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融合策略

2022-02-18王继军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语文

王继军

语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发展原则,在培养小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其道德品性的培养,促使小学生在初始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意识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教育核心就是立德树人,课程的制定和规划需要严格依据学生现阶段的成长规律,必须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语文学科兼有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德育功能,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科目。这也是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程与完善的德育体系,因此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研究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能够提升教师对于传统教育的文化意识,实现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目标,让小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使他们具有优良的品格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现实意义

在部编版小学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一直是学校教师需要攻克的一大难题,据笔者调查,有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不能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有效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如何将二者进行融合汇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也是本文的主要探索方向之一。

作为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肩负着重要的教育使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德育渗透意识淡薄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没有考虑到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得到正确积极的引导以及发展自己的价值观。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与个性发展,更没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能力。智育在小学生的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但德育在小学生的发展中也不可或缺。如果教师只重视智育发展,对德育发展不予关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的教师缺乏德育观念,真正实施德育并融入到课程中还有一定的难度。虽然他们也在尽自身的能力进行备课学习,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准备工作,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的渗透,导致目前德育观念的缺失,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淡薄。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就会单一地以分数高低作为最终结果,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德育需求,导致德育意识未能得到渗透和发展。

(二)课程内容与德育方法不能融合

小学语文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致使德育渗透成为教师的主观意识,不能以学生为中心,使德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的教学中,如果授课教师只是讲述书本理论知识,不能将其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所产生正面的引导促进作用甚微,还可能会起反面作用,加大教学难度。目前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方法只是教师凭借自身经验开展的教学行为,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及实践指导,存在德育渗透方法不当,在渗透过程中更多表现出来与课程内容联系不深、计划理念不一致等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懂得渗透规律和渗透的具体方法,只是在课堂过程中重复相关教学内容,讲授空洞的理论知识、灌输大道理,没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与德育、知识与德育中不能搭建紧密有效的沟通桥梁。德育渗透形式趋于模式化,只按照固定的模板进行教学,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导致真实性不足。教师更多地根据课程目标的需求进行德育,而不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课程教学内容,达成课程任务的目标,就可能导致教师敷衍了事,所以,不能让课堂教学流行形式,不要让活动缺少真实性和实际性,脱离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就只会让教育活动成为一场表演秀。而且德育内容的渗透和教学的关系不明显,也会让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背离了德育最初发展的初始意义,让德育所追求的真实和参与感变成了一个空壳。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德育发生分裂,导致学生学习和吸收到的实际内容与现实世界的生活成了互不联系的两个个体。

(三)德育渗透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普通教学评价都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但小学语文的德育渗透问题,不能用考试分数进行评价。如果采用计分的方法量化德育效果,那学生接受德育就会变得急功近利,只会让德育变成一个口号,不仅不会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反而会产生抵触心理,道德教育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更不能达到课堂渗透德育的目标。由于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有的学校一味关注语文课堂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德育是否能贯彻和德育自身的评价机制制定与实施不够重视,德育渗透的评价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标准。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教师的德育观念

从教师方面来讲,要转变教师的固有思维模式,加强教师德育意识的塑造与培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这在我国的教育与教师文件中多次被重点强调。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目前的素质教育理念中,将德育有效地渗透进小学学科教学中,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所以,要解决此问题,就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制定完善的体系,使教师深刻认识到德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德育渗透和语文教学是双方共同发展和互相成就的关系。学科教学是进行德育渗透最好的途径,德育渗透能够促成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塑造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和有关教育部门也要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对教师进行德育理念培训,提升小学学科教师的素养与德育方式,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做好传授知识与品德的培养。

(二)选择恰当的德育渗透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德育产生良好的成效,教师就要优化渗透观念,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德育渗透方式,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假如德育渗透方法不当,就不能将德育和课程内容二者进行有效的连接,有可能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反之,如若德育方法使用得当,学生就会提高对德育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会对此产生深刻的印象。语文教师要精心且全面地研究课程内容,细心钻研教材体系,在知识与德育的互相融合中搭建便利的桥梁。比如,有些小学生依赖心理很重,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与担当意识,在教学完《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自己穿衣服与打扫卫生的作业。同时,对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表现也要进行鼓励,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入手,联系教学与实际生活,选取恰当的德育渗透方式,让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充分使其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合适的德育渗透可以通过感悟体验方法、榜样示范方法以及实际锻炼方法等途径实现。当然,在选择德育渗透方法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因材施教地使用德育方法。

(三)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解读新课改内容,提升自身的德育渗透能力,熟记德育发展要求,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融入德育资源,并做到多途径有效地渗透。还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听写读说功能,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写作分析时有效渗透德育,促使学生从写作中体验感悟思想品格,从而树立正确的智育与德育观念。此外,教师还要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的日常行为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日常言行和举止动作,树立榜样意识,让学生学习正确的规范行为。教师要放下“以我为尊”的课堂教学角色,构建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将德育与语文趣味教学法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感。在教学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可以旁观者的身份,以学生为主体,观察学生如何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处理方式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奖励和鼓励方式,让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对学生的处理态度进行鼓励或改进,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都要成为别人的榜样。教师在此可以运用过程性评价体系,主动渗透德育知识理念,注重对实践环节的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把品德要求相应地落实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日常行为的培养,使他们具有新时代的风貌。在《我选我》一课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推荐活动。学生可以从自身的特长入手进行自我推荐,如班级图书管理员、班级制度监督员、板报小能手等,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与主人翁的使命感,同时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与服务他人的良好行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德育渗透要有规划与实施策略,要与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要与新教材的发展同步。在时代的发展中,德育也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和思想品德课程相比,它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和容易接受,它会体现在课程的字里行间,学生要通过内容的深入学习发现和感知其中的变化。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德育的真实作用,教师就要按照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分析教材体系,在语文教学的整体环节活动中将思想教育渗透进去,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具体案例的讲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使他们的语文素质与德育素质同步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