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孙兴慜

2022-02-19白莉莉

看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汉堡英超亚洲

白莉莉

2018年12月26日,英国伦敦,孙兴慜在英超联赛中进球后进庆祝

2022年,孙兴慜30岁。元旦刚过,他获得了亚洲金球奖。这是他连续第五年获得这项亚洲足坛个人的最高荣誉。亚洲足坛的舆论场纷纷扰扰,但有一个事实无人质疑,那就是,出生在韩国、成长在德国、成名在英国的孙兴慜,是当之无愧的“亚洲一哥”。

“制造”孙兴慜的过程,是一次奇妙的探索—它和一般欧美球星逆流而上、突围前进的过程完全不同,又和那些被媒体拔高的励志故事有所区别。

这是一个从亚细亚出发,在欧罗巴大陆几经辗转,最终开出所谓“足球硕果”的个人故事。把这个故事聚焦在单一的叙事主体,或许会因为过度关注人物的成长细节而失焦。

因为,这不仅是“韩国孙”的制造过程,更是“国际孙”的蜕变历程。一个被竞技体育系统化、职业足球个性化、地域元素国际化激发出最大潜能的人,被专家、学者、媒体和公众一致认为站在了“亚洲之巅”,在“足坛心脏”的欧洲大陆,成为了传播和消费亚洲文化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那么,孙兴慜是如何“被制造”的?

在韩国有线台tvN 2019年播出的《Sonsational》纪录片中,拍摄团队用了单独一集60分钟,讲述孙兴慜被父亲孙雄政“制造”出来的故事。

稍微检索一下就会发现,泛滥于中文网站上的“孙的故事”,大致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概括一下:自小酷爱足球,虎爸严苛管教,年少留洋德国,父母越洋陪护,少年终得成才。

如果孙兴慜的“被制造”过程只是如此,则堪称一个“无新意、无细节、无趣味”的“素人鸡汤励志模板”,不具备任何拿来细品和述说的价值。

孙兴慜军训照片

孫兴慜与父母

“和我一起去德国的7个人,后来都回国了,就我还留在欧洲。”

如果我们把关注的角度,放大到地理的层面,就会发现,孙兴慜的“制造”过程,是一个足球地理层面的“阶层跃迁”—从韩国东北部的江原道,到大韩民国“心脏”首尔的过程,是典型的“小镇青年求逆袭”的一段经历。到了16岁,一个球员开始寻找职业合同的年纪,来自欧洲大陆的球探,扩展了韩国小镇青年的“地理坐标”:孙兴慜成了8名前往汉堡踢球的球员之一。现在回看,这事极其关键—“和我一起去德国的7个人,后来都回国了,就我还留在欧洲。”

在媒体的笔下和镜头前,遵从父亲孙雄政“魔鬼训练”的孙兴慜,每天左右脚练习射门500次,颠球时一旦球落地便从头再来……这些经历、训练,是一个16岁少年从韩国球场进阶到德国球场的主要原因。

但让孙兴慜把职业生涯坐标“定”在德国的,源自孙雄政的一句“狠话”。在汉堡俱乐部效力的第二个赛季,新赛季刚开始时,“胡吃海喝”了一整个夏天的孙兴慜,竟然出现了“小肚腩”,这对体能状态和体脂比例要求极其严苛的职业球员来说,不啻自毁前程。孙兴慜的发掘者、汉堡俱乐部球探,后来成为孙的经纪人的德国人迪斯回忆:“孙当时胖了快10斤,这简直不可思议。”

儿子的“小肚腩”,成了父亲当时的“终极之耻”。在《Sonsational》纪录片里,孙雄政回忆了当年的耻辱:“兴慜跟我说,想回韩国。我说不行,绝对不行,不能回去,来了德国,怎么能回韩国呢!回去的话,我们脸往哪搁?”

方块脸,尖角眼,络腮胡,镜头里的孙雄政长相很韩国,气质偏向日本硬汉。在后来移居伦敦的片段里,他忙里忙外,把所有和足球无关的装置、家具全部拖走。“我喜欢简单,极简,兴慜需要在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里,更专注于足球。”

历史学家张宏杰曾这样总结过韩国人的性格特点:“到了韩国,你会发现韩国人最常用的口头语是:快点快点。韩国人什么都快,走路快,开车快,经济发展快。”

学者唐德鑫则认为,民族自尊心,是韩国人出门在外“最后的底线”。“历史和现实,让大韩民族的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着‘三重国恨’。第一重是,上千年来大国势力对半岛命运的把控;第二重是,近现代日本对半岛人民的残暴侵略和统治;第三重是大韩民族对自身懦弱和衰败的恨。这些构成了这个族群压抑而顽强、敏感而脆弱、彷徨而决绝的神经。”

回不了头的孙兴慜,在汉堡,被决不回头的孙雄政带去一周三练。其实早在自己吃成“小胖子”之前,孙兴慜就谈到过刚来德国时(2008年)的压力。

“压力太大,晚上睡不着觉。家里为我投入了太多,万一没法留在德国,我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

从江原道到首尔,从首尔到德国汉堡。汉堡之后是勒沃库森,再之后,是世界足坛“中心的中心”—伦敦。

“场内场外,他一直都在笑,他是球队欢乐的源泉。”

2021年10月3日,英国伦敦,孙兴慜在英超联赛赛场上

2021年4月23日,孙兴慜拍摄球员写真

从东亚小镇一路漂洋过海,接受欧洲大陆的职业化洗礼后,来到足球世界的“宇宙中心”,这个进阶历程,无疑比那些从小就在伦敦、罗马、巴黎、马德里、里约或者布宜诺斯艾利斯踢球的年轻人的职业经历,更有看点、卖点、兴奋点。

欧美主流媒体和公众的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了孙兴慜的面部表情上。在地理层面实现职业跃迁的孙,甚至被动地成为了世界足坛的“造词专家”。

如果说早年被韩国媒体称为“太极虎”,只是外界对孙兴慜的一次“大韩民国国旗式类比”,那么在现代足球发源地的英格兰,孙兴慜则用进球和助攻,为舰队街的媒体们提供了“脑暴造词”的不竭源泉。

首先,他得到了堪比本地人Harry、Eric式的绰号:sonny。在转会热刺的第二个赛季,专属歌曲,朗朗上口程度几乎每个北伦敦人都烂熟于心:nice one sonny, nice one Son……

2019年,英国《442》(FourFourTwo)杂志出版了一期孙兴慜的封面报道,在导读页,名记Flanagan这样写道:

“在汉堡踢球时,孙兴慜就是韩国的国民偶像。来到英伦三岛踢球后,他掀起了孙式狂热(Son-mania),这种狂热现在遍及全球。毫无疑问,他是亚洲有史以来,最好、最棒、最强的球员。”

如果用一个词评价孙兴慜,BBC首席体育记者Phil McNulty选择了微笑(Smile)。“场内场外,他一直都在笑,他是球队欢乐的源泉。”

很难想象,一个被父亲魔鬼训练到“分不清地下有一个球、两个球还是三个”的韩国小镇青年,一个潜意识里默认“出了国,就不允许再回国”的德国外籍球员,一个第一个赛季就被英媒评为“英超最差引援之一”的英国球场外援,会用自己的绰号和微笑,“S曲线”式地征服全世界最挑剔、最狂热的球迷群体。

2020年10月,這个被英国媒体亲切称为“韩国小贝”的韩国球星,获得了一个新外号。在对阵伯恩利的英超联赛中,孙兴慜后场一条龙狂奔80米,打进震惊世界的一球,赛后,时任热刺主帅若泽·穆里尼奥表示,孙兴慜是“孙纳尔多(Sonaldo)”。

韩国名记李圣模在接受《442》采访时,这样评价孙兴慜:“孙兴慜不可复制,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外界对亚洲球员的看法,大多停留在同样在英超踢过球的朴智星身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屑跑动,从不抱怨。朴智星是这个特征的天花板,没有之一。但孙兴慜不一样,没人能触及他的高度—他不仅是比赛的参与者,还是改变者。他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摧毁对方整支球队。”

场上是摧毁者,场下又成了成全者。据英国媒体的描述,孙兴慜是最愿意和普通球迷合影、互动的球员,甚至没有之一。在德国汉堡,在伦敦汉普斯特,在北伦敦的托特纳姆大球场外,他是“陪照次数最多的热刺球员”,因此也获得了堪比本土球星的曝光率和满意度。

一个不可复制的案例,还会成为年轻世代球员的模板吗?这其实是一个悖论。《442》杂志在封面报道的结尾,引述了孙兴慜好友、电竞选手文昌勇的评价:“我不认为韩国,甚至亚洲,在接下来的100年里,会出现另一个孙兴慜。这种个案,或许100年都不会出现。”

“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只有像文昌勇这样的好友,才知道孙兴慜有多牛。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442》杂志这样写道。

责任编辑何任远 hry@nfcmag.com

猜你喜欢

汉堡英超亚洲
参加汉堡节
英超
汉堡还可以这么玩
创意无限的另类汉堡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