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效果的差异
2022-02-18董露露刘一平
董露露,陈 亮,刘一平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健康发展目标,同时要求教育部门会同体育、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估、指导和监督。近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刘建秀 等,2019;王耀东 等,2020;阳家鹏 等,2015;于洪军等,2015),而青春期体质健康水平偏低可能会导致成年后健康风险增加以及慢性疾病发病(De Andrade Gonçalves et al.,2015)。2002 年,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研制并试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7年和2014年进行了修订。与原标准相比,2014年版的测试对象分组更为细致,指标选取和权重调整更注重身体形态和基本身体素质(郭涛,2016)。
文献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提高的运动干预实验研究大量存在。如针对儿童的力量训练(Alves et al.,2016)、体育课程内干预(Faigenbaum et al.,2015)、团体活动干预(Cavaco et al.,2014)等,针对青少年的耐力训练(Engel et al.,2001)、有氧健身(De Andrade Gonçalves et al.,2015)、力量与耐力同期训练(Santos et al.,2012)等;有关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García-Hermoso et al.,2020)、健康儿童力量训练(Lesinski et al.,2020)、肥胖儿童力量训练(Dietz et al.,2012)的系统评述也已展开。一方面,武术(Falk et al.,1996)、增加体育课时长(Harrison et al.,2006)、改变课堂模式(Katz et al.,2010)等多种措施被证明有效,但缺乏系统讨论;另一方面,鲜见不同运动方式影响体质健康的相对效果研究,以及同一运动方式对多种体质健康要素作用的共同效果的研究。
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已在世界诸多国家开展,测试指标选取主要关注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速度、平衡性等(郭瑞芃 等,2019)。虽然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对应了《意见》中增强体质的要求,但现存的体育课程、课余训练、校内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参与大多以运动项目为基本形式,为此,整合与优化运动的内容与时长,更大限度地提升运动参与的科学化水平与体质增强效益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系统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并评价运动方式选择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相关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1950年1月1日—2020年10月1日,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方式进行。英文检索式为:(children OR childhood OR pre*schooler OR schoolchildren OR preadolescent OR adolescent OR adolescence OR youth) AND (physical*activity OR physical*education OR exercise OR fitness OR sport)AND(random OR random*controlled trial OR controlled trial OR trial);中文检索词为:青少年、青春期、儿童、女童、男童、体育、锻炼、随机对照试验、随机、试验、实验、干预。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
1.2.1 文献纳入标准
1)被试为身体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含超重或肥胖样本,不含患病样本),年龄为3~18岁;2)RCT对照组(controlled training,CT)没有接受过结构化专门训练(即在日常活动或正规学校课程中参与体育活动);3)注明了练习设计;4)实验结果有前、后测或变化值数据;5)研究对象所处的发育阶段明确;6)干预时间≥6周。
1.2.2 结局指标
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的体质健康要素,选择国内外一致性较高且文献数量相对充足的指标:1)20 m 递进式有氧心血管耐力穿梭跑(progressive aerobic cardiovascular endurance run,PACER),用于评估有氧能力;2)立定跳远,用于评估下肢爆发力;3)仰卧起坐,用于评估腹部肌肉的力量耐力;4)坐位体前屈,用于评估柔韧性;5)20 m冲刺跑,用于评估移动速度。
1.2.3 数据纳入方式
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数据。对筛选与提取的数据进行交叉核对,一致则纳入分析过程,不一致则由第三方介入判断,讨论达成共识后纳入。阅读全文,归纳并录入文献的基本信息与数据。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将检索获得的85 928篇文献导入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 X9,去除重复文献后共得到75 130篇文献;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初步排除不相关文献后剩余1 550篇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后得到可能合格的文献78篇;排除因某一结局指标对应运动干预方式较少,难以进行网状Meta分析的数据后,最终纳入56篇RCT文献。
依据运动干预形式的特征,纳入文献既包括不同运动方式的选择,也包括增加运动时长或/与频次。具体为:1)多元动作中低强度的组合类运动(medium-low-intensity multi-motion training,MT):武术、瑜伽、健美操等运动,或低强度有氧和力量交替组合运动;2)有氧运动(aerobic exercise,AE):持续或低强度间歇的跑步等练习;3)力量练习(resistance training,RT):以克服自身体质量或施加外部阻力方式进行的抗阻练习;4)团队运动或游戏性运动(game training,GT):足球、篮球等团体运动及体感游戏或游戏性比赛;5)运动时间延长(prolonged time of exercise,PTE):研究未论述具体运动形式,仅增加了运动的时长或/与频次。CT为正常体育课时或无运动干预。
1.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参照Cochrane 5.3系统评价手册偏倚风险评估表推荐的标准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就随机序列生成、分配隐藏、参与者盲法、评定者盲法、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其他偏倚,分别用“高风险”“不清楚”“低风险”作答,对纳入文献的偏倚情况进行方法学评价。分为3个等级:高质量(≥5分)49篇、中等质量(3~4分)7篇、低质量(≤2分)0篇。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1.5.1 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应用 R-Studio(调用 JAGS 4.3.0)和 Addis 1.16.6 分别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运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呈现为效应量(Cohen’s d)和贝叶斯95% 置信区间。纳入指标均为连续性数据,95%置信区间包含0表示两组无显著差异,反之则为具有显著差异。当研究被反向标度时,按照Cochrane 5.3手册中的建议,每组的平均值×-1。对运动干预措施的排序,首先依据有效性评估,其次依据累积排序法(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排序。
1.5.2 异质性与不一致检验
采用Addis 1.16.6得出I2以判断异质性大小,I2≤50%时忽略异质性,50%<I2≤70%为中度异质性,I2>70%为高异质性;当异质性不可忽略时,采用描述性分析加以讨论。当网状关系形成闭合环路,进行不一致检验;一致性和不一致性模型的偏差信息准则(deviance information criterion,DIC)之差≤5表明基本符合一致性前提。
2 网状Meta分析结果
2.1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各项测试指标的影响
由R-Studio软件和Addis 1.16.6得出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各项测试指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1)。
表1 儿童期网状Meta分析相互比较结果Table 1 Children’s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2.1.1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PACER成绩的影响
共有6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PACER成绩的影响。其中,AE、GT、PTE、MT、RT分别有1、1、2、3、2篇。结果表明,与CT相比,MT、AE、RT、GT、PTE均对有氧能力无显著作用(表1)。SUCRA显示,GT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好,而MT和RT的作用相对较弱(表2)。配对荟萃分析显示,最小和最大I2分别为76.7%、98.9%,不同运动方式间存在较大异质性,故无法进行运动方式有效性排序。
表2 儿童期PACER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2 Children’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PACER
2.1.2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影响
共有19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影响。其中,AE、GT、PTE、MT、RT分别有2、3、6、6、3篇。结果表明,与CT相比,RT具有显著效果,且不存在异质性,而AE、GT、PTE、MT均无显著差异,且异质性较高。SUCRA显示,RT、AE和MT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好,而GT相对较弱(表3)。结合比较结果与排序概率认为,提升儿童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有效运动方式的排序为RT>AE=MT=CT=PTE=GT。
表3 儿童期坐位体前屈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3 Children’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Sit-and-Reach
2.1.3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
共有19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其中,AE、GT、PTE、MT、RT分别有1、2、6、6、4篇。结果表明,与CT相比,GT、MT、RT异质性较高,PTE异质性较低;且MT、RT、PTE具有显著优势,而AE和GT无显著差异。节点分析显示,MT和RT之间存在不一致性。SUCRA显示,MT、RT和PTE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好,而AE的作用较弱(表4)。综合比较结果和排序概率认为,提升儿童立定跳远成绩的有效运动方式排序为MT>RT>PTE>GT=CT=AE。
表4 儿童期立定跳远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4 Children’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Standing Long Jump
2.1.4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仰卧起坐成绩的影响
共有12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仰卧起坐成绩的影响。其中,AE、GT、PTE、MT、RT分别有1、1、2、7、1篇。结果显示,与CT相比,GT、MT、PTE异质性较高,而RT不存在异质性;仅有AE具有显著优势。SUCRA显示,AE、RT和MT是较好的运动方式,而GT的作用较小(表5)。综合比较结果和排序概率认为,提升儿童仰卧起坐成绩的有效运动方式排序为AE>RT=MT=CT=PTE=GT。
表5 儿童期仰卧起坐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5 Children’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Sit-Ups
2.1.5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20 m冲刺跑成绩的影响
共有6项研究评估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20 m冲刺跑成绩的影响。其中,AE、PTE、MT、RT 分别有 1、1、4、1篇。结果显示,与CT相比,MT和PTE异质性较高。SUCRA表明,CT的效果相对较好,而AE相对较弱(表6)。
表6 儿童期20 m冲刺跑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6 Children’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20 m Sprint
2.2 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各项测试指标的影响
由R-Studio软件和Addis 1.16.6得出了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各项测试指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7)。
表7 青少年期网状Meta分析相互比较结果Table 7 Adolescents’ Results of Network Meta-Analysis
2.2.1 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PACER成绩的影响
共有9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PACER成绩的影响。其中,AE、PTE、MT、RT、GT分别有4、1、4、2、1篇。结果显示,与CT相比,MT和AE异质性较高,RT和PTE不存在异质性;PTE具有显著效果。SUCRA结果表明,PTE、AE和MT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好,GT相对较弱(表8)。
表8 青少年期PACER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8 Adolescent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PACER
2.2.2 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影响
共有7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坐位体前屈成绩的影响。其中,PTE、MT、RT分别有1、5、2篇。结果显示,与CT相比,仅RT有显著作用;MT异质性较高,PTE、RT异质性较低。SUCRA表明,RT、PTE和MT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好。结合比较结果和排序概率认为,提升青少年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有效运动方式排序为RT>PTE=MT=CT(表9)。
表9 青少年期坐位体前屈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9 Adolescent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Sit-and-Reach
2.2.3 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
共有9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其中,PTE、MT、RT分别有2、5、6篇。结果显示,与CT相比,MT、RT有显著效果;MT、RT异质性较高,PTE异质性较低。SUCRA显示,MT、RT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好,而PTE相对较弱(表10)。
表10 青少年期立定跳远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10 Adolescent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Standing Long Jump
2.2.4 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仰卧起坐成绩的影响
共有4项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仰卧起坐成绩的影响。其中,PTE、MT、RT分别有1、3、1篇。结果显示,与CT相比,MT具有99.8%的高度异质性。SUCRA显示,MT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好,PTE相对较弱(表11)。
表11 青少年期仰卧起坐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11 Adolescent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Sit-Ups
2.2.5 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20 m冲刺跑成绩的影响
共有2项评估了不同运动方式对青少年20 m冲刺跑成绩的影响。其中,MT、RT各有1篇。结果显示,与CT相比,MT和PTE具有高度异质性,分别为92.5%和89.7%。SUCRA显示,MT的干预效果相对较弱(表12)。
表12 青少年期20 m冲刺跑成绩排序概率表Table 12 Adolescents’ Ranking Lis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in 20 m Sprint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运动方式选择的相对效果,得出以下结果:1)RT有利于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的柔韧性及下肢爆发力;2)MT对提升青少年下肢爆发力及腹部力量耐力具有显著效果;3)AE对提升儿童腹部力量耐力具有相对优势;4)PTE有助于青少年有氧能力的提高;5)PTE和MT对提升儿童下肢力量有显著效果。
3.1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有氧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改变运动方式难以提高儿童有氧能力,与之相比,青少年阶段延长运动时间会产生积极效果。虽然部分纳入文献支持运动干预对儿童青少年有氧能力的提升作用,但作用效果与干预时间、年龄、运动方式有关。
3.1.1 干预时间决定有氧能力的提升效果
干预措施的数量和质量对改善心肺能力有重要影响(Jones et al.,2000)。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建议的儿童青少年锻炼标准为 5 d/wk,30 min/d 的中等强度锻炼;或3 d/wk,20 min/d的大强度锻炼;或上述两者的结合(Avery et al.,2015)。有研究表明,长期运动可以提高运动经济性、乳酸阈值和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O2max)(Jones et al.,2000),而儿童O2max无显著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干预时间较短以及无监视和反馈(Braaksma et al.,2017)。从有显著效果的研究看来,不论采用何种运动形式,即便仅参加常规体育课,干预时间超过6个月均会显现出有益改变。
3.1.2 年龄与延长运动时间的效果相关
研究显示,延长运动时间对儿童和青少年有氧能力的提升效果不同。纳入的PTE研究中,无论是针对儿童还是青少年,主要采用了 RT(Faigenbaum et al.,2015)、GT(Schmidt et al.,2015)等运动方式,而青少年的思维、注意、感知觉和记忆等认知能力相比于儿童发育得更完善,有利于动作协调及自我监督(李宜霖 等,2017)。此外,就评测有氧能力的PACER而言,需要受试者具备较强的自我协调与控制能力,相对于青少年,儿童测试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与认知和发育不足有关(Lechuga et al.,2012)。
3.1.3 具有游戏化和比赛性质的运动产生的效果更明显
虽然本研究显示MT和GT并无显著优势,但从纳入文献来看,有部分研究支持其发挥作用的结论,原因可能在于:1)训练效果不显著的研究通常用时较短(4~8周),受试者进行短时间训练的效果更不明显(Santos et al.,2012)。2)单纯进行武术、健美操式的MT效果不佳,而融入静态拉伸和缓慢动态拉伸的练习方案对心肺功能有益(Purohit et al.,2016)。3)与青少年相比,即便仅 4~8 周的干预也会降低儿童的兴趣,导致锻炼的效果不显著。尽管传统结合练习环境的认知干预可提高青少年和年龄较大(≥10岁)儿童的积极性,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则需要进行更多的环境或策略优化来改变其运动参与行为(Burns et al.,2017)。
3.2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柔韧性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RT可提高儿童青少年的柔韧性,内容、形式及是否存在监督都可影响柔韧性的提升。从纳入的训练方案来看,既包括克服自身体质量或施加外部负荷的抗阻练习,又包括涉及多关节、多肌群、多维度协同配合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于前者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采用仰卧起坐、深蹲、卧推等方式,作用于上肢、下肢、核心肌群等部位,练习负荷以相对较慢的速度由中等强度向高强度递进式增长,且训练时间通常不少于8周(Faigenbaum et al.,2015)。对于后者而言,相关研究主要采用带器械的深蹲、后桥、反手投掷等方式,而在练习方案的设计中,强调功能性运动矫正和功能强度,表现为采用运动基于多关节的概念而舍弃传统的胸-肩-肱三头肌的形式,且训练时间不少于 12 周(Liao et al.,2019)。
3.3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在儿童期,MT、RT和PTE对下肢爆发力作用显著;在青少年期,MT、RT对下肢爆发力提升效果显著。对于儿童是否应进行RT存在争议。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肌肉强化是增强躯干、四肢大肌群力量和耐力的重要途径(WHO,2020),但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并不推荐,理由是儿童进行 RT不但难以提高力量素质,还存在受伤及长期健康风险(AAP,2020)。研究表明,体力活动可以提高儿童神经肌肉系统的功率和持续时间(Gallotta et al.,2018),而青春期前较低的肌肉糖酵解活性和较高的肌肉氧化能力可以使儿童更快重新合成磷酸肌酸,使身体能力恢复得更快(Alves et al.,2016)。另外,低龄儿童(<6岁)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此时进行力量训练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Faigenbaum et al.,2015)。儿童与青少年的主要区别在于睾酮和雌二醇的水平,通过长期的运动参与,会引起睾酮分泌和力量提高的相互促进。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体内较少的睾酮限制了力量增长(李恩荆 等,2019;Faigenbaum et al.,2015),而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多以男性青少年作为受试对象,这可能是训练效果显著的另一原因。
儿童青少年合理设置MT的内容可能会加强下肢爆发力。一方面,当MT干预超过12周时,可以促进肌肉活动中向、离心阶段之间的力量转移,从而达到最佳的肌肉平衡(Cavaco et al.,2014;Gallotta et al.,2018)。另一方面,MT会刺激神经肌肉系统,从而优化肌肉纤维的募集并提升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速度和神经适应性(Santos et al.,2012)。Alves等(2016)研究表明,MT 的运动效果取决于训练的类型和程度,如运动方式、顺序、强度、间歇、频率等。在本文纳入的有效研究中,既包含动作组合研究,如通过后蹲弓步、单腿跳和蛙跳发展下肢爆发力和平衡能力(Alves et al.,2016),又包括有氧和力量同期训练的研究,如调整练习间歇解决有氧和力量同期训练引起的“干扰现象”,降低拮抗作用(Alves et al.,2016)。
3.4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腹部力量及耐力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儿童期进行AE可以提高腹部力量及耐力。对于肥胖女童进行的AE干预研究发现:一方面,肥胖儿童的运动量小,改善空间更大(Braaksma et al.,2017);另一方面,肥胖儿童相对欠缺的运动经历会影响其锻炼坚持,因此结合心理干预的系统措施更为有效(Dwyer et al.,2001)。虽然未有青少年阶段的文献纳入,但依然有研究表明AE可能对青少年发挥作用。Jones等(2000)认为,AE提升了青少年运动人群腹部力量及耐力,其机制为,一方面,AE可增加肌糖原储备和I型肌纤维的线粒体数量,以及三羧酸循环对丙酮酸接受度增高,由此降低了运动疲劳;另一方面,AE后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酯的增加可抵消由于红细胞体积的增加引起的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从而增强血液的携氧能力。此外,研究指出AE提升力量耐力取决于许多因素,包含个人初始状态、训练持续时间以及运动的强度和频率(Jones et al.,2000)。
本研究显示,MT提高了青少年的腹部力量及耐力。其中,除直接进行腹部力量耐力的练习可产生效果外(Sekulic et al.,2006),通过直腿抬高、骑自行车、瑜伽活动等也可实现预期目标,其原因在于对心肺功能、全身耐力以及静息心肺参数的改善(Purohit et al.,2016)。同时,MT对儿童的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采用专门的力量与技能组合的干预研究意在考察对有氧、灵活性、爆发力等整体运动能力提升效果,缺乏对腹部、臀部、背部肌肉力量的特殊指向,故腹部力量耐力的提升效果有限(Faigenbaum et al.,2015);另一方面,虽然研究证实MT可以提高儿童手腕、肩部、腿部的肌肉力量,但仰卧起坐成绩还受到体脂含量的影响,致使练习干预效果不显著(Dwyer et al.,2001)。
3.5 不同运动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移动速度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所纳入的运动方式均难以提高儿童青少年的速度素质,原因可能是:1)20 m冲刺跑成绩主要取决于反应速度、肌肉力量和协调性(Hutson,2014),虽然前文分析表明MT、RT、PTE均可提高下肢力量,但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力量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肌肉质量增大以及肌纤维募集能力增强,但对肌肉协调控制以及反应速度的提升有限(Alves et al.,2016;Faigenbaum et al.,2015;Gallotta et al. ,2018)。2)在本研究纳入的相关文献中,虽然将游戏、比赛等形式的体育课程延长至50 min仍不产生效益(Sacchetti et al.,2013),但若采用足球小场地训练,40 min练习较之12 min练习效果显著更好,其原因在于高强度间歇式运动可以促进骨矿化以及增强肌肉健康(Larsen et al.,2017)。3)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用以提高移动速度的力量和组合类运动所需负荷量仅需6 min,而常规体育课或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同样包含了上述练习内容,这可能是实验组与CT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Engel et al.,2019)。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适当加强RT能够增进儿童青少年的柔韧及下肢爆发力,尤其在青少年期更具显著价值;功能性力量训练具有与传统RT近似的作用效果;适宜的练习负荷为2次/周,强度≥50% 10RM。
2)儿童期适宜通过有氧练习来发展腹部力量及耐力,有效负荷为3次/周,持续时间为20~30 min,强度为50%~60%HRmax。
3)延长运动时间对于提升儿童下肢爆发力以及青少年有氧能力有显著效果;采用游戏化和比赛性质的运动并持续6个月以上,可以增强儿童的有氧能力。
4)组合式运动对于提升儿童青少年立定跳远,以及青少年仰卧起坐成绩具有显著效果,增设15 min瑜伽、武术、健美操等练习,以及力量和有氧交替组合练习效果明显。
4.2 建议
针对《意见》中有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规范社会体育组织”的指导性意见,本研究在体育课程、课余训练、校内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参与等环节提出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若干建议。
1)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方面,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并尝试将其中个别课次设置为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鉴于延长运动时间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以及不同年龄段锻炼行为的外界依赖存在差异,对于未进入青春期的儿童,每节体育课可设置有监督且不低于10 min的素质练习,以确保练习的强度(中等强度)、频率和间歇;布置至少3次/周,每次不低于20 min的课后体育作业;增加有关营养、睡眠、健康方面的知识讲授;研制体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生活技能相结合的变换式趣味性练习。对于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建议在课程内进行不低于15 min的高强度运动,专门安排抗阻式、高强度间歇式、功能性练习,同时在专项教学中加强对技术动作完成规范性的监督。
2)在“双增”政策指导下,除体育课程外,课外体育、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等参与方式都将成为延长儿童青少年锻炼时间的重要途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练习的内容和负荷应体现差异性。其中,儿童的课外体育参与应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确保每周的体力活动时间不低于3.5 h;以游戏式运动为主,如RT采用克服自身体质量的跳跃游戏,耐力练习采用伴有音乐的舞蹈练习,MT综合快走、慢跑、跳跃、爬行等动作;对于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除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广泛选择球类、格斗性、体感游戏、任务式练习等活动形式外,如果学校体育课内负荷强度有限,建议进行2~3次/周的抗阻练习(强度约为10RM)、跑动练习(75%~80%V.O2max)或多素质组合式的循环练习。
3)根据《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各年级学生的有氧能力下滑趋势得到遏制。无论是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课外运动参与,除延长运动时间提升有氧能力外,体质健康提升还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持续性,采用具有游戏化和比赛性质的运动并持续6个月以上,提升有氧能力;二是多样性,采用丰富多样的组合式或功能性练习,作为对传统体育教学的补充;三是个体性,针对个体的现实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如对肥胖儿童做运动类型、进展速度和负荷强度调整;四是增加RT,对于已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应适当增加RT,使睾酮分泌和力量提高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