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农村特色学校,促进农村教育优质发展

2022-02-18周文广

今天 2022年14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教育资源特色

周文广

(陇南宕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 陇南 748500)

引言

1.农村教育资源综合分析

在乡村振兴的大政策下,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终究是题中大义,只有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了,才能在农村留住更多的人才,解决农民最关注的问题。农村教育质量之所以不高,教育资源的不足是绕不开的问题,而且在解决过程中,不能期望达到和城市等同的水平。其次是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首先是大多数农村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反思学习的重要性,依然是填鸭式教育,因此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的时候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点的时候只是单向思维。但是除了这些不足之外,我们还要看到农村教育优势,农村教育拥有城市教育不具备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以期达到甚至超过城市教育。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设农村特色教育,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扭转农村教育质量的一大着力点。

农村学校拥有的独特教育资源,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综合目前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 山水景观、民俗文化、动植物资源

中国乡村是天然的山水景观、民俗文化、野生动植物世界,这一方面,拥有着城镇无可比拟的优势。有关这类知识的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进行实地参观、体验教学,从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本性和亲近乡土的意愿出发,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去感知乡土资源的特殊性,重新认识原本已经熟视无睹的乡土资源,从表面认知到剖析细节、作用、成因,会成为很有意义的特色课程和优势课程。

1.2 种植、养殖的实践课程教育资源

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居住在农村,家庭也大多从事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中草药种植等等种植活动,因此很多农村学生对于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养殖比较熟悉,相比较城市学生而言,会有着更为深刻和丰富的理解,这些农村学生也可以轻松的辨别出不同的农作物、家畜种类。因此,农村学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一些农作物种植、家畜养殖类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更专业、更科学的学习植物的种植和生长、动物的养殖繁育,让农村教育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并且可以和传统课程结合,锻炼培养传统课程中的知识能力,如生物课程、写作课程、美术课程等,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扩展了学生的想象力。针对本县资源特征,中草药种植就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农业种植门类,从植物形态到种植过程,到药材加工包装销售再到中医中药一整套流程下来,会有数不清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不同的知识技能和兴趣。

1.3 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类教育资源

农村是中国文化的宝藏,是中国传统文化最贴近人的土壤,农村学生接触的艺术都是最贴近生活的,都是百姓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在农村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乡土的艺术气息,人们也在闲暇生活中创造着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刺绣、戏曲、乐器演奏、皮影戏、泥塑、风筝、瓷器、年画、民间歌舞等等。这些民间艺术也是农村的一大特色教育资源,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可以极大地开发农村学生艺术课程,提高农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感知力,也为民间艺术找到了传承人和传承的方式。将本地区的民间艺术设为学校课程,会极有地区特征,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学校,训练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农村学生艺术素养,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自信将有极大的帮助,也给农村学校提升各艺术体育类学科教学提供新的方法契机。

2.如何利用农村独特的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对于如何利用这些农村学校独特的教育资源,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不能仅仅因为有相关的资源就开设,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相关的因素,让开设的课程更加贴合本地实际,贴合学校教学实际,这样课程才会完美融合到学校的教学系统中去,才会被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课程设置才会更科学,更有可行性。

2.1 利用农村独特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2.1.1 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培育农村特色学校的最大目的,就是提升农村学生自身素质、挖掘农村学生更大潜能,但是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农村特色学校不是特长学校,不能单纯开办各种特色课程来标榜,要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要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还要融合到学校的整体建设的理念中,并将这种理念和力量贯注于师生教学当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上明确,行动上务实,才能将特色资源利用好,不能简单开设几门特殊课程,局限在课堂上,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中去,甚至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将课程开设到田间地头,开设到大自然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课程的作用,才能让课程发挥教育的作用。

2.1.2 家校互助原则

除此之外,建设农村特色教育、农村特色学校,首先要保证的是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而是要家校合一,让家长参与进来。学校和农村教师团队是建设农村特色学校的主力军,要承担在建设当中的主要责任,要起带头作用,学校要对农村教师团队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和教学实效,农村教师团队也要理解课程建设理念和目的,让更多的人看到农村特色学校的建设努力,共同参与特色课程建设。要让社区以及更多的社会团体力量融合在一起,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建设农村特色学校的共同体,共同参与农村特色学校的建设,这也会让学校课程更好地融合到周边环境中去。

2.1.3 重视文化自信和文化生态原则

随着城市文化的渗透和传播,逐渐形成了农村学生崇拜城市文明,鄙夷乡土文明的现状,农村的文化价值也会在这种趋势下被瓦解。乡村振兴不是农村城镇化,农村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在建设农村特色学校过程中要重视农村文化自信,注意农村的文化生态完整。特色课程要和农村学校周边的环境相适应,不能为了特色和周边格格不入,农村教育绝不能只传播城市文明,必须承担起传承农村本土文明的责任,特色课程要注重将现代文明的传播与学生的背景文化相结合,不排斥新事物,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让学生认同自己家乡的文明和文化,主动传承乡村文化,只有这样,学校的特色教育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2.2 利用农村特色教育资源的方式方法

2.2.1 更加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相比于城市,毫无疑问是具有一定局限的,农村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上面以及心理成熟度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学习兴趣也不高,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从互联网资源中获得更多新颖的教学材料来吸引学生,而不是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课堂,用多媒体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微课、慕课、网络直播课等网络资源,辅助自己的教学。很多学科的互联网资源很丰富,农村学校的教师应该比城市教师更加充分利用,才能有望弥补农村学校师资弱势的不足,这需要农村学校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支持,还要不断培训农村教师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能力,其次再从本地的特色资源中寻求方法。

2.2.2 采用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农村学校的诸多特色课程中,很多在农村学生看来都已经司空见惯,感觉没有可以学习的必要,面对这类特色课程,教师要有相对更为详尽的示范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仔细观察记录的能力,认真体验的能力,从细节中发现疑问和知识的能力。尤其是植物生长的过程、禽鸟的孵化过程等,日本幼儿园教育中就有相关的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家禽宠物喂养的课程,过程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记录能力,甚至绘画、表达能力。

还可以开展实践体验课程,尤其劳动课程,农村学校在这一方面拥有独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程中,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构建包含“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以实践为主线的劳动课程结构,十个任务群,都要通过实践,能让学生获得与异样的感受和体验。

2.2.3 寻求和普通课程知识能力相结合的知识点,形成专题课程包

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各个科目的教育质量提升毫无疑问还有巨大空间,很多农村学校却缺少师资,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借助特色课程的开设或许是一个契机,在指导下形成专题课程包,或者指导农村学校教师一起参与开发,将特色课程的教学和传统课程知识能力结合起来,通过身边的事物学习传统语文数学等课程的知识,会带给农村学校质量提升的另一种方法示例。

结束语

在培育特色农村学校,充分发掘农村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也能让农村学校更有特色,能让师生共同进步,更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走出农村学校独特的提升之路。除此之外,在建设农村特色学校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本土文明和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主动传承农村文明,这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对于提升乡村教育的吸引力,留住乡村人才,解决乡村家庭择校困难,都是有利的尝试,也是农村学校教育对乡村振兴做出的自己的努力。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教育资源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中医的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完美的特色党建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