。游戏在这一作业设计中,作为作业完成的辅助形式,能够有效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消除在题目解答过程中的枯燥感。让学生在掌握不同题型解法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好地顺应小学生的展示欲和好胜心。

6.设计表达类作业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些学生的性格活泼开朗,愿意和老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但是有些学生则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当其在学习中出现任何问题时,不愿意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也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这就导致学生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所以,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设计表达类的作业,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其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所带来的乐趣和价值。比如,在教学拆分法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几道例题,选择平时在课堂上很少举手的同学来进行回答,让学生口述自己的计算过程或者思路,对于讲不清楚的学生,教师可以邀请其到讲台上,利用黑板板书结合口中描述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路清晰的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敢于在大众面前开口说话,培养其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例题:小猫咪的妈妈带了29条小鱼,要分给她的三只小猫咪宝宝,请问应该如何去分呢?每一个学生的方法都各有不同,有的学生说可以用3×9+2的方式来分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并且配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正确的认知自己,不过分的低估自己的能力,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7.设计跨学科类作业

小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时期,教师要通过设计跨学科类的作业,培养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避免学生出现偏科的情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有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好,但是语文成绩比较差,这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在提醒教师要做好跨学科的教学融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语文学科之间相结合的数学作业,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比如对于应用题,教师需要求学生要能够仔细阅读题目,学会抓取其中的重点信息,从而更好的了解出题者的意图,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式。因此将语文与数学之间融合起来,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解题的正确性,借由跨学科作业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落实减负增质,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创新教学的方式,通过优化的设计,让作业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提升综合素养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其实践能力,拓展其学习宽度,发散其思维广度,引导学生能够在作业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其数学水平,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