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技巧

2022-02-18贾宝丽

今天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情景生活化

贾宝丽

(陇南市武都区旧城山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00)

前言

我国不断强调素质教育,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立场出发,通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更加喜欢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教师应当立足学生,落实“双减”的政策,不断提高课堂的效率。有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上课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时间过长、效率低下,不符合“双减”的政策。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课后学习的自律性较差,将重点放在课后并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小学的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传统思维,结合小学生的行为特点、性格特点等等,通过营造开放式的数学氛围,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本文以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为例,探讨双减下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技巧。

1.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观念是教师授课的思想指导,对于课堂优化技巧非常重要。一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教师,能够设计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课堂,进而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而那些不关注学生、只讲究自己在讲台上墨守成规讲课的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中心,导致教师输出的多而学生吸收的较少,学生将会利用更长的时间进行学习。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课就会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展开讲解,学生能够对于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并不会超出课本之外进行学习。小学生的压力较大,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动性较低,需要教师不断鼓励。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上课时注重利用小组教学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在学生自由讨论时要掌握课堂的时间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机制,能够让他们更加快速地学到更多知识。尽管有些问题超出了应试的要求,教师也要积极为学生解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进而通过专业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质量。小学的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反思自己,不唯分数论短长,采用各种策略优化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以达到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巧构数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巧构各种数学情景,以此来不断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情景化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情景化以及教学应用的情景化。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应用上面下功夫。每个班级的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反馈并不相同,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情景化的教学方法。情景化处理数学教材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有的教师喜欢从寓言故事入手、有的教师喜欢编造故事。教师在准备情景化的授课内容时,一定要和授课内容密切相关。优质的课堂离不开情景化课堂的设计,教师只有在清晰地知道如何将数学内容与情景构造结合之后,才能把握住重点、难点,更清晰地知道学生的学习爱好,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情景化的课堂中对于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比如在学生学到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可以准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具,进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真正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情景之中,通过情景教学,学生们能够对于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知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解决的,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需要主动学习。想要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PPT等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数学课程更加有趣。小学数学学到了一些几何图形,需要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简单的口头描述有时候并不能说清楚图形的特征,学生在模糊的思考中也不会对数学问题过多思考,难以掌握抽象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压力便会加大。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应当利用Flash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立体图形的特点,清晰地看到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结合动画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不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还可以在PPT上展示题目,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数学题目,在团结互助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于知识点的认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图形的特点。学生在运用多媒体了解基本知识时,学习的压力也会减小,课堂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4.注重教师评价,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生一般来说比较重视教师的评价,喜欢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主动学习”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主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习惯。小学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学习小数、分数的计算,进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开展习题讲解课,通过展示题目,学生有5分钟的思考时间,之后学生通过题干探究问题,进而列出数学公式。教师在这过程中要做好记录,记录下来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断鼓励计算速度较慢的学生,让他们逐渐跟上课堂的授课速度,掌握数学答题的技巧。有的学生的做题思路是错误的,教师不能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应当首先给予学生肯定,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创新,不断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争取课堂上的每分每秒。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技巧优化数学课堂,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价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评价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向着“优秀”出发,培养主动学习数学、思考数学的好习惯。对于综合性的计算问题,教师也要不断引导学生将大问题化解为小问题,将复杂的问题化解为简单的问题,创新课堂优化的技巧。

5.注重课前预习,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在数学课堂上,小学生往往容易听明白,但是做不出题目。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有些学生数学自我学习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学生进行预习,通常对于教材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识,课堂听讲的效率就会提高。等到学生做题时,不需要依赖教师,通过一步步的学习,学生做题会更加迅速和准确。小学数学注重教材,教师要不断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很多学生认为预习就是看一遍教材,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在进行课前预习时,要掌握正确的预习技巧,教师在学生预习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告诉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注重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一来,预习才能够更加有方向,预习的效果也会更好,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课后作业完成得也会更快。比如在学生学到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时,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基本了解小数除法的含义和简单的算法。教师针对课程的重点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习时找到答案。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小数除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的预习效率更高,学习也更有效果。

6.数学融入生活,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课堂的学习需要营造学习数学的氛围,生活化的课程内容往往容易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进而引起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之后,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数学学习的压力也会降低。教师可以在诸多教学环节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课前导读的生活化、教学工具的生活化以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师要利用各种策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有的教师会把教材的顺序打破顺序,重新进行分类,便于学生理解和探究。有的教师上课拿相关教学工具或者制作生活化气息浓厚的课件来辅助讲解数学内容。教师在准备生活化的授课内容时,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前提下,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仅仅为了考试成绩,更是为了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课堂上充满生活的氛围,学生将会感到非常亲切,学生的思维便会有所放松,学习方式也会得到创新,课堂的效率自然而然便会得到提高。对于低年级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以借用买菜、买玩具等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计算简单的题目更加明白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结语

小学数学课程强调减轻学生的压力,数学教师应当不断优化课堂授课的技巧。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基础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压力。本文根据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相关经验,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第二,教师要构造各种教学场景,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第三,教师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四,还要关注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关注评价的作用,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等等。通过结合运用小学数学课堂优化的技巧,能够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加牢靠地掌握各种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打造高品质的课堂,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有意义。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数学。小学数学教师探究“双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技巧”的过程是漫长的,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反思自己,不断促进课程的创新,以达到最终降低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情景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情景交际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