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2022-02-18全立荣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思政思想

全立荣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后,教育教学工作获得了更多助力。作为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想要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就应强调高校学生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融入更多的创新思维理念,以保证整体教学效果。

一、新媒体时代下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影响

(一)积极影响

新媒体在当下起到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独立意识的积极作用,而传统教育模式受教师水平等因素影响,使得学生知识获取渠道较为有限,知识拓展较为困难。若将新媒体融入至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在解答学生心中疑惑的同时,也是优化知识结构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开发思维能力、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其次,新媒体的应用消除了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代沟。学生良好思想与品德的养成,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谆谆教诲。在新媒体技术应用背景下,可通过组建微信群等方式,打破家长了解学生行为与学习状态的空间、时间限制,更为方便地创设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家长和老师借此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最后是教育监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育监督管理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在联合社会群众参与监管的同时,也是确保问题分析与建议提出的重要基础,明确思政教育的方向和特点。

(二)消极影响

学生身心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极易受到外来因素影响。跟风趋势是当下网络舆论的普遍规律,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教育仍然处于不完善状态,再加上学生自身不具备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易模仿网络行为并深受不良思想影响,严重者将会形成孤僻与抑郁的性格,增大网络沉迷与不良行为的风险因素。此外,使班级管理难度增大。多数高校虽然针对课堂做出了系列禁止使用电子产品的规定,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浏览媒体网站,在影响自身的同时也对班级学习风气与管理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迫切性

(一)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无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政教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坚忍品格、塑造正确三观的重要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由于融入了过多的固有思想,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出了固化特征,当代大学生对于此类课堂表现出了不适应特征。各类资讯获取渠道的增多,以及多种多样的信息交流形式,使得大学生们在进入到校园之初,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判断、选择与考验。

但越是如此,新媒体的现代特征就与固化的传统思政课堂形成鲜明对比,甚至在当代大学生眼中,思政课与“枯燥乏味”一词已经紧密绑定在了一起。鲜明的对比使得大学生的兴趣难以被固化教学模式所激活,这也是当下思政课堂的必然结果。但虽说是必然,也应看到教育效果降低的原因。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予以深度创新的需求,已经成为思政教育模式的当务之急。

(二)思政教育优势无法发挥

此类心口不一的做法,虽然促使部分学生达到了获取学分的成绩提升目标,但由于并不注重思政课程背后蕴含的思想与三观塑造要求,“高分低能”的结果频频出现。为消除大学生思想建设隐患,就需要加快自身的教育工作创新步伐,从而将自身的思政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可行性

(一)硬件条件完善

多数大学校园中,笔记本、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率极高,各类型号的移动通信设备更是成为大学生们的出门标配。现如今,在校园中,无论是从基础的社交通信层面来看,还是覆盖了大范围的娱乐学习层面的硬件设备,均已经在高校中实现了大范围的完善、推广以及应用,其深度的功能探究俨然已经能够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学校管理效果提升的必然趋势。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工作从硬件层面来看已经获得了完备的支持条件,后续展开科学的思政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二)新媒体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同

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10亿人次,而处于20至29岁的网民所占比例达到了40%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生是当下当之无愧的新媒体使用主力军。智能手机普及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对于新式媒体形式的接受度最高,一系列的信息传播技术使得其获取信息的速度最快,网络活跃度最高。此种扎实基础,逐渐成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深度优化与创新的主要动力。

四、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教学策略

(一)营造新媒体环境并组织多类艺术交流活动

其一,营造新媒体环境。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新媒体时代下的相关思想,把控好新媒体技术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联系各个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创新措施,为学生创设健康的新媒体环境。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便捷性编制校园短片,短片中所包含的思想以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以及社会实践为主,并将此类内容上传至校园媒体网站以及公众号中,给予学生在微信与微博等媒体平台互动交流鼓励。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观察生活并及时捕捉美好瞬间,发挥个性化创新思维的融入优势,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

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为例,阅兵是展国威与彰显大国风范的重要活动形式,在将我国军事化建设新精神面貌予以充分展示的同时,也是传递我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信息。这一活动形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中国力量的伟大展露无遗。阅兵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系列演讲活动,分析我国强大与社会稳定的原因,并总结其他国家的评论与媒体言论,选择性地批判继承有助于学生个人理想的提升,并让学生从国家建设的角度出发坚持自身理想。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动力获得强化的同时,也让其有意识地树立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

其二,组织艺术交流活动。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经典艺术展开一系列的朗读朗诵活动,并邀请社会主流媒体与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到活动中,给予学生展现自身优势与个人特长的空间。此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美好元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行更好的认识。建议邀请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到此类活动中,通过这一平台形成大学生们的思想共鸣,并借助新媒体对活动展开全过程播报,强化个人组织能力与表演能力的同时,思政教育的相关理念融入将更为简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夯实学生个人综合素养,提高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积极性,形成抵御不良信息的坚实屏障。此类活动也是营造健康校园氛围的重要基础,形成大学生发扬我国传统文化魅力的自我意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责任。

(二)借助新媒体优势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引导人员,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正确思想的同时也承担着良师益友的角色责任。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较为繁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更多的创新思想。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获取思想内容的途径更多,西方媒体之间的思想碰撞使得大学生们的思想极为活跃,个性张扬的年龄特点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发生了本质上的转变,并不断凸显其重要性。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保证新媒体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创办微信公众号或开通其他公众平台的方式,定期推送优秀文章解读社会问题与高校校园存在的问题,评价行为与风气有助于引导正确思想;建议在平台中融入更多具有深刻含义的文章与阅读内容,并从中选择典型问题作为辩论会主题,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让问题的重要性充分展现,并借此机会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落实家校共育

学生动态的掌握与深入了解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的重点内容,了解学生的主流思想、喜爱的媒体杂志以及感兴趣的论坛等,能够更好地总结当下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系列思想教育工作,将教育工作的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促使学生健康且积极地发展与成长。思政教育工作者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组建用于班级交流的网络平台,其同样是为父母提供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的重要渠道,让学生与家长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积极交流。平台中所展现的学生活动视频与图片,也让家长从中看到学生的成长轨迹,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展开家庭与学校的双重思政教育,为实现家校合作目标提供完备条件,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形经验与成功模式。

(四)延伸课堂教学时空距离

以网络平台为传播前提的新媒体,在虚拟世界不受时空限制,优势凸显较为明显,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诸多的功能延伸可能。简单来说,就是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与空间,在相应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功能全覆盖。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展开高校思政教育,同样是思政教育创新的主要方向。以慕课与微课为例,将思政教育课程预先录制成课件并在专门的教学平台发布,以一课一主题的视频形式,满足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实际需求。如此一来,无论是在预习层面,还是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学生均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匹配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对课程知识随时查阅,从而获取更为完善的思政思想。视频等直观的教育形式,也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度讨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行为模式,起到塑造正确三观的作用,实现最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信息爆炸使得社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思想浪潮。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更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创新性地融入多媒体技术与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载体,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与良好的道德品质。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是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与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能够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