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提高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2-02-19高显胜

今天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词课堂

高显胜

(永靖县三峡中学 甘肃 临夏 731600)

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快餐式文化伴随潮流出现,人们逐渐倾向快餐式简单文化的索取,极大地忽视了贯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对其现状,我们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探究写作背景,进入诗境,感受诗人之所感,引起学生共鸣。通过以上几种形式,把初中古诗文教学落到实处,也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国新青年,传至千秋万代。

1.大力弘扬古诗文,推动文化普及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适应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似乎“快”成了人们生活的唯一目标,什么都讲究效率,快餐式爱情、快餐式文化,唯“快”字所不及,我们真正所追求的是什么?手机、平板等数码工具的普及使人们把阅读形式更多地依赖其中的简讯、碎片式文字,缺少了“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浪漫;也没有了孟浩然笔下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对朋友相聚的无限期待。综上所述,信息科技的发展把快餐式文化推向了高潮,面对信息化社会,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出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古诗文普及,提升古诗文在当代社会的地位。首先,从国家角度出发,习近平主席近年一直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因此,国家应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国家也应当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宣传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性,推动国家教育部教材改革进程,从幼儿时期教材中编入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诗歌,小学时期适当添加诗歌篇数,直至初中阶段,在增加篇数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对于中国古诗文的学习不应是一蹴而就的,而应是循序渐进的。近两年央视推出的文化传承类节目像《诗词大会》《朗读者》《典籍里的中国》一直热度不断,这类节目出现在大众视野,使得大众重新对传统文化开启了崭新的认知,对快餐式文化起到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应措施,鼓励社会媒体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诗词展开新探索,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古诗词释读。从社会角度出发,社会应当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宣传中国古诗文重要作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师促使优秀古诗文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孔子是我国儒学思想的奠基人,也是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自先秦诸子百家时期孔子兴办的私学则一直以古典诗词作为首要教学内容,口口相传。所以,从学校角度出发,学校方面应贯彻落实上级的相关指示。一方面应该重视古诗文对于学生三观的塑造和完善,进一步加强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教师的队伍建设,提供优质的师资及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校组建教研小组通过会课、研讨、读书交流等活动潜心研究古诗文教学,把知识更综合全面性地传授给学生。加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力度,推动中国古诗文普及是促进中学生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法宝。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经过大量研究取证发现,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按照以往的讲课方式很难带动起学生兴趣。如何“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改变枯燥乏味的古诗文课堂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关键之所在。为促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能够更生动形象地了解,教师应采取多种类型的探究活动尽可能地丰富课堂形式,增加问题设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让学生参与感、成就感、享受感并存。

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把更多地主动权给到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谱写文章大纲,至于之中文章之血肉则应交由学生来完成。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搜集素材了解曹操当时写此诗所处的历史环境,思考作者在当时的心境下是如何的感受?作者为什么要写此篇诗文?作者写这篇古诗的作用是什么,想要借此表达什么?在设计教案时,就由此将问题设计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入曹操视野下的沧海之中。此时,教师对于课堂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在徐徐图之。诗文开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为我们呈现出登山观海的景象,下文的“日出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方法将大海和宇宙的苍茫尽览其中,作者借托物言志的方式巧妙地展示出雄伟的政治抱负以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教师此时,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视频、图片或朗诵的方式给学生重塑当时情境。相比于文字性知识,学生会更加倾向于视频、图片类所表达出的信息。在课程进入中期阶段,教师切勿忽视学生的存在,注意适时地提问学生想法,让学生感知到课堂与他自身是一体的,不可脱离的,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追随着教师的思路走,思维逻辑也会附着于诗文之中,无疑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古诗整体的把握,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地把控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把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课余时间的应用,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诗词知识竞赛活动。在学习完几篇古诗文后,教师借机趁热打铁,模仿《诗词大会》的比赛机制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也在参赛、比赛中对于诗文的理解一遍遍加深。由此,可以将其推广到全校,由学校举办更大范围、更高难度的比赛,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课余时间也可以得到有效学习。通过网上教学形式,最大程度的丰富学生古诗文学习形式,打消学生认为古诗文晦涩难懂的固化认知,从本心出发热爱古诗词的学习,这将对于古诗文的教学如虎添翼。

3.探究背景,进入诗境

古诗其行文往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作者还多采取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写作方法来寄托其所思所想所感,所以我们在学习其古诗文时,不能只停留在文章表面,知人论世,要多层次全方面地进行深入挖掘。

因此,首先要探究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生活年代、性情风格、人生际遇以及友人关系等,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古诗文学习。例如,在学习东坡居士所作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诗中,要先从苏轼一生的宦官生涯切入。该诗作于苏轼经“乌台诗”一案被牵连贬于黄州期间,苏轼的一生几乎是浮沉的,自科举中的在朝堂崭露头角之后,由于欧阳修的青睐似乎该是官运亨通的,但天有不测风云。宋神宗即位后因久仰王安石的治世之才,王安石得到重用,开始步步高升。王安石一上位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法,朝堂上一派支持,一派持反对态度,由此形成了两党之争,而苏轼处于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党派的站队决定了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王安石在位期间苏轼一直奔波于被贬的各地,其中“问汝一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正是对其一生贬谪生涯的真实写照。对作者生平的简历有过了解之后,就不难理解作者在记述夜游的心境了,苏轼此人虽一生辗转于被贬各地,但他乐观豁达的心境却从始至终,不离不弃,好像他是一个谪仙,不谙世事,因此才能从俗世中脱离出来,总是洒脱外在的。《记承天寺夜游》中虽然作者被贬黄州,在当时不仅政治生涯上遭受打击而且经济生活也是异常窘迫,然而,他仍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笑对人生百态。他之后在贬谪期间所作的《赤壁怀古》《前赤壁赋》等皆是作者旷达乐观的千古名篇。其次,学习古诗的关键在于品读其意境,在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之后,作者借对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环境的渲染,运用深厚的文字功底把千年之外的场景呈现于此,让人身临其境,难以抽离。教师通过对诗词的深入解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其意境之所在,体会其中妙处,也促使学生提高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

4.构建趣味性的古诗文学习课堂

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环境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很大,如果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或者采取的教学手段无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最终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较差。对此,老师要构建良好的古诗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发现古诗文中蕴含的趣味,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感受是老师传达出来的,很多学生刚开始并不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也不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所以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古诗词本身,而应该深度挖掘古诗词的内涵。初中教师在进行古诗文课堂前,需要积极地阅读古诗文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内容,保证自身的知识储备足以应对古诗文教学课堂。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下精心完成备课,对教学问题进行良好的设计,并且完成对古诗文文章的丰富阅读,积累下来丰厚的知识内容。并且,语文教师需要将自身的语言进行幽默化设计,保障自身的古诗文教学可以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充分的想象。同时,也提醒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不光想象古诗词描绘的内容,同时也深刻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改变日常教学中模式化的内容,要敢于创新,作出一些新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产生对教学内容的向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认真、积极的思考所学的内容。举例来说,在李清照的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带来重阳节夜晚的场景展示,首先将教室窗帘拉上,用一部小型探照灯模仿月光洒在庭院中,然后准备一些图片,如云层、黄菊等挂在教室中,营造诗中的场景来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思念丈夫之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情感,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和思考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方式和文章内涵。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去解析这篇古诗,引导学生把阅读课文时产生的情感融入到文章解析中。学生能够结合古诗词内容进行积极的自主思考,从而实现将古诗文学习与创造结合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去诠释这篇文章,这种拓展性的学习会更加富有情感和活力。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展开,获得学生内心的认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练习中,并从不断的拓展中领悟更多的知识点。接着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析,学生就会更透彻地体会和记忆,从而对该诗词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和传统节日有关的悠久历史文化,更全面地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

5.创设实践活动提高学习体验

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存在缺陷,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思维,使学生真正地爱上古诗文学习,为学生培养出积极正确的古诗文学习习惯。以往的初中古诗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导致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较弱。所以,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将教学方法进行丰富灵活的设计,确保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索欲强烈。但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在古诗词教学中几乎很少设计实践活动,教师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而是将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视为机械化的灌输,不仅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僵化了学生学习的头脑,使之成为考试的奴隶,一切的学习行为的目标导向都是考试。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优化中,教师要合理组织实践活动,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永远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强烈好奇,他们喜欢去观察广阔的世界,并能够在这种观察中收获无穷的灵感和快乐。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特性,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继续研究课堂教学模式之外,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乃至校园,深入到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去真切地观察、体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观察认知和主观情怀,以此作为指导和完善自身学习古诗词的基础。举例来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一句“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数不尽的哀愁,由此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构建实践活动,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诗词中去,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切入点。其中马致远描绘的场景并不难找,教师需要挖掘相似的教学资源,比如一些乡村、郊外。学生对于新鲜的教学环境无疑充满喜爱,而且相对于在课堂里面读书,真实环境所带来的轻松感和自由感也是校园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可以一边观察一边结合古诗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当年的马致远,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教师要给出学生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避免学生分心或者溜号。在活动实践课堂的基础下,学生会享受古诗词学习的过程。

6.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去诵读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是被很多教师常常忽略的教学组成。在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当中,要想有效地提升诵读的质量,就不能给提供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诵读,同时,教师也要在诵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诵读当中,以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经典古诗文的内容,进而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例如,教师在现行的语文教学当中,要更新语文教学的观念,将每周抽出一定的教学时间,比如说1~2个课时去专门的进行语文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教学,教师可以随意选择经典古诗文让学生进行诵读,让学生放声去诵读,并在诵读的过程当中去体会古诗文当中蕴涵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对经典古诗文中情感的把握。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方法给予指点,也可以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名家朗诵经典古诗文的视频或者音频为学生做示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在早读或者自习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古诗文,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把古诗诵读活动常态化,这样在不断的熏陶中提升学生对于古诗学习的重视,也能强化学生的古诗词解读能力。

结束语

简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时期,本文针对目前初中古诗文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作了相关阐述。针对目前所存在的现状对如何提高古诗文教学成果做了简要探究。首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分别从国家、社会乃至学校角度都做了充分阐释;其次,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生平剖析诗词,探究背景,走入诗境,体会其意韵之美;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断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乐趣,让学生从心出发热爱古诗文学习,从而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其良好品格的同时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词课堂
踏青古诗词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我爱古诗词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