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策略研究
2022-02-18史琳杰
史琳杰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发展也更加多元,尤其是在全球性新冠疫情大暴发的背景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环境越发错综复杂。同时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变革,大学生利益价值观的相对欠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面临着形形色色的挑战。本文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归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结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路径。
二、当下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
现如今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都是比较积极、正向的,且在发展趋势上是一路向好的。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有着较强的进取心,同时随着网络知识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学业知识,更是对国内外的政治局势主动了解。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政治局面时,也会积极地摆明立场并寻求问题处理的方式。同时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的欠缺,在某些方面其思想政治水平依旧不高。因此,结合当下大学生的表现和需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追逐时代,但责任意识相对缺乏
由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便捷性,当代大学生对于时代风向的追逐尤为浓厚。他们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对各类时政要闻或者是社会内外各类重大事件表现关注。他们也可以借助网络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了解并有所涉猎。这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兴趣基础。然而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普遍的社会阅历比较欠缺,面临各种诱惑的时候很难不被影响,这也为大学生的正向观念确立带来负面影响。现如今有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过度世俗化,盲目追求浮夸的理想目标,经常使自己的思想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在面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会在第一时间做出逃避的反应或者是直接忽略,而不是去积极地接受和承担[1]。此时就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大学生进行优质信息的筛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思想宽泛,但分析问题不够全面
大学生借助网络对一些社会信息进行获取,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表现得比较成熟,同时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容也比较宽泛,所以大学生从中选取与自己思想接近的内容进行吸纳,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问题有着正确的认知,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为各种正向思想的融入提供了基础。然而由于大学生缺少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导致辩证性的思维仍旧欠缺,在处理一些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经常由于分析不够全面,导致一些思想认知上的失误和偏差。例如许多大学生面对现下的就业压力,他们却经常把好多机会仅仅挂在嘴边,而迟迟不愿采取实际行动,他们把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归结于社会环境,归结于国家的体制机制,他们宁愿在那里抱怨也不愿付诸行动,不愿客观地分析自己,不愿培养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此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有必要,以保障大学生在探索前行的道路中不迷失。
(三)注重务实,但合作观念不够深刻
面对如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当代的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务实,他们极力地追求对自己有利的思想和事物,特别擅长对自己进行包装,并向大众推荐自己,并积极地追求成效,这也就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积极,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学习某种思想使自己早日成事。然而这种迫切感也导致当代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喜欢特立独行,不喜欢与同伴之间协作,他们自我评价的同时对同伴又非常挑剔,多数大学生对于其他同学的关怀度极低,对于集体荣誉感兴趣不高。许多工作宁愿自己低效率苦心钻研,也不喜欢与他人合作,这就大大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效率。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每一项新技术的产出都离不开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因此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四)喜欢尝试,但心理素质相对薄弱
面对自己不懂的或者是没有涉足的领域,当代大学生是非常喜欢尝试的,对于新鲜的事物他们总是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探索欲。他们喜欢探索体验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喜欢挑战自我,并总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们不排斥接收创新型的思想政治文化。然而当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或者遭遇失败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打退堂鼓选择放弃,同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即便他们知道既然是尝试就有失败的风险,免不了遇到挫折的可能。但他们还是会第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并自我怀疑,直至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此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及时帮助他们摆正心态,制定自我梳理和自我约束机制,逐步完成思想修复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三、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在全民一致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因此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强化,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经济政治全球化形势不断发生着变化,科技的创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冠疫情这样的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出现。面对着如此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各种主客观因素都在制约着抗疫精神的有效融入[3]。
(一)各类舆论信息的干扰
由于当代大学生热衷于借助网络获取信息,而网络上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并且各个平台对于各类信息的识别和控制力度是有限的,因此在当下融媒体时代各类信息肆意纷飞,各种不良思想也纷至沓来,借助网络浸润大学生的思想,对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干扰[4]。特别是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间,许多不实的信息接踵而至,同时携带着各种不良的思想政治导向,这为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二)外部环境的变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整体社会大环境对于思想精神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需求。对物质和精神的欲望肆意地生长,社会上腐败的现象越来越多,且融媒体平台为媒介传播提供了发展的土壤。这使得大学生很容易接收到这类信息,看到外面五彩纷呈的世界,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对正向的价值导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怀疑。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提倡的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等精神逐渐被淡化,使得大学生在面临外部环境的第一时间不再去选择相信,而是以怀疑或者冷漠的眼光来看待周边的一切,对社会的归属感和信任度极低,利己主义现象尤为严重,这非常不利于现下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滞后性
如今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面对强大的科技发展需求,部分高校更加看重理工的发展而轻视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一般会被作为辅修课来安排,课程的安排零零散散,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5]。由于思想政治课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理论性的成分较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是采用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能听,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而且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把握也不是特别深刻,采用的教学方式缺乏激情和调动性。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感觉枯燥乏味,总有种想要逃课的冲动,缺乏上课的激情和热情,导致思政教育课堂上的学生出勤率一直不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滞后性,非常不利于抗疫精神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四)各类文化思潮的冲击
由于现下各国贸易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多元的思想政治文化也在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各国文化思想的传播,使得部分大学生崇洋媚外、追求物质、过于自我,喜欢信奉他国的思维认知,轻视中华传统文化,忽略我国的民族精神信仰,甚至在接受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表现得极为排斥。还有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化思想,表现得茫然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吸收哪种。有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将各种思想文化照单全收,各种思想都借鉴,各种文化都喜欢,使自己的思想没有根基,缺少前进的方向。这样的情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不利于抗疫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6]。
四、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策略
面对各类舆论信息的干扰,外部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滞后性,各类文化思潮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更深入地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相关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形式
要想深入地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要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改变以往单向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积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7]。要积极地在时事背景下提取正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把这些正向内容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时刻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颖性、创新性,有效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大学生善于发现身边正能量的故事,与学生共同探讨体会其中所体现的思想政治内容。还要积极地与其他高校课程相结合,在高校课程建设中渗透彼此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缓解思想政治教育课时较少的问题。要积极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以研讨会或者座谈会的形式,一起领悟教学内容中的德育思想,与学生们同向同行、共同进步。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率便会大大提升,实现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二)加强大学生正向思维认知的培养
思维认知是行为的强有力导向,因此要想更加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强对大学生正向思维认知的培养。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地向大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标准。要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技能比武等竞技性活动,侧面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地参与集体实践,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另一方面锻炼大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8]。要积极地在学校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比如积极地举办与抗疫精神相关的主题征文比赛,积极鼓励学生关注时政新闻,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展现抗疫精神的人物事迹,并积极地参与到征文比赛中。还可以积极地举办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知识竞赛,让大学生们对于整个防疫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细节都有所把握,逐步建立大学生对抗疫精神的思维认知。要多开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活动和典礼,积极树立模范榜样,为大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指明方向,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归属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建立思想根基。
(三)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随着家庭物质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不再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正在接受更高教育水平的学生的发展也尤为关键,因此学校和家庭教育要做到目标的一致和思想的高度统一。学校方面要按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适时的爱国主义情感灌输,经常的道德思想培养,积极的集体性活动,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不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校园外都以校规校训为行为指标,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所学的内容为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家庭教育方面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提升自食其力的能力,时时刻刻给予学生正向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居家上网课,因此这时候的家校合作尤为关键,只有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才能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将抗疫精神更好地融入教学[9]。
(四)完善学校的评估机制,实现精准评估
将抗疫精神充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完备的评估机制政策。只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进行精准评估,才能适时地了解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情况,当发现融入程度不够的时候能够有方向地进行查缺补漏,进而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出调整。在评估机制的完善过程中,对于评价内容和评估方式,要始终将学生的主体价值放在首位,要加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评估、专业素养的评估以及思维认知的评估,这样在评估机制中加入了对于大学生德育的精准观测。同时对于评价形式采用多维评价的方式,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以及动态性的评价。对于评价主体,学校不仅要将大学生作为评估的对象,还要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估。比如通过举办抗疫专题比赛,对特色思政课进行评比遴选以及互评来收集教师和学校主体的测试反馈。由此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使整个动态评估体系更加完整,进而有效推动抗疫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由于当代大学生更加热衷于追逐时尚的浪潮且思想比较宽泛,更加注重务实且喜欢尝试,因此非常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然而当代大学生也同样存在着责任意识相对缺乏、分析问题不够全面、合作观念不够深刻、心理素质相对薄弱等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当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一重要举措,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然而由于受各类多元因素的干扰、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思政教育存在滞后性、各类文化思潮的冲击等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对大学生正向思维认知的培养,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完善学校的评估机制实现精准评估等一系列举措,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抗疫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深度融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