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布置小学语文作业的“减法”与“加法”

2022-09-08周筱雯

今天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双减布置

周筱雯

(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 甘肃 白银 730900)

引言

语文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要不断地对语文作业的形式进行创新,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这实际上就是“双减”政策下的“加法”,让学生从繁杂的语文作业当中走出来,减轻学习负担,这是“双减”政策下的“减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作业的趣味性,进而更好地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数量,轻质量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业设置中,教师看重家庭作业带给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所以他们给学生设置的家庭作业大多都是机械重复的题海作业,几乎不考虑作业的“量”是否符合当下的小学生学习,也不关注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质”,同时题海似的作业在给学生带来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无法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仔细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和效果。

1.2 重书面,轻实践

部分家庭作业大部分都是书面作业,比如,让学生抄写书后的识字表和词语表、抄写课文中的句子、做练习册卷子等等,这些作业都没有包含语言学科的重点,即朗诵、演讲、交流似的口头语言表达,这部分作业虽小、简单但其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3 重统一,轻个性

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业的布置,他们几乎不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全班学生布置的作业都是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样“一刀切”的作业形式容易导致班级中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跟不上”的现象。

2.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遵循的原则

2.1 导向性原则

小学阶段作业的设计应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设计一些灵活多变的作业内容,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启发他们的思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针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与鲁迅相关的几篇文章设置主题作业,在教授此单元几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就本主题提出与鲁迅有关的一些问题,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讲一讲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并说出自己分析鲁迅这一人物的理由,将该人物整体形象的特点加以阐述,而后教师对其做出更为中肯的评价,通过设置这种主题性强的作业,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拓展性的思维能力。

2.2 趣味性原则

教师要创新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注重作业设计的创新性和趣味性,把应掌握的知识内容通过新颖的形式融入到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比如,教师在教授了《军神》这篇课文之后,深切感受到文章主人公刘伯承所带给学生巨大的精神撼动,其不畏苦难、全心全意投入到革命中去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学生们,教师可以在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们自行设计一份课后作业,有的学生希望在课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富有情感的将这个感人的故事分享给家人们。

2.3 层次性原则

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性,其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也应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尝试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布置分层次的作业,让作业尽量地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作业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3.“双减”背景下布置小学语文作业的“减法”与“加法”

3.1 作业质量上做“加法”,数量上做“减法”

3.1.1 适量与适当

在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中最为常见的是一些抄写、默写式作业,这类作业比较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减负”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更加需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作业,做到适度。其次,语文作业设计也需要与教学目的相一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遵循知识构造原则,实现自我思维的开发拓展。

3.1.2 链接生活,突显实践

语文是一门语言表达与文化交流综合性的学科,其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不仅需要来源于课本,同时还需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以此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知语文学习的美感。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让学生回家向父母背诵《三字经》中的“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讲述关于天地人的真实含义。将所学过的天、地、人三字书读五遍,并读给父母听。学生通过和父母的互动,进一步感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促使父母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

3.1.3 渗透知识,全面练习

教师在作业中逐渐渗透当天讲授的语文知识点,让学生在练习中加强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要综合之前学习过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温故知新。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可以结合文章内容让学生总结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渗透文章的知识点。如图,根据文章内容填表格:

燃火柴的次数 原因 幻景 结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这样的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章概括总结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去回忆本节课讲解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而回忆教师讲课的细节和强调的知识点,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3.2 在层次性上做“加法”,在内容冗余上做“减法”

3.2.1 作业自助餐

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作业自助餐”、“作业超市”的方法,并做出了许多积极地尝试,期间需要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多元化的作业,同时还需要设置作业设计的梯度,使其能够在差距较小的作业中感知学习的乐趣。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一课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作业:(1)完成练习单上的内容(练习生字);(2)看课文图片,读文字,并根据文字含义和父母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3)根据课文的内容画出和生字相关想象的图片,再根据图片说一说自己对生字含义的理解。其中(1)为必选作业,学生可以基于兴趣需求选择其他两种不同形式的作业,进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分层培养。

3.2.2 内容分层与批改分层

部分学生如果长时间选择完成最简单的作业,差距必然会拉得更大,而高期望值的家长不一定会支持分层作业。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方面,在分层设计中,难度的变化不能仅仅是机械地任务重叠,要体现梯次与激励性。另外,期间在内容分层和批改分层上需要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向上的引导,而非对学生划分等级,并且通过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实现能力突破。

3.3 在课外资源上做“加法”,在课内发掘上做“减法”

3.3.1 课内教材资源整合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要求整合课程资源,注重语文学习和语言应用的融合,对此,在家庭作业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借助积极平等的学生观以及全面多样化的人才观理念,充分整合教材资源,并不断挖掘、深化课程资源,为学生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功能齐全强大的语文家庭作业。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可以整合以前所学习的文章,比如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来深刻的体会狼牙山五壮士所体现的伟大精神,并由此为学生布置了解抗日英雄人物故事的家庭作业。

3.3.2 课外教育资源延伸

教师要明确一点“教不是为了教而教”,作业既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扩宽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这一单元时,教师对学生家庭作业的内容可以进行调整,让他们借助空闲时间去观看整本书籍,从中去感知人物的形象和心态变化,加深对外国名著作品的兴趣和理解。

3.4 在作业形式上做“加法”,在体系上做“减法”

作业之所以“不招人待见”,之所以让学生感到烦心,就是因为布置的作业太繁杂、太枯燥、太难。由此看来,想要学生提起对写作业的兴趣,那么就需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3.4.1 绘画型作业

对于学生的天赋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和鼓励,对于学生的兴趣也是一样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兴趣和天赋当中努力,更好地学习语文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出来布置一些习题的语文作业之外,语文老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绘画的作业,比如,当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和《盘古开天辟地》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自身的对于课文内容的感知能力去将通过课文学习之后,自己所理解的精卫填海的画面和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4.2 表演型作业

语文教师在语文作业的设计这方面,还可以加入表演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与同学们一起了解和熟知课文内容,并且通过合作交流将课文内容,可以进行分类和分角色,在通过私下的排练后,通过指导和练习最终搬到课堂上来表演。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文内容的学习当中去,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能够有更多的参与感、体验感。例如,在学习完《普罗米修斯》之后,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普罗米修斯一文进行自己的理解,然后进行分配角色扮演,课后进行排练,需要道具的自己可以自制相应的道具,然后再到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巩固所学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和表演能力。

结束语

在“双减”的背景之下,能够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得到质的飞跃,让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学习语文、了解语文、掌握语文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感知和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双减布置
特殊的家庭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当孩子的家庭作业过多时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