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2022-02-19罗彦明

今天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双减

罗彦明

(陇南市礼县盐官镇罗堡九年制学校 甘肃 礼县 742200)

语文学科博大精深,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正是这样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要靠语文知识来描述和反映;反过来说,生活又孕育了语文丰富多彩内容,使语文学科的内涵越来越丰实。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一政策的公布和实施,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冲击较大。在此之前,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倡导限制校外培训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然而效果并不明显,许多地方有愈演愈烈之势。名目繁多的培训机构让家长应接不暇,如此状态之下,学生只能背负学习的重担,叫苦连天。“双减”政策的实施,将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脱出来,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得到了彻底的释然。阅读教学,本来就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偏重于语文知识的教学,学生忙于应付沉重的课业负担,以至于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部分,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1.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探析

1.1 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不甚发达,难以形成对初中生的耳濡目染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农村山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文化基础建设比较薄弱,可提供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的文化活动场地有限。因此,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可享受的文化资源比较少。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形成的文化积淀不厚实,地域文化色彩不明显,难以对初中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即便是有一定的文化积淀,由于这里的社会经济发展较慢,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的发展,无暇顾及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造成了这一地区基础文化的贫瘠,不能对生活在这里的初中生形成积极的、有意义的影响。因此,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把开阔视野的希望寄托在了课外阅读上。

1.2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设施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初中生对学习语文的需求

农村学校,跟城镇学校相比,各种文活资源比较稀缺。农村初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很难开发适合影响学生的校园文化资源,难以建成促进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设施。相对来说,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处于一个低水准发展状态,弱化了校园文化对初中生的影响。尽管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城市乡村办学条件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客观来说,无论硬件设施还是有关的配套设备,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依旧存在,并且比较明显。尤其是文化基础设施差距更为明显。这样一来,生活在农村的初中生,相对于成长在城市的初中生来说,受到的文化基础设施带来的文化熏陶差距较大。缩小这种差距,一个直接的方法就是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

1.3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意识不强,未能形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老师的教学倾向于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习知识领域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不断从各种参考资料中找出一些类似的试题,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来,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学习知识的过程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用来应付名目众多的试题练习,很难有自己独立支配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形同虚设。尽管学生有阅读课外书籍的欲望,但未能给学生搭建有效的阅读平台。加上语文老师不能提供给学生有效的辅导,难以让初中生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有时学生凭着自己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读一本课外读物,但没有时间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的约束,往往是虎头蛇尾,兴趣过后就会将书籍束之高阁。不能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1.4 伴随着农村初中生生理和心理变化,学习知识表现出新特点

走进中学大门的初中生,富于想象,易于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情绪的变化。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想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处境,但又苦于难以实现。这一学段的初中生,都已进入了青春期。特别是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初中生,对外面的世界感到非常神秘,渴望走出大山,憧憬霓虹灯下的生活。富于幻想,易于受到身边新鲜事物的刺激,易于见异思迁。因此,初中生学习知识有了新的特点。尤其是学习语文这门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表现出更多迥异于以往的特点。他们有通过读书了解外面世界的欲望,但抑制力相对比较薄弱,阅读文章往往都是半途而废。

2.开展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有效策略探究

2.1 课后服务务实化,切实提升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双减”政策的推行,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小学生承受课外培训的压力,得到释然的不仅是中小学生,也让中小学老师和家长彻底摆脱了课外名目繁多培训的约束。随之而来的课后服务,在课余时间将学生集中起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服务,将课余时间课堂化,但又有别于正长的课堂教学。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服务模式。

集中在一起的初中生,可以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开展阅读。不仅如此,在这一时间段,总会有老师陪伴在学生的身边,这样一来,学生不会觉得学习的孤单,还可以随时向老师和学生提出一些自己难以单独理解的问题。尤其是在这一时间段开展阅读,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教给学生阅读这些课外书籍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针对具体的课外读物设置一些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课外书籍。当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通过这样的努力,细化课后延时服务的环节,促进课后服务老师对学生阅读的引领,有效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课后服务,对于农村初中生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在“双减”政策推行之前,绝大多数农村初中生放学走出学校大门后,要么马不停蹄地参加课外培训,其学习强度远远大于在校正常的教学时间。要么三五成群走上田间地头,捉蜜蜂,捕蝴蝶,完全忘记自己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陷入更加繁重的题海战中;要么对学习放任自流。而“双减”政策之后推行的课后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外阅读模式。能有充足的时间作保障,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阅读内容,阅读更具有针对性。

2.2 课外阅读经常化,形成农村初中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生,情绪易于激动,意志品质尚未定型,容易产生阅读的兴趣,但这样的兴趣能保持的时间不是很长。他们在选择阅读内容的时候总是凭着个人的兴趣爱好,很少选择跟所学的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而且在阅读的时候,阅读欲望能保持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阅读课外读物往往不会善始善终。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凡事总会以感性为主。课外阅读也是一样,不能靠自己的意志品质认真读完有价值的课外读物。尤其是那些思想意义深刻,跟课文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的经典作品,往往不是学生的首选。即便是选择了类似的阅读内容,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也会丢三落四,断章取义。在“双减”政策推行以后,彻底把学生从名目繁多的课外培训中解放了出来,课后服务的推行,又从时间上保障了课外阅读的顺利实施。

在老师的监管下实施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与此同时,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监管,会让学生慢慢形成阅读的习惯,善于从读书中吮吸知识的营养,拓展学习的渠道,感悟作者在其中抒发的情感,受到身心的陶冶。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营养。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就可以仔细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要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初中生要有一定的意志品质。凡是都能形成自我约束力,凡是都要善始善终。

2.3 课外阅读指导科学化,让农村初中生确实从课外阅读中受益

课后服务的目的是将学生集中起来,在老师的监管和帮助下,进行有效的知识学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学生放学之后就回到家里,大多数家庭成员都要参加生产劳动。回家后的孩子没有人看管,于是更多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选择补习班。尽管农村大多数家庭收入都非常有限。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家长的心田。所以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选择补课。血汗钱几乎全部花在孩子的身上。在家长看来,自己饱受了没有文化的苦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父辈之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努力也是心甘情愿的。

如此一来,绝大多数初中生在正常教学实践结束后,又会马不停蹄的去应对各种培训。尽管极不情愿,但却又表现得无能为力。靠着初中生自身的能力真的难以改变这一的现状。只能听之任之。这样的结果是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逐渐畏惧学习,淡化了学习的积极性。

“双减”背景下开展课后服务,不仅释然了学生背负的参与各类校外培训的压力,而且在时间上保证了课外阅读的开展。在这段时间内,老师能够近距离接触学生,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课外书籍。与此同时,因为是课余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老师的指导意见,选择能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且能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课外读物,使用自己乐于享受的方法去阅读。

总之,“双减”背景下探索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有效性,初中语文老师跟学生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可以根据自己在平时掌握的学生实际,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外阅读。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阅读材料,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一直保持强烈的阅读欲望,实现高效高质的阅读。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双减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小满课外班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我的“课外老师”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