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FT-LCD行业COPQ统计分析方法的探究

2022-02-19王立夫李晓景

电子测试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目损失逻辑

王立夫,李晓景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1 浅析 COPQ

在全球TFT-LCD行业竞争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表现为技术创新力,另一方面体现在成本管控。COPQ作为制造企业常用的管理工具,可以较好的体现出当前生产水平状况,关注质量成本的根本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1)统一质量语言-货币

质量成本管理采用货币形式,使质量管理工作中高层领导与员工有了共同语言,有助于企业领导能够快速明确质量要求和支持实施质量改进措施。

(2)反映质量水平/识别改进机会

在产品质量标准维持在某一区间情况下,COPQ的意义不仅可以反映当前质量状况,同时也可以挖掘出合理的改善机会。

(3)提高企业收益

COPQ是当前TFT行业体现公司整体以及各工艺段质量缺陷和质量管理体系流程薄弱环节的重要工具,开展COPQ管理意味着为企业谋求新的改善点和机遇。

图1 TFT-LCD行业通常将三级细目细分

COPQ全称 Cost of poor quality,又名不良质量成本、劣质成本[1]。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2]。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外部失败。当前TFT-LCD行业通常将COPQ的科目分级:通常分为三个会计科目,一级会计科目——质量总成本,二级会计子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失成本/外失成本,三级会计细目——根据企业实际管理工作需要展开的若干个细目。

2 质量成本的统计及展示方法

当前TFT-LCD行业,业内顶尖企业采用人工核算+智能运算系统,常规企业依然采用人工核算。本文主要探究智能运算系统。

智能运算中A社采用搭建中台方法实现智能化运算,整体逻辑见下图中台搭建思路,中台搭建思路采用PDCA闭环逻辑,由基础指标逻辑确认、系统模拟运算展现、问题指标重新检讨、运算结果检查核准四个方面组成。

图2 质量成本各科目判断依据

图3 中台搭建思路逻辑

其中中台计算过程中第一环节基础指标逻辑确认尤为关键,基础指标逻辑确可分为两个步骤数据源提取以及运算。针对数据源提取:搭建过程中可将关键指标进行7级拆解分类(见下图基础指标梳理示例),针对每个拆解指标挖掘源头,找到指标源头,挖掘采集数据,并从中改善问题点。

图4 逻辑结构图示例

图5 基础指标梳理示例

针对逻辑运算:(1)根据业务属性,逐个指标确认统计口径及展示方式,(2)核准指标计算公式:使用历史真实值,对逻辑关系进行准确性校验,(3)结合校验情况,完成中台可抓取的数据逻辑关系搭建,详见下图逻辑结构图示例。

关于系统运算模拟展示环节,主要以中台为核心,通过七级拆解指标拆解情况,关联各个子系统,从而完成数据的抓取及核算,此外,中台系统可实现多维度的自助分析以及图标展示。常用分析维度包括产品别、BU别、工艺别等等。

3 COPQ的展示方法

(1)图形式展示:通过图形方法展示,可一目了然的将重点数据呈现,便于决策者进行决策。整体COPQ展示当前常用方法为柱形图结合折线图,柱形图显示 损失额或损失额/销售额比例,折线图通常用于显示近期销售额情况。各科目展示方式通常采用饼图方式,饼图可更为直观的展现各项目在总损失中的占比情况。

图6 饼图

(2)陈述式表达:陈述式表达即通过文字表述来反映COPQ的现状,是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之一,特点是简单、明了、节约报告制作者时间等,一般适用于报告的总括或重点内容提炼。

(3)报表式表达:报表式表达通常应用于科目别、或工艺别的展示,通常情况用于展示各工艺的月度情况、达成度、Top不良损失以及后续改善情况。也可应用于TOP不良的详细分析、落地措施的改善。其优点在于准确度高、可展示的维度较多等特点,是行业内在分析展示COPQ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之一。

以上展示方式各有优缺点,通常采用结合应用的方式进行表达阐述。

4 COPQ的分析及创新管理方式

关于质量成本统计学中常用分为三个区域:Ⅰ质量改进区域、Ⅱ合适质量区域、Ⅲ质量过剩区域。

图7 质量成本统计学区域图

Ⅰ质量改进区域是指内外失损失成本>70%,预防、鉴定成本<10%,如在此区域则需要加强质量预防措施,加强质量检验。

Ⅱ合适质量区域是指外失损失成本≈50%,预防、鉴定成本≈10%,如不能找到更有效的改进措施,应把重点放在维持或控制现有质量水平上。

Ⅲ质量过剩区域是指损失成本< 40%,预防、鉴定成>50%,如在此区域需分析现有质量标准,降低过高标准,减少检验程序和提高检验工作效率。

当前行业内,运营稳定的企业通常在第二阶段,较为合适的质量区域。企业通常会制定相应COPQ KPI,通常采用整体损失额/销售额的方式进行整体目标的定义。针对内失子科目各工艺段目标通常以具体金额或者结合产能的浮动目标进行定义。随着产能的波动,如何衡量某一工艺段当月COPQ的好坏?当前业内较为创新的方法采用改工艺段责别损失/该工艺段产能的方式,进行衡量(如下图),也可采用该种方式定义各工艺段目标。

图8 各部门单K损失趋势

5 结束语

本次研究深度剖析了TFT-LCD行业质量成本的科目、算法及创新管理模式等,以中台为媒介,实现人工核算+智能数据采集方式为国内已知的较为领先的统计管理方式。在COPQ统计分析管理,工艺别分析过程中,为避免产能波动导致的质量损失波动,作者及团队引出该工艺责损失/产出概念,为目标分析带来全新维度,实现数据的灵活展示。

猜你喜欢

科目损失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创新的逻辑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高考“新科目”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菜烧好了应该尽量马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