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
2022-02-19耿昕
耿 昕
(环县天池乡中心小学 甘肃 庆阳 745700)
所谓趣味识字,就是以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地实现识字的目的,并掌握正确的识字方式,提高其文化素养。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学生必须要学会认字,这样他们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接下来的阅读和阅读。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控能力差、精力旺盛、思想活跃,阅读时容易走神、发呆。通过开展趣味识字活动,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指导性。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发挥、主动探究、认真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识字教学措施的应用优势
根据新的课程要求,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而且汉字的种类很多,笔顺和笔画也比较复杂,如果老师没有正确的指导,很容易造成孩子们的阅读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趣味识字教学,也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小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时期,需要教师正确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运用兴趣识字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方法
2.1 添加游戏元素
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如果对笔画、笔顺的教授过于死板,不但会极大的影响汉字的学习,而且会使汉字的学习效率下降[1]。在汉字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游戏元素,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延伸识字的内容,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加强了学生的识字经验,提高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在实施趣味识字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把所学到的文字转换成卡片,并进行一名学生持卡片、一名学生猜音的游戏,利用适当的竞赛观念,让学生更加积极、勤奋地学习汉字,提高汉字的记忆力。比如,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做找朋友游戏时,把汉字分为许多偏旁的部首,而每位同学都要拿着一张有偏旁部首的卡片,根据汉字的记忆,把胡字分为月和古,把手握月和古牌的同学们凑在一块。
2.2 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课的兴趣,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课件的使用。首先,在进行识字教育之前,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制定教学目标,即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汉字教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提高其使用效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在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的基础上,运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其次,在进行趣味识字教育时,教师可以积极地利用各种资讯科技工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汉字如鸟、马、人等时,可以通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汉字的学习效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还可以利用学校的识字资讯系统,查看所学汉字,及时纠正发音,有效地解决了汉字的问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平台,适时地检验自己的教法和过程是否合理,也就是通过这个平台,对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和整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有效地归纳出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对与识字教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同时通过信息平台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识字教学的针对性。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仪器进行定期的检验,以保证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准确。
2.3 有效运用趣味拼音,推进趣味识字教学
汉字与拼音是汉语教学的两大要素,而汉字和拼音又是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整合起来,提高其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汉字的学习中,学生们实际上是要借助拼音来进行的,而使用拼音可以提高汉字的读音和读音,使他们更好地记住汉字。另外,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的专注度也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因为专心致志不强而难以深入,有些人在课堂上学得很清楚,一节课下来就会忘,甚至有些同学上课走神、听课不专心,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通过对兴趣拼音地有效利用来促进兴趣识字的教学。比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老师首先要指导同学们运用兴趣的拼法来拼写生词。也可以加入一些小游戏,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戴上汉字的帽子,在老师点出汉字时,戴着卡片帽子的同学就会起身说到。
2.4 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小学生特别喜欢有趣的东西,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要创造有趣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汉字。比如《一匹出色的马》,妹和姝、珠等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被弄糊涂,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汉字的趣味性教学情境来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差别和真正的意义。
2.5 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内涵
要提高小学生汉字的学习水平,就必须要让他们亲身经历和体会,通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材料,来激发他们对汉字的想象。自然具有各种形式和形式,学生在接触、体悟自然中各种不同的事物时,就会刺激自己对汉字的理解,从而理解和学习自然界中的汉字,体味物体的形状与性质,并在自然界中寻找汉字的痕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有很好的了解[2]。只有对事物进行了深刻的认识,才能使人对事物有所认识,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功能。这种长年累月的累积,将会促进学生的全面语文素质的提高。
2.6 通过讲故事来培养汉字的兴趣
鉴于目前学生所处的环境条件较差,老师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应注重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观察,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孩子都对游戏、讲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进而培养他们的语文思考能力。通过对课文教学的指导,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汉字的学习水平。
2.7 充分利用微课来适应不同的学生的需要
每个人的知识点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底子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知识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而学生处则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几乎没有什么提问的机会。而微课的引进,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微型汉字教学,并将其纳入课程的核心内容。微课能较好地解决学生的畏难问题,使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加深。尤其是汉字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灵活的多媒体技术,将其制成小型汉字教学录像,并上传到指定的网上教学平台,供同学们学习。微型课的特点是小巧、有趣、灵活,不拘泥于地理位置、空间、时间都能用手机、电脑来学习,一遍又一遍地看,让汉字的学习更加活跃。
2.8 依托传统文化,体会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对学生的心灵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识字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初中生对语文的掌握,也影响着他们对其他知识的掌握。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还能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去理解和理解。在此期间,学生不仅学会了生字,而且也学会了隐藏在生字后面的文化知识。
比如《日月水火》中禾字的教学,老师可以将水稻等作物的影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作物的具体形状。通过演示,老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国家的农业文化。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然后老师让同学们看禾,让他们看甲骨文和金文的禾。在观察时,学生们注意到,禾就像一粒熟了的大米,中间有一片叶子,边上还有一粒熟了的麦穗,下面是一条根。老师在解释水的时候,可以介绍大禹治水,也可以介绍大禹时代中国的疆域,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河的具体范围。透过汉字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了解汉字。学习汉字,必然要触及到汉字的深层文化。如果老师只说汉字的拼音、读写等,可能会让同学们对汉字的深厚内涵有更深的了解,而如果从文化的层面来进行,则会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汉字,体会汉字的美。
2.9 运用课本中的插图,使文化知识得以渗透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直接的材料,比如图像,而不是文字。鉴于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老师可以将生字与图形相结合,使识字过程更具趣味性,使识字的学习效率最大化。比如《春夏秋冬》的一节课,老师先让学生看课文的插图,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共同点?他们的装饰是什么?是什么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发现,每一幅画的色彩都不一样,上面的图案也不一样,每一幅画都代表着四季的美丽。这样,同学们就会发现,这些词与扇面上的风景是相呼应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汉字、图形的认识逐渐加深。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扇子中的文化内涵。它既是文人雅士的象征,又具有极为深刻的文化意蕴。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而且能激起他们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识字课上,如果要完成识字的教学,可以使用图画。图像中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与识字内容密切相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深度的观察,适当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画面中,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还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识字教学又是推动学生提高阅读效率的一个重要依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而在把趣味识字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的时候,要从多个方面、多形式地进行,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趣味拼写,提高识字能力,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