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身体质量指数对老年人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影响研究

2022-02-19李正彬孙孜娟张岩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冲量足弓峰值

李正彬 孙孜娟 张岩

(吉林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居住环境的改变,老年人健康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比率,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成为当今最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超重、肥胖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大危险因素,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率,且超重、肥胖者身体机能呈现增龄性衰退,行动能力迟缓,反应能力下降,下肢关节受力增加。足是人体下肢远端运动效应器,除承受体重,还有助于人体本体感觉反馈,增加身体稳定能力。体重增加所产生的压力最终都会聚集在足上,当人们体重发生改变时,步态特征将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了解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足功能、临床诊断、生物力学及康复研究等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测试不同BMI水平的老年人与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分析BMI水平与老年人足底压力的关系,为增强老年人锻炼及保持身体形态意识提供量化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近三月未出现相关下肢肌肉病症以及影响运动功能的全身性疾病,身体状态良好,关节活动度正常。以28名长春市60-65岁老年人为实验对象,身体健康,体态匀称,依据BMI水平分正常组(年龄:62.90±3.12 岁; 身高:157.80±8.16cm; 体重:54.89±6.18 kg;BMI:22.00±1.19) 和肥胖组 (年龄:61.13±1.86 岁; 身高:160.51±9.17cm;体重:71.58±12.69kg;BMI:27.65±3.03),每组各14人。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使用中国知网,分别以“BMI”、“老年人”及“足底压力”等关键词检索文献并整理与分析,了解国内外关于“肥胖老年人足底压力研究”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方法选择。

(2)实验法。

使用比利时产F-scan足底压力平板系统,测量受试者足底压力峰力值、负荷率、冲量、接触面积指标。足底共分为第1趾骨(T1)、第 2-5 趾骨(T2-5)、第 1 跖骨(M1)、第 2 跖骨(M2)、第 3 跖骨(M3)、第 4 跖骨(M4)、第 5 跖骨(M5)、足弓(MF)、足跟内侧(HL)、足跟外侧(HM)10个区域。测试前,采集受试者基本信息,并告知受试者注意事项并做好热身活动,进行适应性行走练习。测试时让受试者先进行3次正常行走,每次行走时间间隔30s。依次记录并保存足底压力数据,选择曲线最清晰、足底压力数据完整的一次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

(3)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x±s表示,认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正常组、肥胖组老年人足底压力峰值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BMI正常组优势侧足M2区域压力峰值低于BMI肥胖组(P<0.05),肥胖组优势侧足M3、HM、HL区域压力峰值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双侧足M4、MF区域压力峰值皆高于正常组(P<0.05)。

表1 正常、超重老年人足底各区域足底压力峰值分布(±S,N)

表1 正常、超重老年人足底各区域足底压力峰值分布(±S,N)

注:#表示超重、正常组非优势侧足存在差异,*表示超重、正常组优势侧足存在差异,P<0.05。

?

峰力值是反映足底压力分布的重要指标,峰力值的大小和部位对足部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正常组与肥胖组压力峰值都集中表现在优势侧HM、HL区域和前掌M2、M3、M4区域。本研究中超重和肥胖组较正常组前掌、足弓、足跟区域压力峰值同时显著性增大,尤其前掌的压力峰值。除与受试者相对体重有关,可能还与足的着地顺序有关。肥胖老年人为保持身体平衡,通过增加前掌支撑期时间来调整,从而减少足着地顺序过渡时间。肥胖组在自然行走时MF区域峰力值较正常组呈显著性上升,这与Birtane所研究的,肥胖人群步行时BMI与足中段压力峰值呈正相关相一致。

2.2、正常组、肥胖组老年人足底冲量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肥胖组优势侧足前脚掌M2、M3、M4区域,以及足弓MF区域冲量值与正常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区域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肥胖组非优势侧足底冲量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正常、肥胖组老年人足底各区域足底冲量分布(±S,Ns)

表2 正常、肥胖组老年人足底各区域足底冲量分布(±S,Ns)

注:#表示超重、正常组非优势侧足存在差异,*表示超重、正常组优势侧足存在差异,P<0.05。

?

冲量是指作用于物体的外力与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它表示了力在一定时间内对足底各区域连续作用所产生的积累效应,足底各区域冲量的大小与每个区域的压力值和接触时间有关。肥胖组的冲量在M2、M3、M4、MF区域显著增强,除体重因素,可能是足底受力时间延长导致。有关研究表明,较青年人相比,老年人足底冲量多集于前脚掌区域,这与老年人保持稳定性有关。

2.3、正常组、肥胖组老年人足底接触面积结果与分析

由表3可知,肥胖组优势侧足弓MF区域接触面积大于正常组(P<0.05),其它区域无显著差异(P>0.05),而非优势侧足接触面积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正常、肥胖组老年人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分布(±S,cm2)

表3 正常、肥胖组老年人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分布(±S,cm2)

注:#表示超重、正常组非优势侧足存在差异,*表示超重、正常组优势侧足存在差异,P<0.05。

?

肥胖组足弓MF显著性增加,足底长期承受较大的压力,压低了足弓,从而增大了足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散了足底的受力,会导致足弓纵弓塌陷及扁平足。这是超重及肥胖人群产生扁平足例数较多的原因之一,因此,超重、肥胖老年人应做好足缓冲动作,并通过控制体重来降低足弓所受压力。

2.4、正常组、肥胖组老年人足底负荷率结果与分析

由表4可知,肥胖组优势侧足M2、M3及非优势侧足M4区域负荷率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优势侧足弓MF区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区域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正常、肥胖组老年人足底各区域负荷率分布比较(±S,N/s)

表4 正常、肥胖组老年人足底各区域负荷率分布比较(±S,N/s)

注:#表示超重、正常组非优势侧足存在差异,*表示超重、正常组优势侧足存在显著性差异,<0.05。

?

负荷率表示压强的变化快慢,是足底各区域的负荷变化速率,其变化越快,局部承受压力越大。有研究表明,压强负荷率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肥胖人群足弓部负荷压强显著增加,这与本研究结果显示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老年人身体重心发生右移,下肢控制能力降低,足前掌长时间磨损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接触时间增长,这种人体自身的保护机制,增加了支撑的稳定性,从而预防跌倒的发生。

3、结论

超重老年人足底应力增加,足弓高度降低,接触面积大,足底压力各区域在着地过程中各阶段过渡时间短,在行走过程中重心习惯性往优势侧偏移。

猜你喜欢

冲量足弓峰值
犊牛生长发育对成年奶牛高峰奶产量和峰值日的影响
连续3年销量翻番,2022年欲冲量4000万,福建这家动保企业正强势崛起
锚杆锚固质量等级快速评级方法研究
异常足弓男童的静态平衡能力与足底压力特征研究
不同足弓高度对踝关节肌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不同项目足弓形态特点及其与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的关系
选跑鞋,先测足弓
冲量及动量定理的示例探讨
物体受到F=kv的力时的归类解析
动量与冲量的七点强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