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探索
2022-02-18单春艳
单春艳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开展,更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方方面面,进而保障教学效果的提升。高中语文课程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一定学科优势,可实践性较强,值得深入探索。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是国家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的教育,尤其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所谓爱国主义,简单来说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积极态度、情感,广泛体现在文化认同、民族信仰、精神归属、荣誉竞争等方面。高中语文教师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要强化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各种思潮、文化对青少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其中难免存在一些错误思想、有害文化,使部分青少年对祖国、爱国主义缺乏正确认知,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稳定,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为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与品格,而高中语文课程以语言文字为基础、以知识传授为媒介、以精神意境培养为重点,其教学目标中就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课程教材中也不乏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这意味着基于语文教学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在实践层面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能在不影响正常语文教学秩序、进度、质量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以下积极意义:第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语文课堂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对学生思想认知的影响极为明显。教师无论是基于教材本身,还是从教学内容出发进行延展培养,都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怀教育,让学生对祖国有正确的认知,强化学生对祖国的深厚热爱与真挚情感;第二,塑造学生优秀品格。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集中在具体的人物与事件上,其中的人物除了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外,还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优秀品质,如正直、善良、奉献、奋斗等,为学生优秀品格的塑造提供了正确方向;第三,强化美育。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基于优秀的文学作品开展的,学生在学习、探究这些优秀作品的过程中不但能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与精神,更能从文字层面感受其中的韵律美,体会丰富而深切的情感,品味深刻的内涵与意境,强化对美的向往与追求,提高审美能力;第四,改善语文教学效果。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进高中语文教学,能够以爱国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爱国主义文本的过程中提高艺术鉴赏力、发展逻辑思维,有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切实改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无论是出于激活学生兴趣的目的,还是基于改善教学效果为考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都应尽量积极创新和拓展教学方法和形式,不能一味地采取讲解、说教这种单一的方式。教师自身应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解、研究,并在实践中积极尝试运用各种合适的方法,以学生感兴趣、易理解、可掌握、能深度实践与深刻体悟的方法,强化知识传授,以此达成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确保学生在有趣、快乐、高效的学习体验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常见教学方法包含情境法、合作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法等,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优势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在实践中灵活选择,以确保实际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时,教师根据学生对词作理解难度较大、基于文字的情感和意境感受能力较弱的特点,采取更为直观、生动的情境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文字之美,充分感受毛主席的英雄豪情与爱国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对词作进行阅读,重点突破其中的字词意思,确保学生能够通顺地理解词作的含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写作背景加以介绍,通过图文与视频结合的方式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毛泽东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写下这首经典词作时的心理状态。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整首词所描绘的景物,并配合简单的讲解构建相应的情境。如此,学生能将直观的图片与抽象的文字相结合,进而根据寒秋、湘江、橘子洲、万山、层林、百舸、鹰、鱼、百侣、同学等意象构建起较为生动的情境,从而感受整首词作所表达的深刻意境,在意境中体会毛主席挥斥方遒的英雄气概,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敢于改造旧世界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壮志豪情。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不但保障了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效果,还起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能有效培养新时期背景下的爱国青年。
(二)借助网络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仅靠语文教材并不能完全支撑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对相应资源进行拓展,尽可能地搜集与整合深度契合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优质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有效搜集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尽可能地以丰富、合适的资源支持语文教学,从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熟练掌握网络操作,并且通过合适的网络平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同时充分考虑和语文教学内容契合度高、形式多样的内容。尤其是对微课、图片、视频等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拓展,以丰富的资源让语文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
例如,在教学《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源。在互联网上搜集大量资源并进行整合后,教师选择了袁隆平的纪录片,最终整合出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材料。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课文的学习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袁隆平怀着“禾下乘凉梦”的追求,一辈子致力于水稻研究和建设水稻粮食大国的事迹,理解袁隆平坚持进行水稻研究的动力,观看袁隆平的科研事业成果以及为国家粮食战略发展做出的贡献,感受袁隆平一生对祖国怀揣的热爱。不少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都大受触动,纷纷以袁老为榜样树立爱国、报国目标,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联想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形式,无疑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要鼓励和引导他们展开联想,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和感受,进而感受作者或文章中人物的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学会思考和探索,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其中蕴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也能得到充分保障。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对课文中使用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研究,感受精练、生动、典雅的文字,并对整篇课文表现出的意境加以感悟。将《荷塘月色》单纯地作为写景散文,其表现出的优美文字与审美价值就已经足够吸引人,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中的月色”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基于相关背景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学生从时代背景出发,感受动荡不安、国家混乱的时局下作为具有爱国情怀的文人朱自清,是如何通过散文来抒发身心苦闷与彷徨的,从而深化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意识到整篇课文并非是单纯地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作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了具体的景色中,从而深刻感受到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爱国情感。通过这种基于阅读进行联想的方式,教师不但能带领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和掌握课文内涵以及思想情感,更能在自主思考和联想中,充分感受作者通过文字描写而表达出的爱国情感,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四)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围绕爱国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写作是学生内心深处的表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对爱国主义精神、情感进行描写,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和熏陶,进而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发展。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阅读是输入的过程,正因为有了前面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动笔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例如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时,教师带领学生对新闻结构、写作特点等进行学习,弄清楚新闻的写作要点,并从精练、客观的新闻内容中感受作者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搜集、整合近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的相关信息,并以新闻稿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对历史事件进行“报道”。这种新颖的写作教学方式不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对我国近现代历史相关事件进行了解、写作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
爱国主义教育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培养热爱祖国的优秀青少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一定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语文知识实践并参加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逐步深化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知,发展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以从语文教学内容出发,围绕各种节日、自然和人文景观、校园活动等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例如在教学《屈原列传》这篇课文时,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围绕端午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知识,了解屈原的生平,感受屈原投江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外,教师则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端午节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理解端午节的由来,弄清楚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意义,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平时过端午节的经验进行交流和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下一次端午节应该怎么过才能凸显纪念屈原这一重要主题。通过这种将语文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受到熏陶并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良好发展。
综上,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既能改善教学效果,又能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综合发展。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优化教学,引导学生在有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感。