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三下乡”劳动育人价值研究

2022-02-19云南大学李俊霖蔺翠峰

区域治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下乡受访者调研

云南大学 李俊霖,蔺翠峰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农村实践地为依托,以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体现出良好的育人价值和社会效应。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媒介,也是实现人性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必由之路。劳动形成人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劳动作为联系人与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是关于劳动的本质、劳动的属性、劳动的价值以及劳动的历史地位的全面总结和精辟理论,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实现的核心目的。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所蕴含的新思想和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应该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1]。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劳动育人承载着大学生“专业成才,思想成人”的重要使命。“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以“三下乡”为契机,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用奋斗成就青春事业,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世情国情,尊重民意,珍惜民力,用奉献彰显青春风采、在奋斗中锻炼成就自我,在服务奉献中厚植爱国情怀,在实践中锤炼艰苦奋斗精神,在为民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彰显使命担当。

二、“三下乡”劳动育人价值调研

本次调研针对某高校“三下乡”劳动育人价值认知状况开展调研活动,依据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

(一)调研对象与内容

1.调研对象

为了解大学生“三下乡”劳动育人价值认知现状,通过问卷网发放问卷,从受访者的性别、所在年级和院系展开调查,收回有效数据样本1030份。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男生占比60.58%,女生为39.42%。大一学生占比44.56%,大三、大二学生分别为23.98%与22.91%,正处于毕业阶段的大四学生占比2.72%,研究生占5.83%。学科分类方面,理科类学生占比14.27%,文科类学生占比25.92%,工科类学生占比59.81%。

2.调研内容

问卷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3月26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及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把准劳动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2]以学生的视角调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目的、动机及意义的认知、参加“三下乡”的具体活动内容、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情况等,并就如何提升“三下乡”劳动育人实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二)“三下乡”劳动育人价值认知现状评述

1.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参与目的与动机

关于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目的,选择“锻炼自立自强能力”“树立公共服务意识”“锤炼艰苦奋斗精神”“丰富大学生活”的比例几乎持平。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目的的认知积极正面。关于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动机,选择“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的占比为58.54%,选择“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占比为27.96%,选择“加分”的占比为10.87%,选择“打发时间,权当旅游”的占比仅为2.62%。

2.关于对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意义的认知

如表1所示,49.71%的大学生非常认同“三下乡”能磨炼意志、养成优秀品质,5.05%和1.17%的大学生选择了不太认同和完全不认同。根据调研结果,受访者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价值与意义给出了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少数受访者给出了中性或负面评价。

表1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调查问卷结果

3.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

基于某高校专业设置实际,对“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形式进行相关调研。经数据分析可知(如表2所示),社会实践活动既结合高校专业实际,又突出高校专业特色,既有传统保留项目,又有特色内容。“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进行爱心支教、革命精神宣讲、航模表演、体察省情及乡村振兴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并见行见效。

表2 “三下乡”活动形式调查结果

4.关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认知及认同度调查

关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的调研,主要从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甘于奉献、使命担当、服务人民等维度进行相应的调研。

50.68%的受访者非常认同“三下乡”有利于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太认同的占3.88%,完全不认同的比例仅为1.0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对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卷对大学生的使命担当能力与意识进行了相关调研。从调研数据来看,35.05%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都很强32.82%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较强,21.94%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创新意识较强,但能力不强,10.19%的大学生则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认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都不强。

关于大学生对自身吃苦耐劳精神的评价,25.73%和58.6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很强和较强,13.79%和1.8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较差和很差。

在服务人民方面,有较强志愿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比例高达83.89%,偶尔参加的比例为14.66%,完全不参加的只有1.46%。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调研数据表明,97.67%的大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79.32%的大学生关注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先进事例,说明大学生对“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广泛认可。

青年有理想,国家就有希望。在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依据调研数据分析愿意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占比,29.71%的受访者选择毕业后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施展自己抱负,46.8%的受访者选择省会城市继续奋斗,12.04%的受访者选择在地级市,做小镇青年在仅有11.46%的受访者选择了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从调研数据来看,选择扎根基层的受访者占比相对较少。

“躺平”不能“躺赢”,只有奋斗。大城市高薪岗位人才济济,严重“内卷”,以至于一些看不到职业前景的劳动者选择了“躺平”。通过调研受访者对时下流行词“躺平”的认同度,有52.23%的受访者选择不太认同,13.11%的受访者选择完全不认同。调研数据表明,65.34%的受访者拥有正确积极的劳动价值观。

三、大学生“三下乡”劳动育人价值认知差异化及原因分析

依据调研结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及育人价值获得大多数受访者的认可。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体现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不足,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对于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就业去向占比相对较低等,这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把创新劳动提升到了新高度。由调研数据可知,31.13%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多重视书本知识的获取,对于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其次,各种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受到高校及大学生高度关注的“挑战杯”大赛就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极好检验。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创新能力方面的训练相对缺乏,社会阅历及社会经验匮乏是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主因。

(二)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塑造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尤为重要,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意志品质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为青年大学生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调研分析,15.63%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主要原因在于:第一,“0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并且大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境相对优越,吃苦耐劳精神相对较弱。第二,部分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劳动意识,缺乏“找苦吃、找罪受”的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气,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时拈轻怕重、瞻前顾后,抗压能力不强。

(三)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意愿不强及其原因分析

2021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为909万人,再加上疫情冲击,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只有11.46%的受访者选择了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基层工作比较辛苦,职业前景不明朗,晋升较为困难;第二,大学生返乡就业优惠政策措施落不了地。一些鼓励本地学籍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就业的地市,虽然提供了宏观政策,但政策不落地,导致大学生返乡就业热情不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乡村人口大幅减少,“空心化”村落频现,走出乡村的新时代大学生,选择返乡(生源地)就业的占比较低。据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选择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占比为5.77%,选择服务西部的毕业生占比为12.04%。第三,部分大学生更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向往大城市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与生活。

四、大学生“三下乡”劳动育人价值导向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许多学生在社会观察和实践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提出,“劳动教育的核心应当是价值体认,即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各个层面体验、探究劳动的价值,并使之内化为价值观”[3]。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具有本源性价值,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劳动具有经济性价值,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教育性价值,热爱和参加劳动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一)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4]纯粹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来自理论的滋养浸润,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深刻认知之上。青年大学生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调研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果了解国情民情,体察民生疾苦,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责任,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有助于培育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是一种情怀和担当,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坦白理性的表达,就是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青年把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就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5]

青年大学生利用“三下乡”机会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与民族重托,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提升实践能力,脚踏实地挥洒汗水,在求真实干中将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负韶华,用脚丈量广阔天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三)有助于培育青年大学生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

甘于奉献就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情怀,就是要守得清贫、耐得寂寞、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在为民奉献中体会成就感。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有助于培育青年大学生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大学生在关注农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涵养定力,以专注的态度和踏实的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大事业。

(四)有助于培育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

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青年大学生既面临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有强烈的不负青春、不负伟大时代的使命担当。

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更应该担负时代责任,体现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在担当中历练、在实践中成长。

一棵树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青年大学生只有扎根祖国需要与时代需求,人生才会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体现青年的使命担当。最美姿态是奋斗,青年大学生更应该“祖国需要之际,吾辈当竭尽全力”,以家国情怀扛起使命的大旗,以自身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民族需要,以实干奋斗担当使命。

(五)有助于塑造青年大学生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

打铁尚得自身硬。青年大学生既要胸怀爱国之志,也要有报国之才。青年大学生要适应时代挑战,强化认知能力,锻造职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做到“有真学问,有真才干”。

大学生通过“三下乡”各项接地气的实践活动,走出课堂、走出书本,结合所学专业,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将自身所学化作为民服务的能力,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风采和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

与此同时,支教活动为乡村中小学生打开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期待,从而更加努力学习。通过环保调研活动,推动改善乡村环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关爱农民生活。通过走访农村养老院福利院,为老人做好事、实事,从中感受“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航模表演不仅为乡村小朋友带去视觉盛宴,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种下航空报国的种子。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有效途径。青年大学生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在服务社会中增强本领,在艰苦奋斗中锻造意志品质,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才干,在真干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担当时代责任,以青春建功新时代。

猜你喜欢

三下乡受访者调研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